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武则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九龙铜炉中的炭火烧得火红,蒸腾的热气,在室内蔓延扩散。饰以金玉和象牙的龙床,敞开了锦绣的帐幔,女皇把半个身子都露出了衾外。她用手轻轻抚摩着张昌宗光滑的胴体,这年轻人的身子,像美玉一样润洁,像凝脂一样莹白,像官窑烧出的瓶子一样瓷实,真的让她摸不够。再看看自己这松弛的皮肤,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她有些自惭形秽,又禁不住把她的张郎紧紧拥在怀中。
张昌宗轻轻叹口气,是那么轻微,他那好看的双眉,也稍稍皱动几下。如果不留心,根本看不出他的表情变化。
女皇对她的面首,实在是太在意了,她可是相当敏感,当时问道:“张郎,叹气为何,难道嫌朕老态龙钟不成?”
“微臣不敢,”张昌宗急忙辩白,“万岁给了我泼天富贵,臣真的不知该如何感激,怎敢对万岁稍有不恭?”
“那你又为何叹息?”女皇追问,“难道这吃穿用度,还有不如意之处?”
“臣现在是一步登天,一切都如同神仙过的日子,哪有不满意的地方。”张昌宗眼睛始终望着天。
“你为何不看着朕?说穿了你还是嫌弃朕啊。”女皇话中已含有怒意。
“万岁,你实实是冤枉了微臣啊。”
“为何叹气?老实讲来。”
“万岁,臣说出怕你误会微臣,道是臣不识进退。”
“只管说来,恕你无罪。”
“微臣日前遇见一位朝臣,是他言道,臣的官职是四品,这在皇上身边未免显得太小,他的言语中更有不屑之意。使微臣稍觉难堪,但又不敢同万岁明言。臣一介布衣,有此官职,已是奢望。”
“原来为此。”女皇释怀了,她最担心的是,男宠嫌她衰老,那会伤了她的自尊。“官职之事好说,明日朕再提升你便是。”
“万岁,臣不敢领受。”
“为何?”
“臣本无寸功,授予四品,已属破例,若再升迁,朝臣们会说闲话的。微臣倒无所谓,让他们对万岁嚼舌头,那岂非微臣的罪过。”
女皇笑了几声朕是一国之君,若怕朝臣议论,也就不敢把你收留在身边。明日朕就加封你为正三品的银青光禄大夫,朕还要带你上朝,倒要看看谁敢说三道四!”
“如果万岁不怕朝野议论,那么臣想再给陛下推荐一个人。”
“什么人?做什么?”
“臣有个五哥,比臣只大两岁,他雄壮健美,比臣要强上十分,愿他也来服侍圣上。”
“当真如你所说。”
“不瞒万岁,我的五哥张易之,侍寝极佳,床上功夫十分了得,可让万岁妙趣横生。”
“那就招来一试。”
“万岁,其实陛下身为一国之主,每日都为国家大事操劳,理应愉悦身心。想那男人做皇帝,哪个不是后宫三千佳丽,万岁为君,便有一两个男人服侍,于情于理全说得过去。”
“朕的张郎所论极是。”女皇更加理直气壮了明天一早,你便将令兄宣召入古,,
口。
张易之进人迎仙宫,女皇一着面便爱惜有加。他不似张昌宗那样儒雅,却像个强健的武士。陪侍一夜,令女皇这个老太太如醉如痴。因为张家祖上曾为宰相,是个大户殷实人家,这张易之自十七八岁便在青楼花街行走,学会了许多市井的秘诀,男女间的事被他弄得花样翻新,女皇何曾见过这些新奇的招数,感到要强过薛怀义许多。
女皇对张易之更加满意,也在次日就带其上朝,并在金殿上加封他为司卫少卿。自此,二张不离女皇左右,成为武周王朝炙手可热的新贵。
武三思对继位成为皇帝的意愿,始终没有放弃。对此,建昌王武攸宁和他最为靠近。因为,武攸宁期待着武家继承皇位后,他能进一步加官晋爵,家小也可鸡犬升天。但是,女皇对于武氏族人继位,仍然没有明确的态度。这一日,他二人又在绞尽脑汁思考对策。
武攸宁手托着腮帮,若有所思地说:“叔王,有一件事可以检验出皇上内心的归属。”
武三思带搭不理地问:“何事?”
