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东方冕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它是饱含南武夷乡土气息的山歌,从遥远传唱至今;它是一颗古朴的明珠,从遥远璀璨到今天;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抖落的是尘埃,留下的珍贵。它就是奇迹般地保留着300余栋明清古民居的和平古镇。
和平镇位于邵武南部,是一座有四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是古代邵武通往江西、泰宁、建宁、汀洲的咽喉要道,而且福建出省三道之一的隘道“愁思岭”就在和平境内,因而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自唐代以来,历设里、乡、分县建制。这里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不仅有城堡、谯楼、分县衙门,由明末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袁崇焕题写塔名的“聚奎塔”闽北历史上最早的书院----和平书院,还有许多庵庙宫观、祠堂及义仓,更有近300余幢明清民居建筑,仅建筑技艺精湛、雕饰精美、外观壮美的“大夫第”就有5座,是我国保留最好,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保留完整的600多米长的古街,素有“福建第一街”之称。这里读书求学氛围浓郁,文风炽盛,人杰地灵。从唐代到科举废除时,和平出了137名进士,被誉为“进士之乡”这里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戏剧舞蹈遗存相当丰富,仅舞蹈种类就达70余种,主要有花鼓灯、七巧灯、踩高跷、刀花舞等,而尤为珍贵的是和平保留下始于奴隶社会的傩舞,可谓是古文化的活化石。走进幽邃的古镇小巷,悠悠古韵扑面而来,令人眼界开朗,心生感叹,浮想联翩。
和平古称“禾坪”(禾苗的禾,草坪的坪)意为地势平坦,盛产粮食,是一座古城堡。新石器时期,古越先民就在这儿繁衍生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唐代。唐时称“昼锦”宋为“昼锦乡和平里”因唐代这里已经人口稠密,形成繁华的街市,故宋以后又称“旧市街”元承宋制。明为“三十三都”万历年间和平开始修宝塔、建城堡。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设和平分县。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一些大户人家时常遭山贼土匪强扰和掠夺,在黄氏族裔黄显岐、黄若岐首倡下,修建和平城堡。城堡周长360丈,占地0。43平方公里。修建和平城堡就地取材,全部用河卵石砌成,别具匠心。城堡辟有四大门、四小门,东西南北四个主城门,并在门上建谯楼,用于瞭望。
和平古镇不乏豪门巨宅和有价值的建筑。
城堡内青石板和鹅卵石铺成的小巷纵横交错,光滑的鹅卵石记载着古镇的繁华与沧桑。
县丞署 和平历史以来就是邵武南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在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设和平分县,置“分县署”和“把总署”驻兵防守,隶属邵武府治。县丞署俗称分县衙门,位于古镇区东南隅的谢傅巷,坐西朝东,现有面积约500余平方米,两进厅,五开间,构架以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用材硕大,四根纵梁与横梁形成一个井字顶,使公堂显得更加威武壮观。整幢建筑保留了明代建筑遗风。地面上还有两排半圆小坑,为当时升堂时衙役口念“威武”手拄水火棒所留。大门外有一块专给犯人枷号示众时站立的方石,称罚站石,一对脚印清晰可见。署衙前右侧原有关押人犯的平房(俗称“班房”)。署衙前一片空旷的坪地,为驻防官兵训练、演武场所,称为“校场”民国四年(1915年),县丞署由官产处拍卖给基督教作教堂――福音堂。民国九年(1920年),基督教会在此办起一所初级女子小学,1940年辍。和平县丞署是全国保留最完好的分县衙门。
