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东方冕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逐笋
翠绿欲滴,莽莽苍苍,风起浪涌,涛声阵阵,这就是闽北的竹林。山民们爱它,因为它给山民们带来了财富、希望和劳作的喜悦。在竹林间逐笋就是他们非常乐意做的一件事,且年复一年,乐此不疲。
姑丈所居住的村子及其周边的几个村子的村民,将挖笋称逐笋,因为挖冬笋是沿着竹鞭慢慢地去寻找。嘴尖皮厚腹中空的竹笋,味道鲜美,特别是冬笋被誉为山珍之一。古人对它钟爱有加“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竹”白居易在笋一诗中写到:“斑壳折故锦,素肌擘新玉。只此一蔬餐,经旬不食肉。”他将白色的嫩笋喻为新玉,展示了嫩笋的色泽;吃了笋后十天不吃肉,写出了笋的味美。从中可知白居易对笋的喜爱。唐代的笋价格不斐,李商隐在初食笋呈坐中写到:“嫩萚香苞初出林,于陵论价重如金。”时至今日,笋仍然是人们餐桌上的珍品,给山民们带来滚滚财源。
笋出自竹林,出自山民的镢头下。逐冬笋是讲究经验和学问的。初逐冬笋者,往往不得要领,尽管汗流浃背,也难逐到几颗冬笋。有经验的好把式,则收获颇丰。姑丈生活在大山深处,逐笋经验丰富。我曾跟随他到竹林间逐笋,他对我说:“逐笋首先要选择竹叶茂盛的毛竹,再看竹尾的朝向,绝大数情况下冬笋就在竹尾朝向的土里。从竹蔸下镢头挖,逐到冬笋的概率极高。”我按照姑丈所说的方法逐竹,成果喜人。
逐笋还有许多情趣。前些年的一个冬天,我与二表弟到离家很远的深山逐笋。临行前,表弟将一包东西放进竹筐中,对我说:“今天中午我们在外面吃饭。”这正合我意,真是想什么来什么。表弟开手扶拖拉机,我坐在车斗中。拖拉机行驶在简易的山路上,蹦跳个不停,颠得我五脏六腑都在甩动。一路上寒风习习,鼻水不断地流淌,用手一擤眼泪水又流了出。
到达竹林后,我与表弟掮着镢头,担着竹筐开始逐笋。时近晌午,我们已逐了半筐的冬笋。表弟带我来到山涧的小沟旁,两人分工准备午餐。我拾柴生火,表弟砍来一根毛竹,取下两节竹筒,将米倒入竹筒,灌满泉水。表弟一边用木棍将火堆拨开,一边说:“中午的菜,我们就吃烤煨冬笋。”这新鲜的烹饪方法对我来说极具诱惑力,满脑子想的都是它的色香味。表弟仿佛没有看出我急切的心情,不慌不忙用柴刀刨开火堆下热腾腾的泥土,放入四个冬笋,再将泥土盖上,把火堆移回原位。表弟说:“这是煨笋。”“那烤笋我懂。”我自作聪明地说。随后迫不急待地剥了两颗冬笋,串在长竹签上,放在火堆上烤。表弟一边眯眯笑,一边娴熟地用薄竹片在三颗冬笋上戳洞,再把冬笋放进竹筒中的盐水中浸泡,之后串在长竹签上,架在火堆上烤。表弟一边烤笋,一边翻动竹筒焖饭,有条不紊。我烤的竹笋在大火的灼烤下,已黑头土脸,切开一尝,涩味夹杂着焦糊味,失去了冬笋的鲜美。竹筒饭熟了后,表弟并不急于开饭,依然将冬笋放炭火上烤,直到竹签快烧断。表弟剥去烤焦的笋壳,又将煨在土里的冬笋掏出剥壳,用水果刀将冬笋切成薄片,分别盛进竹槽中,拌上辣酱陈醋,色泽诱人,笋香扑鼻。表弟两手一拍:“开饭啰!”我一手接着表弟刚削好的竹筷,一手接着表弟递过来盛在野芭蕉叶上的竹筒饭,狼吞虎咽起来。饭散发着毛竹特有的清香,烤竹笋味香、有韧性,煨竹笋脆嫩,味道纯正。表弟望着我好象几辈子没吃过饭的样子,微笑地说:“表哥,好吃吧?写文章你行,在山上搞吃我能。这就应了我们山里人的一句话,各山有各山的神,换个山头就不灵。”表弟言之有理,从表弟操持午饭的得心应手与我笨拙的表现,就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那顿午餐撑得我肚子鼓胀,坐在一块石头上,久久不能挪动。现在想起还特别留恋。
拔 节