“元旦的祭典大礼。”
“那还不是依样画葫芦,皇上正献,嗣君李旦亚献,皇太孙终献。”武三思鄙夷地我以为你有什么高见呢。”
“王叔此言差矣,”武攸宁摊开他的见解,“我们现下即开始多方活动,倘若到时亚献和终献,换了叔王和我武氏族人,那岂不就是继位的信号。”
“本王若能亚献,那继位便十有八九了。可你说得轻巧,皇上会听你的吗,她可是个有主见的人。”
“不听你我的,皇上总得听有些人的话。”武攸宁进一步铺排他的想法,“我们让这些能在皇上身边说话好使的人,为我们进美言。”
“哪些人的话,皇上能听得进?”武三思稍加思忖,“除非是三个宰相。他们的话有分量。”
“王叔的思绪已经理清了,”武攸宁自有他的看法,“但这三人,也不可一概而论。”
“怎见得?”
“狄仁杰与我们不是一条路的,他平素意在恢复李唐王朝,这位宰相是不会为我们说好话的。”
武三思有同感,“这一点我也想到了。那你说新任的张柬之如何?”
“此人刚刚上任,据说是狄仁杰再三向皇上举荐,怕是和狄仁杰是一路货色,也希望不大。”
“人都是会变的,我不信他就不给我们武家面子。行不行且去试一试,哪怕不说坏话也好。”
“试试也并非不可,”武攸宁提醒,“交谈时也要试探着进行,不可过于直白,就是不可露底。”
“这是自然。”武三思说,“看来,主要力量就要下在吉顼身上了,从平素的为人看,他最有希望为我们所用。”
“对,你我先去他家拜访一下,若是有门,再携重礼二番登门,还怕收买不了吉宰相。”
“事不宜迟,说去就去。”武三思倒是个急脾气。
武攸宁起身:“王叔,先去何人府邸?”
“先行拜访张柬之。”
二人坐车到了新任宰相张柬之的府门,跟班的长随上前同府门前管事的一揖哪位当值?”
管事上前请问何事?”
“在下是梁王府的,我们梁王偕同建昌王,专程前来拜望新任宰相张大人,乞请通报。”
“哎呀,真是不巧。”管事答道,“我家老爷出去已有一刻钟了,不在府中。您看,二位王爷是否进府等候?”
“敢问张大人去往何处,何时回府?”
“在下听说是去了狄仁杰大人府中探病,狄大人身染沉疴,我家老爷刚刚离府,说不准何时方能返回。”
长随转身到车前,向武二思禀报:“王爷,您看,我们是等还是走。”
武三思已听见他们的对话,想到张柬之去狄府探病,双方关系之亲密是可想而知,自己便等他回来也是无益,便赌气地吩咐不等了,算是白来一趟,转道吉顼府。”
车马到了吉顼府门,长随上前通报梁王和建昌王过府拜访,通秉吉大人速速出迎。”
管事的一听两位王爷到府,那还了得:“请稍候,小人就去通报。”
卧房之内,病榻上的吉顼正在强撑病体,同张柬之交谈。张柬之是打算往狄府探病,但他先行到了吉府。两个人的客气话已然叙过,谈话业已切人正题。张柬之诚恳地建议:“吉大人,为了神皇千秋万岁之后,能永享神庙供祭,我等当适时建议皇上,不要立武氏为嗣君,还当归政于李氏。”
“张大人所言极是,”吉顼也是这一观点,“狄大人也曾同我论及此事,对于神皇来说,子与侄当然还是子近。”
管事进来禀报:“老爷,梁王和建昌王来访,已在府门,他们要老爷出迎。”
“这,”吉顼感到突然,他因染病,张柬之到府也未曾出迎,对人也不能厚此薄彼,即便无病也不能出迎了我正在病卧床榻,如何能出迎?”
“那小人如何回话?”