和平书院 从开科取仕以来,和平出了137名进士,有进士之乡的美誉,这与已有千年历史的和平书院密切相关。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通往和平书院的青石板路,许许多多的和平学子就是通过这条路成就了功名。和平书院始创于后唐,创始人黄峭(871年-953年)。唐时,黄峭之父从河南到邵武做官时,发现和平水向西流,非同一般,因此把家安置在和平。其子果真应证了和平风水好,十八岁考上进士,官至五代后唐工部侍郎。在朝做官时,黄峭最大的抱负就是“复唐”在感到复唐无望时就弃官归隐到和平,并创办了和平书院。黄峭娶妻妾三房(上官氏、吴氏、郑氏),并且每房都生了七个儿子,共计21个。在其八十大寿时,把21儿子召集起来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命令各房仅留长了尽孝送终,其他十八个儿子各得一匹马与一斗瓜子金,并口占遣子诗赠别:“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朝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就因他的开拓思想,现在黄峭后裔已遍布世界各大洲,达4000多万人。邵武和平古镇已成为联系海内外4000多万黄氏后裔的纽带。
和平书院的北向大门的设计非常讲究,顶部形状像一顶官帽,反映了旧社会读书为做官“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三扇门形成了一个“品”字,意味着要当有品级的高官。进入书院大厅,必须登十三级台阶,前六级为努力读书,从第七级开始为七品至一品,寓意步步高升。大门上方的木雕月梁为打开书卷的样子,寓意“开卷有益”“书卷”上原本镶嵌着“天开文运”四字,令人惋惜的是现已不在。和平书院初创时是一座黄氏宗族自办学堂,专供族中子弟就学,开创了和平宗族办学的先河。邵武南部各姓氏宗族竞相效仿,宗族办学自此相沿成习。自宋以后,和平书院逐渐成为一所地方性学校,吸引了一大批历史上著名人物到书院讲学,如宋代著名理学大师朱熹、杨时都曾到和平书院讲学过。据说现存和平书院的东面门上“和平书院”四字就是朱熹题写的。和平历史上文化教育的发达,营造了和平千余年读书求学的氛围,文风炽盛,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英才人杰。如宋代大理丞黄通、司农卿黄伸、榜眼龙阁侍制上官均、元代国史编修、文学家黄清老等,都是从和平书院走出来的。和平书院可以说是邵南人才的摇篮。“和平书院”的一脉书香至今仍氤氲在乡民的衣袖间。
李宅 在和平东门街旁有一座岁进士牌坊,是和平现存唯一的岁进士牌坊,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岁进士李友杜所立,同治年间重立。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南宋名相李纲第七子秀之一支的后裔聚居和平,所居之处称“李家巷”据庆亲里李氏宗族记载,清代时此巷李姓一族出了三名进士,因此又称此巷为“进士巷”穿过进士巷便是李宅,其门楼古朴壮观。李宅是古镇现存仅有的两座明代建筑,其结构特点是,大合院套小合院,既独立又相联。天井讲究四水归堂,采用明沟导流。厅前两根巨柱竖立,为明代建筑特点之一。
李氏大夫第 位于和平古镇东门。此门李氏清晚期“一门九大夫”建于清同治年间的李氏大夫第,为奉政大夫、知州李春江,奉直大夫、直隶州州同李奇川的宅府,俗称“李恒盛”(寓为永远繁盛)。其门楼砖雕精致细腻,人物形态栩栩如生,美轮美奂。八字面的墙上有四幅三国演义里的典故:“斩颜良”、“华容道”、“长坂坡”、“博望坡”和“宋太祖千里送京娘”还有雕刻精美的松、竹、梅、鹤、鹿、麒麟等组合的画面。所雕的龙在下、凤在上,是典型的清同治间产物,历史时代特征非常明显。该大夫第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四合院式天井院建筑,南侧有木构二层护厝。合院内三进厅,均三开间,穿斗式构架,大式作法。门棂、窗棂、雀替等构件雕饰花草图案和人物故事。石柱礎,均有桎。厅堂柱上原有用大毛竹片雕刻的一副意义深刻的对联:天下第一等人忠臣孝子;世间只两样事耕田读书。充分体现了儒家传统文化――忠孝与长期的耕读文化。站在第三厅的中央可远望二进厅屋顶有一个四不象怪兽的屋脊装饰,即古朴又神秘。
