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西夏旅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时候你脸上有一种表情,让我想起我父亲过世以前的样子。有一点朦胧模糊的感觉,好像是拍照时摄影师的手晃了,就像罗宾威廉斯在那部电影里一样,一直都是处于失焦状态。我有一次问我爸爸那种神情是什么意思,他跟我说那是一个人花太多时间跟其他人类相处才会有的神情。──鲁西迪,愤怒
不知为何,房间里的灯都不会亮了。
他清楚地去按那触碰式开关,开关旁的开关。房间在黑暗中如水银泻地一闪即逝它全部的轮廓。但又瞬间消失。见鬼了。他想。他专心地调控其中一个旋转式开关,像多年前揉弄他那因忧郁症而变得冷感枯槁的妻子rx房。“我的身体坏掉了。”他总在恐惧着,下一个瞬间,这样温柔细腻的试探动作会带来天崩地裂的结果。歇斯底里。恸哭。捶打头部。伤害自己。穿着性感细肩带丝绸睡衣的,曲线毕露的身体,上面挂着一颗披头散发的,眼睛鼻子嘴巴全颠倒移位的头颅。
一张破碎的脸。
光慢慢地出现。像黑色画布上的白色粉彩画。光晕的技法。月光穿过风中摇摆之薄纱窗帘。无人巷弄里的街灯。光像积水那样敷在柏油路面。
光慢慢地出现了。他妻子的脸悬浮在这个房间的正中央,不怀好意地冲着他笑。哦,不,也许是同样复杂却相反的情感,她的眼皮浮肿,眼瞳无神,上唇略向外翻,脸色惨白--让他想起儿时庙会市集摊车上,那些插在竹签上,用麻糬一般的黏湿白面团在摊贩手中捏扁揉圆的白脸小人--一种倔强性格之人,乞求原谅却摆出倨傲神色的脸。你不能不承认那是一张美丽的脸。曾有一位深谙颅相学的长辈,见过一次他妻子后,笃定地告诉他们:她的祖籍是泉州。那个城市可是十四世纪的纽约。世界中心之都。您夫人的祖先肯定有阿拉伯人的血统。那个眼珠(淡褐泛绿)、肤色、高鼻梁绝不是汉人的特徵。
他记得他童年时每见那些白面团在捏面人的手指间翻来覆去逐渐成形,总是忧心这样奇异的小细节:最后那张脸,那张描上胭脂插在竹签上的脸,不是印满了那个师傅不同手指的螺纹?
一张密密麻麻印满他人指纹的脸?
在他妻子那颗美丽的头颅下方,连接着一具,像深海萤光水母、近乎透明的胴体。即使在这样微弱的光照下,仍可透过那玻璃般的皮肤,蒙暧影绰地看见那里面奼紫嫣红像那些煮熟的薄皮汤圆里,呼之欲出的红豆芝麻抹茶内馅。怎么回事?不对,在那颗头颅下方,真的是一只仿希腊陶壶造型的绿玻璃花瓶。他想不起这房间里是在何时出现这么一只巨大玻璃瓶。玻璃的厚度改变了折光的效果,雾蒙蒙的,瓶身腰腹上的几何纹浮镂全泛着一层流动的绿光。他把妻子的头颅拎起(那一瞬他有些踟蹰,不知该抓她的鼻子或耳朵,或像抓美杜莎的头那样一把抓起她的乱发),望那瓶身里看,原来那些花花绿绿的物事是一些大小面额的钞票,有成叠的百元钞,有捏绉成一团的千元钞。
他隐约想起,似乎是在南亚大海啸那阵子,这个旅馆的大堂,不知怎么福至心灵,学人家便利超商或三十五元咖啡店的小捐献箱,在柜台上也摆了这么一只大肚花瓶,一旁搁着一张小卡片:“送爱到南亚。”瓶底银光闪闪堆着一些十元、五十元的硬币。怎么跑到他房里来的?
