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大漠烟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两个男人的第一次握手
和城里燥热喧嚣的天气相比,盛夏的小山村显得格外清凉静谧。
小山村小,不是和城里比说它小,而是说地处城郊半山腰的这个小山村和山脚下紧靠310国道的行政村相比显得小——全村只有三户人家,而且被远远地甩开。山林掩映之下,城里人是根本不会想到这里会住着人家。小山村的凉爽惬意自不必说,安静却是要交代一下的,除了地理位置的因素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三家的男人都去城里打工了,留在家里的女人和小孩,在这农忙时节也不会闲在家里。女人白天要去地里干活,小孩要去山脚下的村里或不远处的镇子上学。到了晚上,家家更是早早关门闭户。小村便被淹没在静谧的天籁之中了。
然而,夏天的宁静还是被打破了,因为这宁静的村子来了两个男人。准确地说,是一户人家里一前一后来了两个男人。
现在要说的,是要纠正一下小山村里有三户人家的说法。因为这三家常住户里,其中有一户把自家单独闲置的一间西房租给了更远的一家山里人。宁静的打破就是从这家有出租房的人家开始的。
先回家的男人是房东程四海,一天后回来是房客李根堂。程四海从城里打工回来,李根堂从更远的城里打工回来;程四海回来是把半年打工挣的钱交给老婆张爱花后继续去城里打工,李根堂回来是帮老婆黄菊英收完麦子后再去更远的城里打工。
同一个院子,同一个乡的两个女人和孩子都很熟,不同的是,两个男人却互不认识。原因是两家的男人年过完后都去不同的城里打工了,黄菊英因为女儿李蓉蓉要在镇上上中学,通过熟人介绍,才从更远的山村搬到张爱花家租住。对两个只听说此事的男人来说,这是半年来的第一次握手。
他们没有等到第二次握手,就差点互相动起了手——不是两家的女人拉得紧的话。
差点动手是李根堂回来当天中午的事,距他们上午的第一次握手只差了两三个小时。
二、侦探介入
林勇和唐晟是下午五点整在接警后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可惜的是,他们不是案发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警察。镇上有派出所,他们已经先看了,但仍然可惜的是,他们也不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
案发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人是李根堂,同样可惜的是,他当时不知道房东家已经被盗了,而且数目较大——现金两万三千余元。这个数目不要说在小山村,就是放在城里,也是个大案子。所以林勇和唐晟从城里来到了小山村。
知道案发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人是张爱花。她当晚把陈四海交给她的两万元整钱和平时家里周转用的三千余元零用钱,合在一起放在大衣柜里平常放钱的地方。上午十点多,张爱花抱着襁褓中的婴儿准备出门送陈四海时,李根堂进门了。两个男人寒暄了几句,并像城里人见面一样互相握了个手递了支烟就道别了。临出门时,张爱花惦记自己住的三间北房里大衣柜中的钱,又郑重地叮咛李根堂:“你老婆早上给镇上的一家人帮忙摘杏子去了,中午才来。家里没人,你要出门时记着把院门锁上,我有钥匙。”李根堂答应着就进了租住的西房门。然而,令张爱花大惊失色的是,她来回不到四十分钟,院门没锁,李根堂在西房,而她打开北房门锁时,大衣柜里的现金和一张存折却不翼而飞。
魂飞魄散的张爱花在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报警,而是房客李根堂。她断定此事非李根堂莫属。来人数脚步,这是张爱花最朴素的侦破思维。明摆着,钱昨晚放下,李根堂今天上午来,家里再没人,不是你是谁?既然李根堂能这么明目张胆地偷钱,那么事情败露后李根堂肯定能杀人。想到这里,机警的张爱花忍着愤怒与恐惧,小声哽咽着给刚走了的程四海打了电话。
程四海刚到城里,接到电话同样目瞪口呆。他等不及回来的班车,立即咬咬牙打车回家。半年的血汗钱,换成谁也丢不起。
程四海显然在城里干过,一看就知道没少看神探狄仁杰。他一面不动声色地安慰痛哭的妻子,一面反复地对被盗现场进行了细致的勘察。最后得出和张爱花一样的结论:案犯由锁坏了的铝合金推拉窗进入,从炕上跳下,目标很准确——其他地方不翻动而直奔放钱的大衣柜,甚至连大衣柜里的衣服都没有怎么翻就找到了钱,不是熟人是谁?至于西房后院墙上进出留下的新鲜痕迹(程四海的新发现),明显是掩人耳目转移视线。因为熟人都知道院墙后面不足一尺宽,下面是悬崖。关键是这不足一尺宽的地方坑坑洼洼荆棘丛生,悬崖上槐树参天,根本不是人能走的。而案发前后,院中只有李根堂一人,傻子都能判断出案犯是谁。
此时的程四海看李根堂,越看越像贼。想想自己半年的血汗钱,再看看一本正经的李根堂。程四海在有目的的探问中终于按捺不住满腔的怒火和李根堂大吵起来。
“你说你出门一会就回来,没锁门,谁信?!”急火攻心的程四海在李根堂胸口几拳后,有点理亏的李根堂也忍不住了。眼看一场大战即将打响,黄菊英回来了。两个女人拼命拉,才将两个红脸的男人拉开。
两家人坐在一起干瞪了半天眼,程四海才发现他这个编外侦探还得依靠在编侦探才能让李根堂见了黄河心再死。
三、谁是作案的熟人?