“实话实说,你就陪他们径到我的卧房。”
管事返身离去,到了府门,把话直说我家相爷生病在床,难以出迎,望二位王爷见谅。”
长随回报后,武攸宁问:“王叔,该如何行事?”
武三思心中这个别扭,到张柬之府如同吃了闭门羹,到这又无人迎接,难道就这样回去不成。武攸宁劝道:“王叔,你我且放下王爷架子,既然来了,怎能空跑,看他是什么态度,再做道理。”
“也好,那就进府吧。”
见到武三思和武攸宁进房,吉顼挣扎着坐起:“二位王爷,下官染病,未能出迎,实在是罪过。”
“无妨,”武三思关切地问,“吉大人身染何病?”
“也就是感受风寒,发冷发热,难以行动,于性命当无大碍。”吉顼反问,“二位王爷驾临,定有所指教。”
“同朝为官,同殿为臣,你为相,我为王,倶是国家重臣,自当戮力同心为大周效力,也就当凡事情投意合,这才利于国家。”
“王爷所言极是,下官敢不同王爷一心?”
武攸宁也就不遮遮掩掩了:“吉大人,皇上巳是古稀之年,储君自是重要,要保大周万代,你我皆重任在肩哪。”
吉顼明白了二人的用意:“神皇早已钦定皇嗣,作为臣子,我们听命就是。”
武三思直来直去:“皇嗣是李旦,他若继位,还能是大周吗?”
“这个,”吉顼顿了一下,“下官倒是没有想过,不过,皇嗣乃神皇所定,圣上会有考虑的。”
“皇上当时因即位,就把李旦降为皇嗣,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大周既已立国,李旦继位,谁能保他不复唐?”
“这,倒也说不准。”
“吉大人,”武三思干脆明说了,“皇上是有意让我为嗣的,这一点你应该看得III^1”
00
“下官愚钝。”吉顼有意卖傻,“那神皇为何不确立王爷为嗣君?”
武攸宁解释:“皇上总要顾忌朝野的议论,总得有人提出建议,她才好顺水推舟呀。”
“倒也有理。”吉顼就是不接茬。
“吉大人领头上这道本章如何?”武三思更加把话挑明。
“我,”吉顼不好回绝,只好推脱,“只怕我人微言轻啊。”
“吉大人这就是过谦了。,,武攸宁口气有些强硬了,“您官高一品,位列宰相,不说一言九鼎,上本也是其重如山,就看你肯不肯了。”
“建昌王,你应该看得出,神皇最为器重的是狄仁杰大人。虽说同为宰相,皇上还是听他的。”
武三思明显是对狄仁杰不满狄仁杰已是病人膏肓,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活不了几天了。张柬之新任不久,吉大人自是宰相,只要你提出动议,谁还敢再有异议,皇上定然准奏。”
“既是二位王爷抬爱,且待狄大人百年之后,下官一定遵照王爷之意,给神皇上本。”
“这就对了。”武三思脸上这才开晴。
武攸宁倒还客气了一下:“若蒙吉大人鼎力相助,武家人是不会亏待你的。”武三思站起:“好了,我们也该告辞了,但愿吉大人心口如一。”
吉顼在床上欠身:“二位王爷走好,下官不能相送,失礼了。”
“好说,好说。”武三思和武攸宁扬长而去。
张柬之从后堂转出:“看他二人,也过于飞扬跋扈了,简直就不把当朝宰相放在眼里。”
“皇亲国戚嘛。”
“吉大人,看来他们继位之心更甚,所以方才老夫所言,得择时向皇上进言,应设法复立庐陵王。”
“吉某唯狄大人之命是听,对武家不过是虚与敷衍。”
“老夫就去狄大人处,将吉大人的态度和适才二武来过的情况讲明,狄大人也好心中有数。”
“请代为问候狄公。”吉顼在床上一揖。
武三思叔侄二人,离开吉府后,在车上议论。武攸宁颇有见地的言道:“叔王,这吉顼怕是靠不住。”
武三思原本就心中有气:“怎就这样巧,我二人登门他就有病在床,这分明是给我们下不来台。”
“这几个宰相可能指望不... -->>
九龙铜炉中的炭火烧得火红,蒸腾的热气,在室内蔓延扩散。饰以金玉和象牙的龙床,敞开了锦绣的帐幔,女皇把半个身子都露出了衾外。她用手轻轻抚摩着张昌宗光滑的胴体,这年轻人的身子,像美玉一样润洁,像凝脂一样莹白,像官窑烧出的瓶子一样瓷实,真的让她摸不够。再看看自己这松弛的皮肤,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她有些自惭形秽,又禁不住把她的张郎紧紧拥在怀中。
张昌宗轻轻叹口气,是那么轻微,他那好看的双眉,也稍稍皱动几下。如果不留心,根本看不出他的表情变化。
女皇对她的面首,实在是太在意了,她可是相当敏感,当时问道:“张郎,叹气为何,难道嫌朕老态龙钟不成?”