想不起来了。记不得。像雨丝斑斑点点落在车子的挡风玻璃上,他正要,快要从那逐渐成形的轮廓中分辨事情的真貌,哗喇一下,雨刷便把所有的成串的水珠和它们周边的蛛丝网络全抹掉了。
发生了什么事?
他妻子曾和他玩过一个游戏,即她念了一本书里的一段故事给他听。“你听清楚喔,我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念,有听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叫我再重念一遍。”逐字逐句,眼前清楚地浮现那个故事的场景,人物在里头说的话。过了约两个月,她要他把故事重述一遍。然后翻出那本书里的故事原文比对,发现他从记忆里捞摸拼凑出来的版本,和原来的情节有着许多出入。一些细节被省略了,原故事里一些歧突古怪的逻辑也被重新修改变得合理了。故事中一些不起眼的小物件(类似橡树籽、独木舟、猎海豹的特殊刺枪),他反而没有误漏地记得。“这是什么怪书?是在测绘你的记忆幽谷下面隐藏的人格特质吗?”
他的妻子一直咕哝着他的记忆形式和书里分析的完全不同。那些遗漏、替代、修改,或图像移转的方式,完全不同。“也许你是个残忍的人。”你记得的全是那些别人不以为意的部分,别人记得的你却用一种滑稽的方式将之修改
什么意思呢?他记得那时他妻子要他两年后提醒她再对他作一次测试。看看那时他对这故事残存的印象。但后来他们根本忘了这件事。生活本身像一只不断蜕皮的蛇。他觉得他的记忆像一个浮满烂叶的淤塞沼泽,里头每天有成千上万的蜉蝣生物在进行着朝生暮死的繁殖和死灭。一代替换着一代。如果他这个人的本身是由这些在时间流中浮起又殒逝的记忆蜉蝣聚落组成,那其间代谢抽递之快,现在的这个“他”和多年前的那个自己,早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星体。
许多年后,他努力回想当年的那个故事,好像是两个青年,原本要去猎杀海豹,其中一人却在途中被一群人拉去参加一场印地安人的战役。他记得那场战役似乎是沿着一条河流,双方死了非常多人,场面相当惨烈。不知在哪个关键时刻(他不记得了),年轻人悟出他正参加的是一场幽灵战役。后来他回到故乡,夸耀地把战争的经过描述给他的族人听,没有人相信他说的。但当天晚上他就口吐黑汁死了。
后来的记忆像找不到归乡路的鬼魂,漂泊不知今夕何夕,不知置身何处,不知自己原来的面貌该是啥模样?
他试着回想:那天夜里,还有没有别人进过他的房间?一些近距离的、像撕破的人皮里再跑出一具新嫩光滑的身体,或是像少年时为了观察“太阳黑子”和同伴耐心一根火柴接着一根火柴燻烧敲破的碑酒瓶底那样的悠缓时光。他记得女人的身体像浮潜时遭遇的鱼群在他周身穿绕回游(所以毕卡索画里的那些女人绝对是处在作爱时刻的女人,非如此不可能在短暂瞬间翻动,移形换位,变更那许多不同角度的近距特写),在那近乎冥修的恍惚静默时刻,女体的每一部位每一角度尽皆秀色可餐。无所谓之敏感带。他有时俯瞰着观察,有时置身在其中,有时竟像用肩脊在驮背(女人强烈的气味从他头颅上方传来),因为他们皆不断在变动、移换着各自身体的造型。在那持续的、像牛奶河流(从各方来的水流朝着同一方向汇聚,但又有表面的急流覆盖住底层的缓流,或是在较陡深的河床地形处形成漩涡)一般的沉醉时光,只有一些突兀的、锐角切割的动作打断了整件事的完整性。有一幕是,女人帮着他,两人一起费劲地剥下那紧束在她胯骨和臀突间的“塑身裤”但那件裤子像章鱼吸盘一样怎么样都脱不下来,女人喘着气说:“我自己来好了。”她先把丝袜脱下,再努力地扯下塑身裤,再把丝袜穿上,现在她又变成那个轻覆蝉翼,可以一层一层轻轻揭开
手指残存的记忆。一晃即逝的念头。那时他似乎摸到一个类似喉结的硬物。所以那个女体并不是他的妻子?