黄氏大夫第 黄氏大夫第是黄峭第三房郑氏第十九世孙黄映璧的宅第。该门黄氏自雍正至嘉庆间祖孙三代均诰封为大夫,谓为“一门三大夫”黄映璧为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奉直大夫、直隶州五品知州。黄氏“大夫第”号“大东家”位于镇区北门的黄氏“大夫第”共有三座院落,分别位于和平主街东西两面,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街东两座并列相联,坐东朝西,后宅原有花园和戏台,令人感到缺憾的是,戏台已被拆除。和平民居建戏台的目前还只发现这一例,绝无仅有,实属罕见。街西一座,坐西朝东。黄氏大夫第主院落建筑技艺精湛。砖石构牌坊式八字门楼,砖雕精美,富丽堂皇。四幅主画面采用粗犷的写意技法,雕刻了梅、竹、松,锦鸡、鹤等物,谐喻“松鹤延年”、“富贵长留”、“竹报平安”、“锦绣美满”既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又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主合院为三进二厅,正厅为一厅三天井,均三开间,南侧有护厝。房子为穿斗式构架,大式作法,木构件小巧细致,瓜柱、月梁、雀替、花窗、隔扇的雕饰精美,栩栩如生。花窗除了雕刻精美的花草外,还雕刻了蝙蝠和鹿。蝙蝠象征“福”鹿象征“禄”充分表现了主人祈求福禄的美好心愿。这里的天井,采取暗沟排水,水漏设计成铜钱状,且雕凿精细,蕴含“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
廖氏大夫第 廖氏“大夫第”又号“廖健顺”建于清同治间,为朝议大夫、四品衔广东候补通判加三级的廖传珍宅第。此房廖氏晚清时祖孙三代“一门四大夫”亦儒亦官亦商。廖氏大夫第共4座院落,占地2000余平方米。临街两院落三进二厅三天井,前店后宅。位于西门的两座坐东朝西,主院落三进二厅二天井,另一院落为单进厅。西门廖氏大夫第主院落三进二厅,面积500多平方米。大门有些斜,取的是正西方向,是廖氏大夫第的特点之一。主院落的第一进在主门楼外,且仅在两侧建廊楼,楼上为书房,名“课子楼”门楼仅有少许砖雕花草图案,简朴无华;门额镌刻楷书“大夫第”三个大字,遒劲有力。“课子楼”的雕饰题刻及楹联书画俱精,文化内涵丰富深刻,为上乘的艺术佳作,是传统文化的体现,其建筑吸收西方建筑文化,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标志和见证。南侧廊楼的一株古柏,是建廊楼前就有的。建房时保留古树,让其穿屋而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强调天地自然、时空与人事的和谐,注重环境协调和生态保护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筑上的体现。一首题为穿房柏的诗写道:“根扎雕廊下,干穿房顶荫。雕廊颜色老,虬柏绿犹新。”这是对穿房柏真实的写照。厅堂上“贤孝可风”的牌匾... -->>
它是饱含南武夷乡土气息的山歌,从遥远传唱至今;它是一颗古朴的明珠,从遥远璀璨到今天;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抖落的是尘埃,留下的珍贵。它就是奇迹般地保留着300余栋明清古民居的和平古镇。
和平镇位于邵武南部,是一座有四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是古代邵武通往江西、泰宁、建宁、汀洲的咽喉要道,而且福建出省三道之一的隘道“愁思岭”就在和平境内,因而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自唐代以来,历设里、乡、分县建制。这里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不仅有城堡、谯楼、分县衙门,由明末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袁崇焕题写塔名的“聚奎塔”闽北历史上最早的书院----和平书院,还有许多庵庙宫观、祠堂及义仓,更有近300余幢明清民居建筑,仅建筑技艺精湛、雕饰精美、外观壮美的“大夫第”就有5座,是我国保留最好,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保留完整的600多米长的古街,素有“福建第一街”之称。这里读书求学氛围浓郁,文风炽盛,人杰地灵。从唐代到科举废除时,和平出了137名进士,被誉为“进士之乡”这里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戏剧舞蹈遗存相当丰富,仅舞蹈种类就达70余种,主要有花鼓灯、七巧灯、踩高跷、刀花舞等,而尤为珍贵的是和平保留下始于奴隶社会的傩舞,可谓是古文化的活化石。走进幽邃的古镇小巷,悠悠古韵扑面而来,令人眼界开朗,心生感叹,浮想联翩。
