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捷报 (2/2)
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葬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 张佩纶摇了摇头,笑意渐失:“倭军持续增兵,我军势单力薄,见好就收乃稳妥之见。”
李鸿章轻哦一声,眼望爱婿,鼓励他说下去。
忠言逆耳,张佩纶自知要得罪人,苦笑道:“牙山我军不足四千人,仅为汉城倭军的一半,此战虽赖叶提督指挥有方、将士奋勇作战,但侥幸的成分也不少,强攻汉城并不现实,况且倭军正陆续入朝,叶部的劣势越来越明显,贪功必有大祸。”
他的本意很明了,此胜不可喜,也不会持续下去,牙山叶部危在旦夕,最好趁机与倭人和谈,否则肯定是反胜为败,前功尽弃。
“荒谬之极。”
李经方冷哼一声,起身后大步走近墙上的地图,边指边说:“倭人增兵,我们也可以增兵,使用水师主力护航,从大连、威海卫直驱牙山,在汉城以南聚数万大军,四大军再从平壤南下,甚至于向皇上请旨,调奉吉黑三地将军的全部人马,晋军、直隶盛军余部,倭人必溃无疑。”
尽起北方精兵,不顾京师空虚,倾全力与倭军决战,胜则皆大欢喜,普天欢庆,败则糜烂之极,弄不好整个东北、京津都在倭人的兵锋之下。
明知道李经方的这一番表演,主要是瞄准了入朝军统帅的宝座,但众幕僚还是被他的魄力所震惊。
周馥小声道:“倭军增兵,估计也有水师主力护航,力求与我水师决战……”
“要战便战,求之不得。”
李经方打断了他的话,昂然道:“难道我北洋水师,还怕小小的倭国不成?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水师号称亚洲第一海军,耗费亿万国帑才有今天的规模,并不比倭人逊色丝毫,应该倾力一战,若能击败倭国水师,控制黄海水域,入朝倭军补给全断,崩溃是迟早的事。”
说罢,朝李鸿章一拱手,满脸期待与热切:“父亲,大清国运在此一举,北洋淮系的盛衰也看这一战,我们不想打,但倭人欺人太甚,当断不断,必误大事,一战定乾坤,方能保我朝鲜属国,孩儿愿立军令状。”
众人皆墨,李鸿章也沉默不语。
大公子勇气可嘉,但志大才疏,对军事更是外行,从未领军实战,完全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
最重要的是,此计不符合李鸿章一贯的作风,毕其攻与一役,风险太大。
北洋水师是他的立足之本,一旦有个闪失,朝中地位不保。
李经方暗自咬牙,能否成为入朝军的统帅,立下不世功勋,顺理成章的成为北洋的接班人,就看这一刻了,今天是最后的机会,干脆放手一搏。
想到这儿,李经方忽然跪地,连磕三个响头:“孩儿虽有私心,但主要还是为了我大清,朝鲜不能失,否则国本动摇,我北洋淮系必是替罪羊,父亲,千万不能糊涂,一失足成千古恨啊,朝中都是落井下石的小人。”
李鸿章一愣,深感意外,正想点头答应,忽然想起来什么,扭过头去询问张佩纶。
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在这个世界上,也许爱婿才是唯一的知音,最了解他的心意。
张佩纶不想表态,但身为幕僚,只有为岳父大人尽忠了,带着苦涩的笑容,摇了摇头。
李经方心中一沉,好你个张佩纶,居心叵测的伪君子,不把你驱逐出李府,我誓不为人。
看到李经方狠毒的眼神,张佩纶打了个冷颤,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李鸿章将长子扶起身,亲切的说道:“伯行有此志气,锐意进取,为父甚慰,起来说话吧,唉,朝鲜局势复杂,牵涉面太广,咱们再仔细惦量,千万不可鲁莽。”
李经方心灰意冷,勉强拱了拱手,扬长而去:“孩儿身体不适,先告退。”
李鸿章呆了片刻,脸色特别的难看。
张佩纶更是坐立不安,李家父子不合,根源就在于自己,再怎么说,女婿也没有儿子亲。
“报——”一名侍卫小跑进来,跪地捧书:“中堂大人,平壤急电,大捷!”
平壤大捷?