有这样一种说法:这名哈扎尔使者死在哈里发的宫廷里,他的灵魂被颠倒过来,像一只里子翻转向外的手套。他的皮被剥下后,经过鞣料处理和拼缝,好似一大张地图,铺在萨马拉哈里发宫廷里的贵宾座上。另有一些史料这样说:那名使者曾备受摧残。还在君士坦丁堡时,他就不得不让人砍去一只手:希腊宫廷里的一个大人物用黄金买下了纹在使者左手上的哈扎尔年表的第二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说法使者有如一部活着的哈扎尔人百科全书存在于世,为了获得丰厚的钱财,使者彻夜伫立着,全身一动不动。他凝视着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岸宛如烟霞的银白色树顶,彻夜不眠。与此同时,希腊的文书录事等人在一旁从他背部和腿上抄录有关哈扎尔人的史料。使者言辞确切地说,哈扎尔文的字母是由各种菜肴名称组成的,而数字则用哈扎尔人众所周知的七种不同的盐来表示的。他还留下这样一句话:“哈扎尔人在他们自己的都城备受尊重,来到君士坦丁堡亦优待有加。”其实,他还说了许多与纹在他皮肤上内容正好相反的话。──帕维奇,哈扎尔辞典
我之所以能在半世纪后,仍能背诵出那本童年令我痛苦不已,拗口赘舌漫篇不知其意的晦涩故事书里的其中这一小段,或许就因那一段既孤寂又空旷的视觉性句子深深触动我懵懂年纪心底的哀愁预感:“使者有如一部活着的哈扎尔人百科全书存在于世彻夜伫立着,全身一动不动。他凝视着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岸宛如烟霞的银白色树顶,彻夜不眠。”那像是我的写照。
也许在我父亲的意志里,那是他的,或我爷爷的故事。在那些颠倒迷离、欲睡不能的梦游之夜,他倾身就着暗澹的烛光,将我爷爷睡在长方形棺木里的白胖屍身作轻微的挪移,在腴软的皮肤局部上纹刺“我们这一族的”如烟消逝的,暗影层层聚集的,编织着谎言和夸大的孤儿哀感的迁移记事。我到长大至足以暗中将“我的记忆”与世界之事区隔分离、不致惊惶恐怖的年纪,才发现我的同侪们,他们幼年时期的枕边故事或童谣背诵教本,不外乎一些狐狸、熊、小鹿、睡美人或天鹅王子之类的简单情节,或是“人之初性本善”、“子曰克己复礼”等等;无人如我在父亲的严肃惩罚下,背诵一本“辞典”我曾被夹手指、用烛油滴脚背、臀部被藤条打得皮开肉绽、寒冷长夜端坐在父亲书房的小板凳不准上床只为了背诵这整本--后来我才知道那竟不过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外国人异想天开、唬烂、满纸荒唐言地描述一个“从来不曾存在过的国度”的--小说。我父亲曾在以他父亲为羊皮卷轴而他自己为刺青工匠的蒙暧时光,挫折地转身看见我,而转念想让我当“使者”吗?传信息给谁?那些未来世界的他的后代子孙?传什么信息?他的那部、耗尽晚年全部艰苦独处神秘时光以便秘般的西夏文书写,无人会想去翻翻碰碰的小说:如烟消逝的