和平古称“禾坪”(禾苗的禾,草坪的坪)意为地势平坦,盛产粮食,是一座古城堡。新石器时期,古越先民就在这儿繁衍生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唐代。唐时称“昼锦”宋为“昼锦乡和平里”因唐代这里已经人口稠密,形成繁华的街市,故宋以后又称“旧市街”元承宋制。明为“三十三都”万历年间和平开始修宝塔、建城堡。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设和平分县。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一些大户人家时常遭山贼土匪强扰和掠夺,在黄氏族裔黄显岐、黄若岐首倡下,修建和平城堡。城堡周长360丈,占地0。43平方公里。修建和平城堡就地取材,全部用河卵石砌成,别具匠心。城堡辟有四大门、四小门,东西南北四个主城门,并在门上建谯楼,用于瞭望。
和平古镇不乏豪门巨宅和有价值的建筑。
城堡内青石板和鹅卵石铺成的小巷纵横交错,光滑的鹅卵石记载着古镇的繁华与沧桑。
县丞署 和平历史以来就是邵武南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在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设和平分县,置“分县署”和“把总署”驻兵防守,隶属邵武府治。县丞署俗称分县衙门,位于古镇区东南隅的谢傅巷,坐西朝东,现有面积约500余平方米,两进厅,五开间,构架以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用材硕大,四根纵梁与横梁形成一个井字顶,使公堂显得更加威武壮观。整幢建筑保留了明代建筑遗风。地面上还有两排半圆小坑,为当时升堂时衙役口念“威武”手拄水火棒所留。大门外有一块专给犯人枷号示众时站立的方石,称罚站石,一对脚印清晰可见。署衙前右侧原有关押人犯的平房(俗称“班房”)。署衙前一片空旷的坪地,为驻防官兵训练、演武场所,称为“校场”民国四年(1915年),县丞署由官产处拍卖给基督教作教堂――福音堂。民国九年(1920年),基督教会在此办起一所初级女子小学,1940年辍。和平县丞署是全国保留最完好的分县衙门。
和平书院 从开科取仕以来,和平出了137名进士,有进士之乡的美誉,这与已有千年历史的和平书院密切相关。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通往和平书院的青石板路,许许多多的和平学子就是通过这条路成就了功名。和平书院始创于后唐,创始人黄峭(871年-953年)。唐时,黄峭之父从河南到邵武做官时,发现和平水向西流,非同一般,因此把家安置在和平。其子果真应证了和平风水好,十八岁考上进士,官至五代后唐工部侍郎。在朝做官时,黄峭最大的抱负就是“复唐”在感到复唐无望时就弃官归隐到和平,并创办了和平书院。黄峭娶妻妾三房(上官氏、吴氏、郑氏),并且每房都生了七个儿子,共计21个。在其八十大寿时,把21儿子召集起来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命令各房仅留长了尽孝送终,其他十八个儿子各得一匹马与一斗瓜子金,并口占遣子诗赠别:“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朝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就因他的开拓思想,现在黄峭后裔已遍布世界各大洲,达4000多万人。邵武和平古镇已成为联系海内外4000多万黄氏后裔的纽带。
和平书院的北向大门的设计非常讲究,顶部形状像一顶官帽,反映了旧社会读书为做官“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三扇门形成了一个“品”字,意味着要当有品级的高官。进入书院大厅,必须登十三级台阶,前六级为努力读书,从第七级开始为七品至一品,寓意步步高升。大门上方的木雕月梁为打开书卷的样子,寓意“开卷有益”“书卷”上原本镶嵌着“天开文运”四字,令人惋惜的是现已不在。和平书院初创时是一座黄氏宗族自办学堂,专供族中子弟就学,开创了和平宗族办学的先河。邵武南部各姓氏宗族竞相效仿,宗族办学自此相沿成习。自宋以后,和平书院逐渐成为一所地方性学校,吸引了一大批历史上著名人物到书院讲学,如宋代著名理学大师朱熹、杨时都曾到和平书院讲学过。据说现存和平书院的东面门上“和平书院”四字就是朱熹题写的。和平历史上文化教育的发达,营造了和平千余年读书求学的氛围,文风炽盛,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英才人杰。如宋代大理丞黄通、司农卿黄伸、榜眼龙阁侍制上官均、元代国史编修、文学家黄清老等,都是从和平书院走出来的。和平书院可以说是邵南人才的摇篮。“和平书院”的一脉书香至今仍氤氲在乡民的衣袖间。