“微臣不敢,”张昌宗急忙辩白,“万岁给了我泼天富贵,臣真的不知该如何感激,怎敢对万岁稍有不恭?”
“那你又为何叹息?”女皇追问,“难道这吃穿用度,还有不如意之处?”
“臣现在是一步登天,一切都如同神仙过的日子,哪有不满意的地方。”张昌宗眼睛始终望着天。
“你为何不看着朕?说穿了你还是嫌弃朕啊。”女皇话中已含有怒意。
“万岁,你实实是冤枉了微臣啊。”
“为何叹气?老实讲来。”
“万岁,臣说出怕你误会微臣,道是臣不识进退。”
“只管说来,恕你无罪。”
“微臣日前遇见一位朝臣,是他言道,臣的官职是四品,这在皇上身边未免显得太小,他的言语中更有不屑之意。使微臣稍觉难堪,但又不敢同万岁明言。臣一介布衣,有此官职,已是奢望。”
“原来为此。”女皇释怀了,她最担心的是,男宠嫌她衰老,那会伤了她的自尊。“官职之事好说,明日朕再提升你便是。”
“万岁,臣不敢领受。”
“为何?”
“臣本无寸功,授予四品,已属破例,若再升迁,朝臣们会说闲话的。微臣倒无所谓,让他们对万岁嚼舌头,那岂非微臣的罪过。”
女皇笑了几声朕是一国之君,若怕朝臣议论,也就不敢把你收留在身边。明日朕就加封你为正三品的银青光禄大夫,朕还要带你上朝,倒要看看谁敢说三道四!”
“如果万岁不怕朝野议论,那么臣想再给陛下推荐一个人。”
“什么人?做什么?”
“臣有个五哥,比臣只大两岁,他雄壮健美,比臣要强上十分,愿他也来服侍圣上。”
“当真如你所说。”
“不瞒万岁,我的五哥张易之,侍寝极佳,床上功夫十分了得,可让万岁妙趣横生。”
“那就招来一试。”
“万岁,其实陛下身为一国之主,每日都为国家大事操劳,理应愉悦身心。想那男人做皇帝,哪个不是后宫三千佳丽,万岁为君,便有一两个男人服侍,于情于理全说得过去。”
“朕的张郎所论极是。”女皇更加理直气壮了明天一早,你便将令兄宣召入古,,
口。
张易之进人迎仙宫,女皇一着面便爱惜有加。他不似张昌宗那样儒雅,却像个强健的武士。陪侍一夜,令女皇这个老太太如醉如痴。因为张家祖上曾为宰相,是个大户殷实人家,这张易之自十七八岁便在青楼花街行走,学会了许多市井的秘诀,男女间的事被他弄得花样翻新,女皇何曾见过这些新奇的招数,感到要强过薛怀义许多。
女皇对张易之更加满意,也在次日就带其上朝,并在金殿上加封他为司卫少卿。自此,二张不离女皇左右,成为武周王朝炙手可热的新贵。
武三思对继位成为皇帝的意愿,始终没有放弃。对此,建昌王武攸宁和他最为靠近。因为,武攸宁期待着武家继承皇位后,他能进一步加官晋爵,家小也可鸡犬升天。但是,女皇对于武氏族人继位,仍然没有明确的态度。这一日,他二人又在绞尽脑汁思考对策。
武攸宁手托着腮帮,若有所思地说:“叔王,有一件事可以检验出皇上内心的归属。”
武三思带搭不理地问:“何事?”