关于西夏,有更多的证据证明我父亲当年为了支架起那个时空异端的“另一个国度”他大量伪造、错误连结了一些不相关的北方民族史论文与考据,作为他小说里那些痛失祖先记忆,在灭族的恐惧中摧残坐骑,狂奔突走穿过沙暴、海市蜃楼、枯草河道以及穹顶极光的无脸孔人物们,某种实体静止物件的造景。譬如说在他小说篇章里历历如绘描写的,关于西夏人墓葬中发现的皮子、毛皮或粗糙丝织品,陶质纺轮,染色的毛织物和毯子,或是贵族木椁中的昂贵外来织物(我差点粗心写下:舶来品。舶?在那个无... -->>
有时候你脸上有一种表情,让我想起我父亲过世以前的样子。有一点朦胧模糊的感觉,好像是拍照时摄影师的手晃了,就像罗宾威廉斯在那部电影里一样,一直都是处于失焦状态。我有一次问我爸爸那种神情是什么意思,他跟我说那是一个人花太多时间跟其他人类相处才会有的神情。──鲁西迪,愤怒
不知为何,房间里的灯都不会亮了。
他清楚地去按那触碰式开关,开关旁的开关。房间在黑暗中如水银泻地一闪即逝它全部的轮廓。但又瞬间消失。见鬼了。他想。他专心地调控其中一个旋转式开关,像多年前揉弄他那因忧郁症而变得冷感枯槁的妻子rx房。“我的身体坏掉了。”他总在恐惧着,下一个瞬间,这样温柔细腻的试探动作会带来天崩地裂的结果。歇斯底里。恸哭。捶打头部。伤害自己。穿着性感细肩带丝绸睡衣的,曲线毕露的身体,上面挂着一颗披头散发的,眼睛鼻子嘴巴全颠倒移位的头颅。
一张破碎的脸。
光慢慢地出现。像黑色画布上的白色粉彩画。光晕的技法。月光穿过风中摇摆之薄纱窗帘。无人巷弄里的街灯。光像积水那样敷在柏油路面。
光慢慢地出现了。他妻子的脸悬浮在这个房间的正中央,不怀好意地冲着他笑。哦,不,也许是同样复杂却相反的情感,她的眼皮浮肿,眼瞳无神,上唇略向外翻,脸色惨白--让他想起儿时庙会市集摊车上,那些插在竹签上,用麻糬一般的黏湿白面团在摊贩手中捏扁揉圆的白脸小人--一种倔强性格之人,乞求原谅却摆出倨傲神色的脸。你不能不承认那是一张美丽的脸。曾有一位深谙颅相学的长辈,见过一次他妻子后,笃定地告诉他们:她的祖籍是泉州。那个城市可是十四世纪的纽约。世界中心之都。您夫人的祖先肯定有阿拉伯人的血统。那个眼珠(淡褐泛绿)、肤色、高鼻梁绝不是汉人的特徵。
他记得他童年时每见那些白面团在捏面人的手指间翻来覆去逐渐成形,总是忧心这样奇异的小细节:最后那张脸,那张描上胭脂插在竹签上的脸,不是印满了那个师傅不同手指的螺纹?
一张密密麻麻印满他人指纹的脸?
在他妻子那颗美丽的头颅下方,连接着一具,像深海萤光水母、近乎透明的胴体。即使在这样微弱的光照下,仍可透过那玻璃般的皮肤,蒙暧影绰地看见那里面奼紫嫣红像那些煮熟的薄皮汤圆里,呼之欲出的红豆芝麻抹茶内馅。怎么回事?不对,在那颗头颅下方,真的是一只仿希腊陶壶造型的绿玻璃花瓶。他想不起这房间里是在何时出现这么一只巨大玻璃瓶。玻璃的厚度改变了折光的效果,雾蒙蒙的,瓶身腰腹上的几何纹浮镂全泛着一层流动的绿光。他把妻子的头颅拎起(那一瞬他有些踟蹰,不知该抓她的鼻子或耳朵,或像抓美杜莎的头那样一把抓起她的乱发),望那瓶身里看,原来那些花花绿绿的物事是一些大小面额的钞票,有成叠的百元钞,有捏绉成一团的千元钞。
他隐约想起,似乎是在南亚大海啸那阵子,这个旅馆的大堂,不知怎么福至心灵,学人家便利超商或三十五元咖啡店的小捐献箱,在柜台上也摆了这么一只大肚花瓶,一旁搁着一张小卡片:“送爱到南亚。”瓶底银光闪闪堆着一些十元、五十元的硬币。怎么跑到他房里来的?
