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极品少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所谓和约,是敌对双方通常是国家和政府用以正式结束战争和武装冲突的约定。也就是终止战争恢复和平的条约。
一般的和约,是双方处于同等地位,达成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交换条件,这个也叫平等条约。还有一种和约,叫做不平等条约,是指最后缔结的条约,对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不对等。最常见造成这情况的原因是其中一方或多方使用了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强压另外一方而达成的,对约定双方权利收益不平等的条约。
云铮曾经所在的社会,一两百多年前,不平等条约那是签到了手软,可逼着别人签不平等条约却是全然没有过。这实在让云铮这个大汉族主义者痛心疾首,想当初我强汉盛唐之时,对尔等蛮夷何等照顾,特别是唐朝,那些蛮族将领不仅是照用不误,而且是大用特用,还有不少优惠政策,可这些蛮夷就是蛮夷,一见汉人朝廷出了事情,立即掉转刀口开始行凶了,特别是回纥,尤其凶残,实是不可教化。其次便是漠北那一群牧民,一个个的又不会耕田,偏偏还特别向往“南朝花花世界”只想着哪天再来一次五胡乱华,享受享受曾经最高贵的“天朝子民”的供奉。
云铮是个大汉族主义者,至少他自己一直这么认为,但自从跟萧芷琼之间有了牵挂,他或多或少有些恍惚,有时候回想起来,那清朝在他的心里虽然有千般不是万般活该,可真要说起来,倒也不是完全的一无是处。
打下中京之后,他便一步步的迫使辽国向自己低头,他心里有个愿望和念想,就是希望能在他的手上,统一出一个至少不比后世“天朝”疆域小的国度。
然而他细细思索辽国和女真存在的意义之后,却突然有一个古怪的念头冒了出来,以前这个念头模糊不清,而现在却愈加清晰。那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少数民族,一直被我们的历代正史边缘化的少数民族他们是推动中国历史不断前进的动力吗?
云铮承认,作为一个地道的汉族人,他对少数民族的认识还不深入,也对少数民族不可避免地缺少感同身受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很难真正地站到他们的立场和视角去看待中国历史。但作为一个正统观念教育下的汉族人,除了以汉文化为正统的历史观之外,他觉得,我们重新审视历史,思考历史,却不能回避这样一个现实,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是一个个坚实的存在,他们建立的帝国,几乎无一例外大大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甚至在重大的历史关口,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不只是建立清朝的满族,原先历史上北宋时还有建立了雄踞北方的金政权,往前看看,还有一大串。其中最为典型也是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是:南北朝时期的拓拔氏建立的北魏、宋朝是和南北宋对峙的辽、金政权,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等。
这些起源于中国北方蛮荒之地的“蛮夷之族”竟然一次次用他们的铁骑,创造出了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强大帝国,竟然一次次扫荡了大半个中华大地,然后又无一例外、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汉文化的怀抱,他们竟然一次次以他们的野心和近乎本能的开疆拓土的强烈意志,把中华帝国的疆域一圈一圈地向外扩大,而后这些强大的帝国又被汉族王朝所取代。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如一阵风烟,但给历史留下了永难抹去的印记。
这些少数民族的出现,往往给纷乱的政局带来一个强有力的结尾,带来政权的统一,也往往把沉寂的封建王朝冲击得七零八落,给漫漫的中国历史注入鲜活而野性十足的动力。他们用自己的铁骑肆意践踏了汉文化,却转眼又付出加倍的努力继续发扬汉族传统文化,做了汉文化责无旁贷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我们反过来在看看汉族王朝在少数民族政权割据和对峙时期的表现,我们就知道了,汉族王朝的防守策略鼓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进攻,偏安策略又让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得意巩固壮大,最后在江南的“暖风”中沉醉,在北方少数民族的步步紧逼中山河破碎,在那些少数民族大军的呼啸声中消亡更替。
民族矛盾和阶段的转换更替是少数民族政权和汉族王朝角力中一个非常重要而有趣的现象。少数民族政权往往发端于汉族王朝兴盛时期,兴盛于汉王朝国内阶级矛盾激化之时,他们在汉族统治者无暇他顾时,可以取得发展机遇,趁机壮大自己,并利用汉族王朝阶段矛盾激化时挥师南下,逐鹿中原,这时候民族矛盾又常常转化为主要矛盾,汉人在大多数时间都能“兄弟阋墙而外御其侮”能够一致对外,保卫北方疆土。然而为时已晚,承平日久,军纪懈怠,长期养尊处优的汉族军队哪里是剽悍的游牧民族的对手,军事上的失败几乎是必然的,这也可以说,游牧文化对农耕文化的暂时胜利,几乎是历史注定的结局。
于是,政权对峙出现了,之后,少数民族政权一鼓作气,统一了中国。他们一开始总是励精图治,天下承平,民族融合得越快,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接受越彻底,则民族矛盾弱化得越快。就像反清复明的斗争一样,在康熙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实行满汉融合政策之后,这些昔日此起彼伏的反清斗争,已经再也成不了气候了,人心所向的,已经是大清君王了。再之后,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实质上... -->>