众人一片哗然:倭军刚在牙山败退,怎么出现在平壤?
李鸿章匆匆流揽一遍,递给身旁的周馥。
众幕僚阅完,个个喜形于色,哈哈,双喜临门,朝鲜的局势越来越明朗了。
原来还有一丝疑惑,现在再无疑义,连活口都抓到了,再挑剔的人也没话说,这个于成龙确实有勇有谋,上次的战报并无水份。
李鸿章却是眉毛微皱,隐有忧色。
这批倭军出现得很蹊跷,计算汉城到平壤的距离,说明在几天前,倭人已窥视平壤,若非牙山我军的牵制,大岛旅团的主力已经占领了北都。
看来,闵丙奭的杀倭令很及时,否则里应外合,城池不攻自破。
风波刚过,杨士骧很注意中堂的表情,见状会错了意:“于成龙打算向皇上献俘,是不是太过了?此仗规模太小,倭军只有百余人,不值得大张旗鼓。”
“不,让他献。”
李鸿章略一思索,道:“先在平壤关押几天,由各国公使瞧一瞧,这是又一力证,然后送到北京城,嗯,玉山,你抓住时机,向老佛爷、皇上提一提款的事。”
幕僚们恍然大悟,自古以来,献俘是振奋士气的好机会,老佛爷、皇上一高兴,款的事就好办了。
人说老佛爷不想打这一仗,支持洋人的调停和谈,其实李鸿章早就看透了,老佛爷瞧不起倭人,内心深处也想教训那个小岛国,寿期将近,双喜临门,岂不是天降祥兆?皇上的态度如此坚决,若没有太后的意图,没这么大的胆子。
######################
朝鲜局势是光绪皇帝关注的重点,电报很快就摆在他的御案上,忍不住手拍龙椅:“打得好,叶志超、于成龙一南一北,同时大捷,呵呵,那个于成龙,还准备向朕献俘呢,恩准。”
群臣也颇为振奋,不论是主和派,还是主战派,打胜仗总比败仗强。
南北齐胜,形势一片大好,倭人必然恐惧,气焰大挫,总理衙门的腰板也硬了。
光绪龙心大慰:“传旨,叶志超忠勇双全,赏银千两,于成龙……”本打算官升一级,想起翁师傅的话,随即改口:“于成龙赏银五百两,如遇重大军情,可直接向朕奏本。”
小小的从四品武官,居然直达上听,这可是大清前所未有的荣耀。
一人高呼道:“我皇圣明,倭寇乃禽兽之邦,屡次挑衅我大清,朝鲜方面一步也不能让。”
此人正是天津海关道转御史端良,从袖中取出一本奏折,磕头道:“臣有本,弹劾张佩纶。”
群臣大吃一惊,端良的胆子不小,敢劾李鸿章的女婿,不知谁是幕后主谋?莫非是翁老头下毒手?
翁同和也是满脸茫然。
“……居北洋幕中,妄干公事,屡次劝说李中堂,撤出所有军队,将朝鲜让给倭人,此乃****,天理难容……”端良慷慨激昂,历数张佩纶的罪行,十恶不赦。
“呈上来!”光绪大喝一声,看完后更是怒火中烧,杀人的心都有了。
张佩纶早有前课,当年中法之战,正是他畏敌不出,致使福建水师遭灭顶之灾,这次又是他,出卖朝鲜、出卖大清。
翁同和心急如焚,在下面连施眼色。
光绪帝强压沸腾的怒火,语气森然:“张佩纶妄干公事,立即驱逐回籍,永不录用。”
已经给李鸿章天大的面子,光绪手按御案,龙目威严:“我大清一再忍让,倭人却不思悔改,得寸进尺,朕意已决,近期向倭国正式宣战。”
朝后,总理衙门照会各国公使,谴责并声叙日本无礼挑衅之举,照会最后指出:“日本在牙山海面突遣兵轮数只,先行开炮,伤我运船,并击沉挂英旗英国高升号轮船一只,此则衅由彼启,公论难容,中国虽笃念邦交,难再曲为迁就,不得不另筹决意办法,想各国闻此变异之意,亦莫不共相骇诧,以为责有专归矣。”
丰岛海战后的第五天,清廷首次作出了明确的表态。(未完待续)
sp; 张佩纶摇了摇头,笑意渐失:“倭军持续增兵,我军势单力薄,见好就收乃稳妥之见。”
李鸿章轻哦一声,眼望爱婿,鼓励他说下去。