想不起来了。记不得。像雨丝斑斑点点落在车子的挡风玻璃上,他正要,快要从那逐渐成形的轮廓中分辨事情的真貌,哗喇一下,雨刷便把所有的成串的水珠和它们周边的蛛丝网络全抹掉了。
发生了什么事?
他妻子曾和他玩过一个游戏,即她念了一本书里的一段故事给他听。“你听清楚喔,我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念,有听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叫我再重念一遍。”逐字逐句,眼前清楚地浮现那个故事的场景,人物在里头说的话。过了约两个月,她要他把故事重述一遍。然后翻出那本书里的故事原文比对,发现他从记忆里捞摸拼凑出来的版本,和原来的情节有着许多出入。一些细节被省略了,原故事里一些歧突古怪的逻辑也被重新修改变得合理了。故事中一些不起眼的小物件(类似橡树籽、独木舟、猎海豹的特殊刺枪),他反而没有误漏地记得。“这是什么怪书?是在测绘你的记忆幽谷下面隐藏的人格特质吗?”
他的妻子一直咕哝着他的记忆形式和书里分析的完全不同。那些遗漏、替代、修改,或图像移转的方式,完全不同。“也许你是个残忍的人。”你记得的全是那些别人不以为意的部分,别人记得的你却用一种滑稽的方式将之修改
什么意思呢?他记得那时他妻子要他两年后提醒她再对他作一次测试。看看那时他对这故事残存的印象。但后来他们根本忘了这件事。生活本身像一只不断蜕皮的蛇。他觉得他的记忆像一个浮满烂叶的淤塞沼泽,里头每天有成千上万的蜉蝣生物在进行着朝生暮死的繁殖和死灭。一代替换着一代。如果他这个人的本身是由这些在时间流中浮起又殒逝的记忆蜉蝣聚落组成,那其间代谢抽递之快,现在的这个“他”和多年前的那个自己,早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星体。
许多年后,他努力回想当年的那个故事,好像是两个青年,原本要去猎杀海豹,其中一人却在途中被一群人拉去参加一场印地安人的战役。他记得那场战役似乎是沿着一条河流,双方死了非常多人,场面相当惨烈。不知在哪个关键时刻(他不记得了),年轻人悟出他正参加的是一场幽灵战役。后来他回到故乡,夸耀地把战争的经过描述给他的族人听,没有人相信他说的。但当天晚上他就口吐黑汁死了。
后来的记忆像找不到归乡路的鬼魂,漂泊不知今夕何夕,不知置身何处,不知自己原来的面貌该是啥模样?
他试着回想:那天夜里,还有没有别人进过他的房间?一些近距离的、像撕破的人皮里再跑出一具新嫩光滑的身体,或是像少年时为了观察“太阳黑子”和同伴耐心一根火柴接着一根火柴燻烧敲破的碑酒瓶底那样的悠缓时光。他记得女人的身体像浮潜时遭遇的鱼群在他周身穿绕回游(所以毕卡索画里的那些女人绝对是处在作爱时刻的女人,非如此不可能在短暂瞬间翻动,移形换位,变更那许多不同角度的近距特写),在那近乎冥修的恍惚静默时刻,女体的每一部位每一角度尽皆秀色可餐。无所谓之敏感带。他有时俯瞰着观察,有时置身在其中,有时竟像用肩脊在驮背(女人强烈的气味从他头颅上方传来),因为他们皆不断在变动、移换着各自身体的造型。在那持续的、像牛奶河流(从各方来的水流朝着同一方向汇聚,但又有表面的急流覆盖住底层的缓流,或是在较陡深的河床地形处形成漩涡)一般的沉醉时光,只有一些突兀的、锐角切割的动作打断了整件事的完整性。有一幕是,女人帮着他,两人一起费劲地剥下那紧束在她胯骨和臀突间的“塑身裤”但那件裤子像章鱼吸盘一样怎么样都脱不下来,女人喘着气说:“我自己来好了。”她先把丝袜脱下,再努力地扯下塑身裤,再把丝袜穿上,现在她又变成那个轻覆蝉翼,可以一层一层轻轻揭开
手指残存的记忆。一晃即逝的念头。那时他似乎摸到一个类似喉结的硬物。所以那个女体并不是他的妻子?