李宅 在和平东门街旁有一座岁进士牌坊,是和平现存唯一的岁进士牌坊,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岁进士李友杜所立,同治年间重立。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南宋名相李纲第七子秀之一支的后裔聚居和平,所居之处称“李家巷”据庆亲里李氏宗族记载,清代时此巷李姓一族出了三名进士,因此又称此巷为“进士巷”穿过进士巷便是李宅,其门楼古朴壮观。李宅是古镇现存仅有的两座明代建筑,其结构特点是,大合院套小合院,既独立又相联。天井讲究四水归堂,采用明沟导流。厅前两根巨柱竖立,为明代建筑特点之一。
李氏大夫第 位于和平古镇东门。此门李氏清晚期“一门九大夫”建于清同治年间的李氏大夫第,为奉政大夫、知州李春江,奉直大夫、直隶州州同李奇川的宅府,俗称“李恒盛”(寓为永远繁盛)。其门楼砖雕精致细腻,人物形态栩栩如生,美轮美奂。八字面的墙上有四幅三国演义里的典故:“斩颜良”、“华容道”、“长坂坡”、“博望坡”和“宋太祖千里送京娘”还有雕刻精美的松、竹、梅、鹤、鹿、麒麟等组合的画面。所雕的龙在下、凤在上,是典型的清同治间产物,历史时代特征非常明显。该大夫第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四合院式天井院建筑,南侧有木构二层护厝。合院内三进厅,均三开间,穿斗式构架,大式作法。门棂、窗棂、雀替等构件雕饰花草图案和人物故事。石柱礎,均有桎。厅堂柱上原有用大毛竹片雕刻的一副意义深刻的对联:天下第一等人忠臣孝子;世间只两样事耕田读书。充分体现了儒家传统文化――忠孝与长期的耕读文化。站在第三厅的中央可远望二进厅屋顶有一个四不象怪兽的屋脊装饰,即古朴又神秘。
黄氏大夫第 黄氏大夫第是黄峭第三房郑氏第十九世孙黄映璧的宅第。该门黄氏自雍正至嘉庆间祖孙三代均诰封为大夫,谓为“一门三大夫”黄映璧为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奉直大夫、直隶州五品知州。黄氏“大夫第”号“大东家”位于镇区北门的黄氏“大夫第”共有三座院落,分别位于和平主街东西两面,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街东两座并列相联,坐东朝西,后宅原有花园和戏台,令人感到缺憾的是,戏台已被拆除。和平民居建戏台的目前还只发现这一例,绝无仅有,实属罕见。街西一座,坐西朝东。黄氏大夫第主院落建筑技艺精湛。砖石构牌坊式八字门楼,砖雕精美,富丽堂皇。四幅主画面采用粗犷的写意技法,雕刻了梅、竹、松,锦鸡、鹤等物,谐喻“松鹤延年”、“富贵长留”、“竹报平安”、“锦绣美满”既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又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主合院为三进二厅,正厅为一厅三天井,均三开间,南侧有护厝。房子为穿斗式构架,大式作法,木构件小巧细致,瓜柱、月梁、雀替、花窗、隔扇的雕饰精美,栩栩如生。花窗除了雕刻精美的花草外,还雕刻了蝙蝠和鹿。蝙蝠象征“福”鹿象征“禄”充分表现了主人祈求福禄的美好心愿。这里的天井,采取暗沟排水,水漏设计成铜钱状,且雕凿精细,蕴含“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
廖氏大夫第 廖氏“大夫第”又号“廖健顺”建于清同治间,为朝议大夫、四品衔广东候补通判加三级的廖传珍宅第。此房廖氏晚清时祖孙三代“一门四大夫”亦儒亦官亦商。廖氏大夫第共4座院落,占地2000余平方米。临街两院落三进二厅三天井,前店后宅。位于西门的两座坐东朝西,主院落三进二厅二天井,另一院落为单进厅。西门廖氏大夫第主院落三进二厅,面积500多平方米。大门有些斜,取的是正西方向,是廖氏大夫第的特点之一。主院落的第一进在主门楼外,且仅在两侧建廊楼,楼上为书房,名“课子楼”门楼仅有少许砖雕花草图案,简朴无华;门额镌刻楷书“大夫第”三个大字,遒劲有力。“课子楼”的雕饰题刻及楹联书画俱精,文化内涵丰富深刻,为上乘的艺术佳作,是传统文化的体现,其建筑吸收西方建筑文化,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标志和见证。南侧廊楼的一株古柏,是建廊楼前就有的。建房时保留古树,让其穿屋而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强调天地自然、时空与人事的和谐,注重环境协调和生态保护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筑上的体现。一首题为穿房柏的诗写道:“根扎雕廊下,干穿房顶荫。雕廊颜色老,虬柏绿犹新。”这是对穿房柏真实的写照。厅堂上“贤孝可风”的牌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