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文物贩子在唐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卢鸿呆呆地坐在自己的书房中,看着面前一堆码得高高的各种书籍,正在发呆。
自从那天范先生到家中和老爸商量之后,卢鸿艰巨而光荣的自学成才生涯便开始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当埋头苦读了一段时间之后,卢鸿才发现,自己面临着一个不知如何是好的局面——他不知道怎么读书了。
卢鸿并不是不会读书的人,前世之时,他便是一个无书不读的人,更何况转世以后,他的记忆力简直可说是过目不忘。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唐朝初期的书籍分类不太合理,家中藏书又不太完善,实在是让他不知如何下手。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对典籍按“经史子集”分为四部。经部后世主要是指儒家的典籍,即所谓十三经。在唐时,甲部经与后世尚有不同,共分做十二类,即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以及图纬、经解、诂训、小学,三传尚归在春秋名下,未单独列出;史部是各种历史著作,子部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释家、道家等十四类。集部是各家文集,以诗、文等为主。这样的分类,委实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想按自己的思路查找感兴趣的内容有条理的学习,可就为难了。
另一个问题是卢家的各类藏书比例极其不均衡。简单说,就是经类占比太大。藏书楼中,经部的书架占了一半还多,而其他三类则相对要少得多了。究其原因,家族收藏典籍,其目的不外是为了家族中求学之人准备的。自汉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学为世人所重,其他各家学说,自然渐渐式微。除非朝庭内库,为着艺文传承,收集各类图书较全以外,私家藏书,无不以经学为主。尤其要命的是,这些经学典籍,原文也不过那几卷,倒是各类后人的注释以及论述之著,占了绝大多数。
卢鸿抱着极大的热情,以读书破万卷的壮志豪情,订下了一个按照家中藏书目录从头到尾,一本本将藏书楼中所有典籍通读一遍的宏伟计划。但当他用了足足一个月,看了足足四十余部三百余卷的各类关于易的章句、集注、讲疏、大义等等书籍后,就说是卢九公子天资不凡,过目不忘,也看得头晕眼花。这些典籍所说五花八门,所解千奇百怪,看来看去,以前糊涂的地方没弄明白,以前自己觉得明白的地方也大多糊涂了。
中间他自然也向卢祖安及卢宽请教过,只是卢族长和卢先生虽说学问都不错,只是哪见过卢九公子这般下功夫做学问的,先说到某某经义,倒还能为他解上一番。待说到某章句所解,某集解所言,某义疏所道,此条何指,彼条何义,深究细考起来,二位老师也只能是满脸茫然,如听天书。要命的是这位学生颇为较真,说着说着,还要提起此版与他版不同,新言与旧言相悖,一脸诚恳地发问讨教。开始之时,二位师长还吱唔一番,到得后来,远远见了卢鸿拿了书本来请教,都是落荒而逃,实在逃不过去了,免不得相互推诿,支来支去。就连卢宽这说了一辈子卢祖安学问不用心的人,都改了口,今日便一脸肃然地对卢鸿言道“令尊学问精深,远胜于我,诸经百艺,无不畅达。汝若有不明之处,便当时时讨教。切不可舍近求远,荒废家学”云云,随即便一溜烟地走得不见了踪影,任凭卢鸿千呼万唤,只是当作没听见。
卢鸿... -->>
卢鸿呆呆地坐在自己的书房中,看着面前一堆码得高高的各种书籍,正在发呆。
自从那天范先生到家中和老爸商量之后,卢鸿艰巨而光荣的自学成才生涯便开始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当埋头苦读了一段时间之后,卢鸿才发现,自己面临着一个不知如何是好的局面——他不知道怎么读书了。
卢鸿并不是不会读书的人,前世之时,他便是一个无书不读的人,更何况转世以后,他的记忆力简直可说是过目不忘。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唐朝初期的书籍分类不太合理,家中藏书又不太完善,实在是让他不知如何下手。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对典籍按“经史子集”分为四部。经部后世主要是指儒家的典籍,即所谓十三经。在唐时,甲部经与后世尚有不同,共分做十二类,即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以及图纬、经解、诂训、小学,三传尚归在春秋名下,未单独列出;史部是各种历史著作,子部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释家、道家等十四类。集部是各家文集,以诗、文等为主。这样的分类,委实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想按自己的思路查找感兴趣的内容有条理的学习,可就为难了。
另一个问题是卢家的各类藏书比例极其不均衡。简单说,就是经类占比太大。藏书楼中,经部的书架占了一半还多,而其他三类则相对要少得多了。究其原因,家族收藏典籍,其目的不外是为了家族中求学之人准备的。自汉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学为世人所重,其他各家学说,自然渐渐式微。除非朝庭内库,为着艺文传承,收集各类图书较全以外,私家藏书,无不以经学为主。尤其要命的是,这些经学典籍,原文也不过那几卷,倒是各类后人的注释以及论述之著,占了绝大多数。
卢鸿抱着极大的热情,以读书破万卷的壮志豪情,订下了一个按照家中藏书目录从头到尾,一本本将藏书楼中所有典籍通读一遍的宏伟计划。但当他用了足足一个月,看了足足四十余部三百余卷的各类关于易的章句、集注、讲疏、大义等等书籍后,就说是卢九公子天资不凡,过目不忘,也看得头晕眼花。这些典籍所说五花八门,所解千奇百怪,看来看去,以前糊涂的地方没弄明白,以前自己觉得明白的地方也大多糊涂了。
中间他自然也向卢祖安及卢宽请教过,只是卢族长和卢先生虽说学问都不错,只是哪见过卢九公子这般下功夫做学问的,先说到某某经义,倒还能为他解上一番。待说到某章句所解,某集解所言,某义疏所道,此条何指,彼条何义,深究细考起来,二位老师也只能是满脸茫然,如听天书。要命的是这位学生颇为较真,说着说着,还要提起此版与他版不同,新言与旧言相悖,一脸诚恳地发问讨教。开始之时,二位师长还吱唔一番,到得后来,远远见了卢鸿拿了书本来请教,都是落荒而逃,实在逃不过去了,免不得相互推诿,支来支去。就连卢宽这说了一辈子卢祖安学问不用心的人,都改了口,今日便一脸肃然地对卢鸿言道“令尊学问精深,远胜于我,诸经百艺,无不畅达。汝若有不明之处,便当时时讨教。切不可舍近求远,荒废家学”云云,随即便一溜烟地走得不见了踪影,任凭卢鸿千呼万唤,只是当作没听见。
卢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