有这样一种说法:这名哈扎尔使者死在哈里发的宫廷里,他的灵魂被颠倒过来,像一只里子翻转向外的手套。他的皮被剥下后,经过鞣料处理和拼缝,好似一大张地图,铺在萨马拉哈里发宫廷里的贵宾座上。另有一些史料这样说:那名使者曾备受摧残。还在君士坦丁堡时,他就不得不让人砍去一只手:希腊宫廷里的一个大人物用黄金买下了纹在使者左手上的哈扎尔年表的第二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说法使者有如一部活着的哈扎尔人百科全书存在于世,为了获得丰厚的钱财,使者彻夜伫立着,全身一动不动。他凝视着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岸宛如烟霞的银白色树顶,彻夜不眠。与此同时,希腊的文书录事等人在一旁从他背部和腿上抄录有关哈扎尔人的史料。使者言辞确切地说,哈扎尔文的字母是由各种菜肴名称组成的,而数字则用哈扎尔人众所周知的七种不同的盐来表示的。他还留下这样一句话:“哈扎尔人在他们自己的都城备受尊重,来到君士坦丁堡亦优待有加。”其实,他还说了许多与纹在他皮肤上内容正好相反的话。──帕维奇,哈扎尔辞典
我之所以能在半世纪后,仍能背诵出那本童年令我痛苦不已,拗口赘舌漫篇不知其意的晦涩故事书里的其中这一小段,或许就因那一段既孤寂又空旷的视觉性句子深深触动我懵懂年纪心底的哀愁预感:“使者有如一部活着的哈扎尔人百科全书存在于世彻夜伫立着,全身一动不动。他凝视着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岸宛如烟霞的银白色树顶,彻夜不眠。”那像是我的写照。
也许在我父亲的意志里,那是他的,或我爷爷的故事。在那些颠倒迷离、欲睡不能的梦游之夜,他倾身就着暗澹的烛光,将我爷爷睡在长方形棺木里的白胖屍身作轻微的挪移,在腴软的皮肤局部上纹刺“我们这一族的”如烟消逝的,暗影层层聚集的,编织着谎言和夸大的孤儿哀感的迁移记事。我到长大至足以暗中将“我的记忆”与世界之事区隔分离、不致惊惶恐怖的年纪,才发现我的同侪们,他们幼年时期的枕边故事或童谣背诵教本,不外乎一些狐狸、熊、小鹿、睡美人或天鹅王子之类的简单情节,或是“人之初性本善”、“子曰克己复礼”等等;无人如我在父亲的严肃惩罚下,背诵一本“辞典”我曾被夹手指、用烛油滴脚背、臀部被藤条打得皮开肉绽、寒冷长夜端坐在父亲书房的小板凳不准上床只为了背诵这整本--后来我才知道那竟不过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外国人异想天开、唬烂、满纸荒唐言地描述一个“从来不曾存在过的国度”的--小说。我父亲曾在以他父亲为羊皮卷轴而他自己为刺青工匠的蒙暧时光,挫折地转身看见我,而转念想让我当“使者”吗?传信息给谁?那些未来世界的他的后代子孙?传什么信息?他的那部、耗尽晚年全部艰苦独处神秘时光以便秘般的西夏文书写,无人会想去翻翻碰碰的小说:如烟消逝的
关于西夏,有更多的证据证明我父亲当年为了支架起那个时空异端的“另一个国度”他大量伪造、错误连结了一些不相关的北方民族史论文与考据,作为他小说里那些痛失祖先记忆,在灭族的恐惧中摧残坐骑,狂奔突走穿过沙暴、海市蜃楼、枯草河道以及穹顶极光的无脸孔人物们,某种实体静止物件的造景。譬如说在他小说篇章里历历如绘描写的,关于西夏人墓葬中发现的皮子、毛皮或粗糙丝织品,陶质纺轮,染色的毛织物和毯子,或是贵族木椁中的昂贵外来织物(我差点粗心写下:舶来品。舶?在那个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