“元旦的祭典大礼。”
“那还不是依样画葫芦,皇上正献,嗣君李旦亚献,皇太孙终献。”武三思鄙夷地我以为你有什么高见呢。”
“王叔此言差矣,”武攸宁摊开他的见解,“我们现下即开始多方活动,倘若到时亚献和终献,换了叔王和我武氏族人,那岂不就是继位的信号。”
“本王若能亚献,那继位便十有八九了。可你说得轻巧,皇上会听你的吗,她可是个有主见的人。”
“不听你我的,皇上总得听有些人的话。”武攸宁进一步铺排他的想法,“我们让这些能在皇上身边说话好使的人,为我们进美言。”
“哪些人的话,皇上能听得进?”武三思稍加思忖,“除非是三个宰相。他们的话有分量。”
“王叔的思绪已经理清了,”武攸宁自有他的看法,“但这三人,也不可一概而论。”
“怎见得?”
“狄仁杰与我们不是一条路的,他平素意在恢复李唐王朝,这位宰相是不会为我们说好话的。”
武三思有同感,“这一点我也想到了。那你说新任的张柬之如何?”
“此人刚刚上任,据说是狄仁杰再三向皇上举荐,怕是和狄仁杰是一路货色,也希望不大。”
“人都是会变的,我不信他就不给我们武家面子。行不行且去试一试,哪怕不说坏话也好。”
“试试也并非不可,”武攸宁提醒,“交谈时也要试探着进行,不可过于直白,就是不可露底。”
“这是自然。”武三思说,“看来,主要力量就要下在吉顼身上了,从平素的为人看,他最有希望为我们所用。”
“对,你我先去他家拜访一下,若是有门,再携重礼二番登门,还怕收买不了吉宰相。”
“事不宜迟,说去就去。”武三思倒是个急脾气。
武攸宁起身:“王叔,先去何人府邸?”
“先行拜访张柬之。”
二人坐车到了新任宰相张柬之的府门,跟班的长随上前同府门前管事的一揖哪位当值?”
管事上前请问何事?”
“在下是梁王府的,我们梁王偕同建昌王,专程前来拜望新任宰相张大人,乞请通报。”
“哎呀,真是不巧。”管事答道,“我家老爷出去已有一刻钟了,不在府中。您看,二位王爷是否进府等候?”
“敢问张大人去往何处,何时回府?”
“在下听说是去了狄仁杰大人府中探病,狄大人身染沉疴,我家老爷刚刚离府,说不准何时方能返回。”
长随转身到车前,向武二思禀报:“王爷,您看,我们是等还是走。”
武三思已听见他们的对话,想到张柬之去狄府探病,双方关系之亲密是可想而知,自己便等他回来也是无益,便赌气地吩咐不等了,算是白来一趟,转道吉顼府。”
车马到了吉顼府门,长随上前通报梁王和建昌王过府拜访,通秉吉大人速速出迎。”
管事的一听两位王爷到府,那还了得:“请稍候,小人就去通报。”
卧房之内,病榻上的吉顼正在强撑病体,同张柬之交谈。张柬之是打算往狄府探病,但他先行到了吉府。两个人的客气话已然叙过,谈话业已切人正题。张柬之诚恳地建议:“吉大人,为了神皇千秋万岁之后,能永享神庙供祭,我等当适时建议皇上,不要立武氏为嗣君,还当归政于李氏。”
“张大人所言极是,”吉顼也是这一观点,“狄大人也曾同我论及此事,对于神皇来说,子与侄当然还是子近。”
管事进来禀报:“老爷,梁王和建昌王来访,已在府门,他们要老爷出迎。”
“这,”吉顼感到突然,他因染病,张柬之到府也未曾出迎,对人也不能厚此薄彼,即便无病也不能出迎了我正在病卧床榻,如何能出迎?”
“那小人如何回话?”