春天竹林的碧绿沿着山坡飞泻,一颗颗竹笋争先恐后拱出地表,高高低低立于翠竹之间,将湿漉漉且曼妙的梦想挺向天空,随着竹节的拉伸惭惭上升、舒展。
吮吸了春雨之精华、大地之营养、阳光之能量的竹笋,健壮而充满活力。竹笋的生长从不择地,只要竹鞭所到之处,它就能破土而出,无论是红壤、黑壤,还是乱石间都能看到它挺立向上的身影。我曾看到一条寸余宽的石隙间,赫然挤出两颗扁扁的竹笋,笋尖挂着晶莹的露珠,在斑驳的阳光下分外醒目。它们倔强向上的身姿,不以环境恶劣而退缩的精气神,让我油然而生敬意。
竹笋自探出土表那一刻,展现在人们眼里的生长速度惊人。它们的高度一天一个模样,一个星期不见就亭亭玉立。唐代诗人李贺在诗中写到:“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他以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展示了竹笋不凡的生长速度。
在我的印象里,不只一次听老人说竹笋夜里生长,白天不生长,而且可以听到竹笋拔节时发出的声响。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对此深信不疑。然而今年春天我做了一个测验,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我居住的小城公园里有一大片毛竹,我选择了三颗竹笋测量——将连续的24小时平均分成两个时段(早晨6时至傍晚18时为第一个时段,傍晚18时至早晨6时为第二个时段)对三颗竹笋进行测量,结果是两个时段里竹笋生长的高度相差无几,都在12厘米上下。从中感悟到,动手实践往往比看到的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至于竹笋拔节时会发出噼啪的声响,是存在的。我曾亲耳听到竹笋拔节发出的噼啪声。竹笋在清明前后生命力旺盛,天天一大截一大截往上窜。鲜美的竹笋吸引了大批... -->>
逐笋
翠绿欲滴,莽莽苍苍,风起浪涌,涛声阵阵,这就是闽北的竹林。山民们爱它,因为它给山民们带来了财富、希望和劳作的喜悦。在竹林间逐笋就是他们非常乐意做的一件事,且年复一年,乐此不疲。
姑丈所居住的村子及其周边的几个村子的村民,将挖笋称逐笋,因为挖冬笋是沿着竹鞭慢慢地去寻找。嘴尖皮厚腹中空的竹笋,味道鲜美,特别是冬笋被誉为山珍之一。古人对它钟爱有加“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竹”白居易在笋一诗中写到:“斑壳折故锦,素肌擘新玉。只此一蔬餐,经旬不食肉。”他将白色的嫩笋喻为新玉,展示了嫩笋的色泽;吃了笋后十天不吃肉,写出了笋的味美。从中可知白居易对笋的喜爱。唐代的笋价格不斐,李商隐在初食笋呈坐中写到:“嫩萚香苞初出林,于陵论价重如金。”时至今日,笋仍然是人们餐桌上的珍品,给山民们带来滚滚财源。
笋出自竹林,出自山民的镢头下。逐冬笋是讲究经验和学问的。初逐冬笋者,往往不得要领,尽管汗流浃背,也难逐到几颗冬笋。有经验的好把式,则收获颇丰。姑丈生活在大山深处,逐笋经验丰富。我曾跟随他到竹林间逐笋,他对我说:“逐笋首先要选择竹叶茂盛的毛竹,再看竹尾的朝向,绝大数情况下冬笋就在竹尾朝向的土里。从竹蔸下镢头挖,逐到冬笋的概率极高。”我按照姑丈所说的方法逐竹,成果喜人。
逐笋还有许多情趣。前些年的一个冬天,我与二表弟到离家很远的深山逐笋。临行前,表弟将一包东西放进竹筐中,对我说:“今天中午我们在外面吃饭。”这正合我意,真是想什么来什么。表弟开手扶拖拉机,我坐在车斗中。拖拉机行驶在简易的山路上,蹦跳个不停,颠得我五脏六腑都在甩动。一路上寒风习习,鼻水不断地流淌,用手一擤眼泪水又流了出。