忠言逆耳,张佩纶自知要得罪人,苦笑道:“牙山我军不足四千人,仅为汉城倭军的一半,此战虽赖叶提督指挥有方、将士奋勇作战,但侥幸的成分也不少,强攻汉城并不现实,况且倭军正陆续入朝,叶部的劣势越来越明显,贪功必有大祸。”
他的本意很明了,此胜不可喜,也不会持续下去,牙山叶部危在旦夕,最好趁机与倭人和谈,否则肯定是反胜为败,前功尽弃。
“荒谬之极。”
李经方冷哼一声,起身后大步走近墙上的地图,边指边说:“倭人增兵,我们也可以增兵,使用水师主力护航,从大连、威海卫直驱牙山,在汉城以南聚数万大军,四大军再从平壤南下,甚至于向皇上请旨,调奉吉黑三地将军的全部人马,晋军、直隶盛军余部,倭人必溃无疑。”
尽起北方精兵,不顾京师空虚,倾全力与倭军决战,胜则皆大欢喜,普天欢庆,败则糜烂之极,弄不好整个东北、京津都在倭人的兵锋之下。
明知道李经方的这一番表演,主要是瞄准了入朝军统帅的宝座,但众幕僚还是被他的魄力所震惊。
周馥小声道:“倭军增兵,估计也有水师主力护航,力求与我水师决战……”
“要战便战,求之不得。”
李经方打断了他的话,昂然道:“难道我北洋水师,还怕小小的倭国不成?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水师号称亚洲第一海军,耗费亿万国帑才有今天的规模,并不比倭人逊色丝毫,应该倾力一战,若能击败倭国水师,控制黄海水域,入朝倭军补给全断,崩溃是迟早的事。”
说罢,朝李鸿章一拱手,满脸期待与热切:“父亲,大清国运在此一举,北洋淮系的盛衰也看这一战,我们不想打,但倭人欺人太甚,当断不断,必误大事,一战定乾坤,方能保我朝鲜属国,孩儿愿立军令状。”
众人皆墨,李鸿章也沉默不语。
大公子勇气可嘉,但志大才疏,对军事更是外行,从未领军实战,完全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
最重要的是,此计不符合李鸿章一贯的作风,毕其攻与一役,风险太大。
北洋水师是他的立足之本,一旦有个闪失,朝中地位不保。
李经方暗自咬牙,能否成为入朝军的统帅,立下不世功勋,顺理成章的成为北洋的接班人,就看这一刻了,今天是最后的机会,干脆放手一搏。
想到这儿,李经方忽然跪地,连磕三个响头:“孩儿虽有私心,但主要还是为了我大清,朝鲜不能失,否则国本动摇,我北洋淮系必是替罪羊,父亲,千万不能糊涂,一失足成千古恨啊,朝中都是落井下石的小人。”
李鸿章一愣,深感意外,正想点头答应,忽然想起来什么,扭过头去询问张佩纶。
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在这个世界上,也许爱婿才是唯一的知音,最了解他的心意。
张佩纶不想表态,但身为幕僚,只有为岳父大人尽忠了,带着苦涩的笑容,摇了摇头。
李经方心中一沉,好你个张佩纶,居心叵测的伪君子,不把你驱逐出李府,我誓不为人。
看到李经方狠毒的眼神,张佩纶打了个冷颤,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李鸿章将长子扶起身,亲切的说道:“伯行有此志气,锐意进取,为父甚慰,起来说话吧,唉,朝鲜局势复杂,牵涉面太广,咱们再仔细惦量,千万不可鲁莽。”
李经方心灰意冷,勉强拱了拱手,扬长而去:“孩儿身体不适,先告退。”
李鸿章呆了片刻,脸色特别的难看。
张佩纶更是坐立不安,李家父子不合,根源就在于自己,再怎么说,女婿也没有儿子亲。
“报——”一名侍卫小跑进来,跪地捧书:“中堂大人,平壤急电,大捷!”
平壤大捷?