所谓和约,是敌对双方通常是国家和政府用以正式结束战争和武装冲突的约定。也就是终止战争恢复和平的条约。
一般的和约,是双方处于同等地位,达成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交换条件,这个也叫平等条约。还有一种和约,叫做不平等条约,是指最后缔结的条约,对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不对等。最常见造成这情况的原因是其中一方或多方使用了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强压另外一方而达成的,对约定双方权利收益不平等的条约。
云铮曾经所在的社会,一两百多年前,不平等条约那是签到了手软,可逼着别人签不平等条约却是全然没有过。这实在让云铮这个大汉族主义者痛心疾首,想当初我强汉盛唐之时,对尔等蛮夷何等照顾,特别是唐朝,那些蛮族将领不仅是照用不误,而且是大用特用,还有不少优惠政策,可这些蛮夷就是蛮夷,一见汉人朝廷出了事情,立即掉转刀口开始行凶了,特别是回纥,尤其凶残,实是不可教化。其次便是漠北那一群牧民,一个个的又不会耕田,偏偏还特别向往“南朝花花世界”只想着哪天再来一次五胡乱华,享受享受曾经最高贵的“天朝子民”的供奉。
云铮是个大汉族主义者,至少他自己一直这么认为,但自从跟萧芷琼之间有了牵挂,他或多或少有些恍惚,有时候回想起来,那清朝在他的心里虽然有千般不是万般活该,可真要说起来,倒也不是完全的一无是处。
打下中京之后,他便一步步的迫使辽国向自己低头,他心里有个愿望和念想,就是希望能在他的手上,统一出一个至少不比后世“天朝”疆域小的国度。
然而他细细思索辽国和女真存在的意义之后,却突然有一个古怪的念头冒了出来,以前这个念头模糊不清,而现在却愈加清晰。那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少数民族,一直被我们的历代正史边缘化的少数民族他们是推动中国历史不断前进的动力吗?
云铮承认,作为一个地道的汉族人,他对少数民族的认识还不深入,也对少数民族不可避免地缺少感同身受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很难真正地站到他们的立场和视角去看待中国历史。但作为一个正统观念教育下的汉族人,除了以汉文化为正统的历史观之外,他觉得,我们重新审视历史,思考历史,却不能回避这样一个现实,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是一个个坚实的存在,他们建立的帝国,几乎无一例外大大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甚至在重大的历史关口,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不只是建立清朝的满族,原先历史上北宋时还有建立了雄踞北方的金政权,往前看看,还有一大串。其中最为典型也是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是:南北朝时期的拓拔氏建立的北魏、宋朝是和南北宋对峙的辽、金政权,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等。
这些起源于中国北方蛮荒之地的“蛮夷之族”竟然一次次用他们的铁骑,创造出了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强大帝国,竟然一次次扫荡了大半个中华大地,然后又无一例外、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汉文化的怀抱,他们竟然一次次以他们的野心和近乎本能的开疆拓土的强烈意志,把中华帝国的疆域一圈一圈地向外扩大,而后这些强大的帝国又被汉族王朝所取代。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如一阵风烟,但给历史留下了永难抹去的印记。
这些少数民族的出现,往往给纷乱的政局带来一个强有力的结尾,带来政权的统一,也往往把沉寂的封建王朝冲击得七零八落,给漫漫的中国历史注入鲜活而野性十足的动力。他们用自己的铁骑肆意践踏了汉文化,却转眼又付出加倍的努力继续发扬汉族传统文化,做了汉文化责无旁贷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我们反过来在看看汉族王朝在少数民族政权割据和对峙时期的表现,我们就知道了,汉族王朝的防守策略鼓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进攻,偏安策略又让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得意巩固壮大,最后在江南的“暖风”中沉醉,在北方少数民族的步步紧逼中山河破碎,在那些少数民族大军的呼啸声中消亡更替。
民族矛盾和阶段的转换更替是少数民族政权和汉族王朝角力中一个非常重要而有趣的现象。少数民族政权往往发端于汉族王朝兴盛时期,兴盛于汉王朝国内阶级矛盾激化之时,他们在汉族统治者无暇他顾时,可以取得发展机遇,趁机壮大自己,并利用汉族王朝阶段矛盾激化时挥师南下,逐鹿中原,这时候民族矛盾又常常转化为主要矛盾,汉人在大多数时间都能“兄弟阋墙而外御其侮”能够一致对外,保卫北方疆土。然而为时已晚,承平日久,军纪懈怠,长期养尊处优的汉族军队哪里是剽悍的游牧民族的对手,军事上的失败几乎是必然的,这也可以说,游牧文化对农耕文化的暂时胜利,几乎是历史注定的结局。
于是,政权对峙出现了,之后,少数民族政权一鼓作气,统一了中国。他们一开始总是励精图治,天下承平,民族融合得越快,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接受越彻底,则民族矛盾弱化得越快。就像反清复明的斗争一样,在康熙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实行满汉融合政策之后,这些昔日此起彼伏的反清斗争,已经再也成不了气候了,人心所向的,已经是大清君王了。再之后,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实质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