到达竹林后,我与表弟掮着镢头,担着竹筐开始逐笋。时近晌午,我们已逐了半筐的冬笋。表弟带我来到山涧的小沟旁,两人分工准备午餐。我拾柴生火,表弟砍来一根毛竹,取下两节竹筒,将米倒入竹筒,灌满泉水。表弟一边用木棍将火堆拨开,一边说:“中午的菜,我们就吃烤煨冬笋。”这新鲜的烹饪方法对我来说极具诱惑力,满脑子想的都是它的色香味。表弟仿佛没有看出我急切的心情,不慌不忙用柴刀刨开火堆下热腾腾的泥土,放入四个冬笋,再将泥土盖上,把火堆移回原位。表弟说:“这是煨笋。”“那烤笋我懂。”我自作聪明地说。随后迫不急待地剥了两颗冬笋,串在长竹签上,放在火堆上烤。表弟一边眯眯笑,一边娴熟地用薄竹片在三颗冬笋上戳洞,再把冬笋放进竹筒中的盐水中浸泡,之后串在长竹签上,架在火堆上烤。表弟一边烤笋,一边翻动竹筒焖饭,有条不紊。我烤的竹笋在大火的灼烤下,已黑头土脸,切开一尝,涩味夹杂着焦糊味,失去了冬笋的鲜美。竹筒饭熟了后,表弟并不急于开饭,依然将冬笋放炭火上烤,直到竹签快烧断。表弟剥去烤焦的笋壳,又将煨在土里的冬笋掏出剥壳,用水果刀将冬笋切成薄片,分别盛进竹槽中,拌上辣酱陈醋,色泽诱人,笋香扑鼻。表弟两手一拍:“开饭啰!”我一手接着表弟刚削好的竹筷,一手接着表弟递过来盛在野芭蕉叶上的竹筒饭,狼吞虎咽起来。饭散发着毛竹特有的清香,烤竹笋味香、有韧性,煨竹笋脆嫩,味道纯正。表弟望着我好象几辈子没吃过饭的样子,微笑地说:“表哥,好吃吧?写文章你行,在山上搞吃我能。这就应了我们山里人的一句话,各山有各山的神,换个山头就不灵。”表弟言之有理,从表弟操持午饭的得心应手与我笨拙的表现,就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那顿午餐撑得我肚子鼓胀,坐在一块石头上,久久不能挪动。现在想起还特别留恋。
拔 节
春天竹林的碧绿沿着山坡飞泻,一颗颗竹笋争先恐后拱出地表,高高低低立于翠竹之间,将湿漉漉且曼妙的梦想挺向天空,随着竹节的拉伸惭惭上升、舒展。
吮吸了春雨之精华、大地之营养、阳光之能量的竹笋,健壮而充满活力。竹笋的生长从不择地,只要竹鞭所到之处,它就能破土而出,无论是红壤、黑壤,还是乱石间都能看到它挺立向上的身影。我曾看到一条寸余宽的石隙间,赫然挤出两颗扁扁的竹笋,笋尖挂着晶莹的露珠,在斑驳的阳光下分外醒目。它们倔强向上的身姿,不以环境恶劣而退缩的精气神,让我油然而生敬意。
竹笋自探出土表那一刻,展现在人们眼里的生长速度惊人。它们的高度一天一个模样,一个星期不见就亭亭玉立。唐代诗人李贺在诗中写到:“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他以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展示了竹笋不凡的生长速度。
在我的印象里,不只一次听老人说竹笋夜里生长,白天不生长,而且可以听到竹笋拔节时发出的声响。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对此深信不疑。然而今年春天我做了一个测验,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我居住的小城公园里有一大片毛竹,我选择了三颗竹笋测量——将连续的24小时平均分成两个时段(早晨6时至傍晚18时为第一个时段,傍晚18时至早晨6时为第二个时段)对三颗竹笋进行测量,结果是两个时段里竹笋生长的高度相差无几,都在12厘米上下。从中感悟到,动手实践往往比看到的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至于竹笋拔节时会发出噼啪的声响,是存在的。我曾亲耳听到竹笋拔节发出的噼啪声。竹笋在清明前后生命力旺盛,天天一大截一大截往上窜。鲜美的竹笋吸引了大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