众人一片哗然:倭军刚在牙山败退,怎么出现在平壤?
李鸿章匆匆流揽一遍,递给身旁的周馥。
众幕僚阅完,个个喜形于色,哈哈,双喜临门,朝鲜的局势越来越明朗了。
原来还有一丝疑惑,现在再无疑义,连活口都抓到了,再挑剔的人也没话说,这个于成龙确实有勇有谋,上次的战报并无水份。
李鸿章却是眉毛微皱,隐有忧色。
这批倭军出现得很蹊跷,计算汉城到平壤的距离,说明在几天前,倭人已窥视平壤,若非牙山我军的牵制,大岛旅团的主力已经占领了北都。
看来,闵丙奭的杀倭令很及时,否则里应外合,城池不攻自破。
风波刚过,杨士骧很注意中堂的表情,见状会错了意:“于成龙打算向皇上献俘,是不是太过了?此仗规模太小,倭军只有百余人,不值得大张旗鼓。”
“不,让他献。”
李鸿章略一思索,道:“先在平壤关押几天,由各国公使瞧一瞧,这是又一力证,然后送到北京城,嗯,玉山,你抓住时机,向老佛爷、皇上提一提款的事。”
幕僚们恍然大悟,自古以来,献俘是振奋士气的好机会,老佛爷、皇上一高兴,款的事就好办了。
人说老佛爷不想打这一仗,支持洋人的调停和谈,其实李鸿章早就看透了,老佛爷瞧不起倭人,内心深处也想教训那个小岛国,寿期将近,双喜临门,岂不是天降祥兆?皇上的态度如此坚决,若没有太后的意图,没这么大的胆子。
######################
朝鲜局势是光绪皇帝关注的重点,电报很快就摆在他的御案上,忍不住手拍龙椅:“打得好,叶志超、于成龙一南一北,同时大捷,呵呵,那个于成龙,还准备向朕献俘呢,恩准。”
群臣也颇为振奋,不论是主和派,还是主战派,打胜仗总比败仗强。
南北齐胜,形势一片大好,倭人必然恐惧,气焰大挫,总理衙门的腰板也硬了。
光绪龙心大慰:“传旨,叶志超忠勇双全,赏银千两,于成龙……”本打算官升一级,想起翁师傅的话,随即改口:“于成龙赏银五百两,如遇重大军情,可直接向朕奏本。”
小小的从四品武官,居然直达上听,这可是大清前所未有的荣耀。
一人高呼道:“我皇圣明,倭寇乃禽兽之邦,屡次挑衅我大清,朝鲜方面一步也不能让。”
此人正是天津海关道转御史端良,从袖中取出一本奏折,磕头道:“臣有本,弹劾张佩纶。”
群臣大吃一惊,端良的胆子不小,敢劾李鸿章的女婿,不知谁是幕后主谋?莫非是翁老头下毒手?
翁同和也是满脸茫然。
“……居北洋幕中,妄干公事,屡次劝说李中堂,撤出所有军队,将朝鲜让给倭人,此乃****,天理难容……”端良慷慨激昂,历数张佩纶的罪行,十恶不赦。
“呈上来!”光绪大喝一声,看完后更是怒火中烧,杀人的心都有了。
张佩纶早有前课,当年中法之战,正是他畏敌不出,致使福建水师遭灭顶之灾,这次又是他,出卖朝鲜、出卖大清。
翁同和心急如焚,在下面连施眼色。
光绪帝强压沸腾的怒火,语气森然:“张佩纶妄干公事,立即驱逐回籍,永不录用。”
已经给李鸿章天大的面子,光绪手按御案,龙目威严:“我大清一再忍让,倭人却不思悔改,得寸进尺,朕意已决,近期向倭国正式宣战。”
朝后,总理衙门照会各国公使,谴责并声叙日本无礼挑衅之举,照会最后指出:“日本在牙山海面突遣兵轮数只,先行开炮,伤我运船,并击沉挂英旗英国高升号轮船一只,此则衅由彼启,公论难容,中国虽笃念邦交,难再曲为迁就,不得不另筹决意办法,想各国闻此变异之意,亦莫不共相骇诧,以为责有专归矣。”
丰岛海战后的第五天,清廷首次作出了明确的表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