“实话实说,你就陪他们径到我的卧房。”
管事返身离去,到了府门,把话直说我家相爷生病在床,难以出迎,望二位王爷见谅。”
长随回报后,武攸宁问:“王叔,该如何行事?”
武三思心中这个别扭,到张柬之府如同吃了闭门羹,到这又无人迎接,难道就这样回去不成。武攸宁劝道:“王叔,你我且放下王爷架子,既然来了,怎能空跑,看他是什么态度,再做道理。”
“也好,那就进府吧。”
见到武三思和武攸宁进房,吉顼挣扎着坐起:“二位王爷,下官染病,未能出迎,实在是罪过。”
“无妨,”武三思关切地问,“吉大人身染何病?”
“也就是感受风寒,发冷发热,难以行动,于性命当无大碍。”吉顼反问,“二位王爷驾临,定有所指教。”
“同朝为官,同殿为臣,你为相,我为王,倶是国家重臣,自当戮力同心为大周效力,也就当凡事情投意合,这才利于国家。”
“王爷所言极是,下官敢不同王爷一心?”
武攸宁也就不遮遮掩掩了:“吉大人,皇上巳是古稀之年,储君自是重要,要保大周万代,你我皆重任在肩哪。”
吉顼明白了二人的用意:“神皇早已钦定皇嗣,作为臣子,我们听命就是。”
武三思直来直去:“皇嗣是李旦,他若继位,还能是大周吗?”
“这个,”吉顼顿了一下,“下官倒是没有想过,不过,皇嗣乃神皇所定,圣上会有考虑的。”
“皇上当时因即位,就把李旦降为皇嗣,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大周既已立国,李旦继位,谁能保他不复唐?”
“这,倒也说不准。”
“吉大人,”武三思干脆明说了,“皇上是有意让我为嗣的,这一点你应该看得III^1”
00
“下官愚钝。”吉顼有意卖傻,“那神皇为何不确立王爷为嗣君?”
武攸宁解释:“皇上总要顾忌朝野的议论,总得有人提出建议,她才好顺水推舟呀。”
“倒也有理。”吉顼就是不接茬。
“吉大人领头上这道本章如何?”武三思更加把话挑明。
“我,”吉顼不好回绝,只好推脱,“只怕我人微言轻啊。”
“吉大人这就是过谦了。,,武攸宁口气有些强硬了,“您官高一品,位列宰相,不说一言九鼎,上本也是其重如山,就看你肯不肯了。”
“建昌王,你应该看得出,神皇最为器重的是狄仁杰大人。虽说同为宰相,皇上还是听他的。”
武三思明显是对狄仁杰不满狄仁杰已是病人膏肓,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活不了几天了。张柬之新任不久,吉大人自是宰相,只要你提出动议,谁还敢再有异议,皇上定然准奏。”
“既是二位王爷抬爱,且待狄大人百年之后,下官一定遵照王爷之意,给神皇上本。”
“这就对了。”武三思脸上这才开晴。
武攸宁倒还客气了一下:“若蒙吉大人鼎力相助,武家人是不会亏待你的。”武三思站起:“好了,我们也该告辞了,但愿吉大人心口如一。”
吉顼在床上欠身:“二位王爷走好,下官不能相送,失礼了。”
“好说,好说。”武三思和武攸宁扬长而去。
张柬之从后堂转出:“看他二人,也过于飞扬跋扈了,简直就不把当朝宰相放在眼里。”
“皇亲国戚嘛。”
“吉大人,看来他们继位之心更甚,所以方才老夫所言,得择时向皇上进言,应设法复立庐陵王。”
“吉某唯狄大人之命是听,对武家不过是虚与敷衍。”
“老夫就去狄大人处,将吉大人的态度和适才二武来过的情况讲明,狄大人也好心中有数。”
“请代为问候狄公。”吉顼在床上一揖。
武三思叔侄二人,离开吉府后,在车上议论。武攸宁颇有见地的言道:“叔王,这吉顼怕是靠不住。”
武三思原本就心中有气:“怎就这样巧,我二人登门他就有病在床,这分明是给我们下不来台。”
“这几个宰相可能指望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