既然有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非专业人士,那么如果有嫌疑人留下的指纹、足迹也就没有多大的提取价值了。唐晟和镇派出所的同志经过分析,意见基本倾向程四海的看法,建议立刻传讯李根堂。
林勇却持不同意见,冒着滚大崖的危险坚持去看了西墙后面被程四海称作不是路的路。很意外,他在齐腰深的草丛里捡到一个黑色小包,上有四个黄色小字:平安保险。包里有一把螺丝刀、一叠用橡皮筋捆着的方便面里的卡通图片。再仔细察看,林勇发现这条不是路的路的确有人走过。
张爱花经过仔细辨认和努力回想,确认这个包是山下国道边开小卖部的那家人的。那家女人开小卖部,男人跑保险,而且全村跑保险的就他一个人。
林勇很快找到那家小卖部,没想到满脸惊讶的女店主一眼就认出是她家的包,而且包里的方便面图片也是她家的,两张图片就能兑换一包方便面。女店主惊喜地说完又满脸兴奋地问林勇贼是怎么抓住的?
林勇重新回到了程四海家,他陷入了沉思。很明显,小卖部昨夜被盗的香烟饮料、方便面火腿肠等物和今天上午程四海家被盗的现金,系同一人所为。镇上派出所的同志之所以不知道,是由于女店主认为损失太小,报案也没用而没报案的原因。
通过亲自走了一遭西墙后面那条不是路的路,林勇也同意了程四海的看法——熟人作案。如果不是熟人,生人一眼看上去,那里就根本没路!
哪谁是熟人?程四海?李根堂?小卖部跑保险的男人?或者是院子里两个女人的相好(要有的话)因为要从西墙翻进来,不要说女人,就是男人也不是轻而易举能完成的。
案子没破之前,谁都可以被作为嫌疑对象,但人人都被怀疑,那就破不了案子。换句话说,离开现场去分析可能出现的可能,那就都有可能。都有可能了,要破案就只有一种可能——不可能。
这里面最有嫌疑的就是李根堂。他会不会昨晚就已经回来了而没有回家,在路边等小卖部十点半关门后伺机盗窃,再潜伏在程四海家西墙后面?第二天听到程四海要出门,赶忙进到院子,装作自己刚回来。趁无人之机,推窗而入盗走现金和存折,然后伪造西墙现场或者干脆舍近求远直接从西墙进入作案?
这个李根堂是不是有病?房东出门时就他一人在现场,女房东回来时,还是他一人在现场,不管他说的他中间出去过是否真实,仅这一点他就给房东解释不清,更不要说他出门根本就没人见。最不可思议的是,他既然能潜伏一夜,为何不能再等几分钟而非要在程四海夫妇面前暴露自己呢?
林勇思索这个问题的时候,不由自主地从房东客厅踱到院子。他瞥了一眼满脸沮丧地蹲在西房门口抽烟的李根堂,没想到李根堂发现后站起身,拿着一支烟讨好地走向林勇。诚惶诚恐地给林勇解释他给程四海解释过不知多少遍的情况。林勇几乎没怎么听他说的,只是在他说到程四海夫妇出门后的时候,林勇抬头看了一眼李根堂。这一眼,刺得李根堂快哭了一样,再三解释说他一个人在西房呆了一会,没事干就想到山下的村里找熟人聊聊,担心熟人不在家,出门时把院门拉上没上锁。到山下的村里,熟人果然不在,他惦记着没锁的院门就匆匆回来了。来回不到半小时,谁知道会发生这事?
林勇一直没搭话,只是在李根堂再三请求一定要把这个案子破了还他一个清白的时候,林勇微笑了一下说案子肯定会破的。
看来李根堂的神经还是正常着,那么他似乎不应该做不符合逻辑的事,林勇想。整个现场给人的感觉就是熟人作案,而且直觉告诉林勇,这起案件的破获将最终离不开这院子里的几个人。
那么,谁究竟才是作案的熟人呢?而李根堂,似乎应该算熟人中的生人才对。
四、一包方便面引发的话题
就在林勇反复在院中踱步和反复看西墙上的痕迹时,李根堂的女儿李蓉蓉放学回来了。她看到有生人在院中,赶紧溜进了西房。
院中的林勇听到黄菊英在西房里问女儿中午吃的什么,李蓉蓉说是方便面。林勇愣了一下。
这时,去山下村子里走访调查的唐晟和去镇派出所公安协同办公网上调取院子里几个人资料的警察也回来了。几个警察立即在北房的客厅里交换了一下意见,除林勇外,失望明显地写在了唐晟他们的脸上,但林勇的脸色,还是多了几份凝重。
林勇多想李根堂是在撒谎,可惜,李根堂句句属实。而且山下小卖部的女人还证实上午十点左右李根堂在小卖部门口问过她去小山村的路怎么走。
程四海见房间里半天不说话,从门外探头进来说八点过了,他请客在镇上先吃晚饭。林勇赶紧谢绝并起身走出了房门。
这次,他换了个人似的,一身的轻松闲适,好像他不是来破案而是来农家乐玩一样。只见他笑呵呵地走进了西房。
坐在炕边的黄菊英母女立即站起,黄菊英热情地招呼林勇坐下,并抱歉地说房间太小什么东西都摆地乱七八糟。林勇听得出来这话是专门说给他听的——不信你搜。但他只是笑呵呵地说就是就是,房间太小只能这样。然后又拉家常地问孩子多大了,上几年级,早上几点上学,功课紧不紧,平常都是谁照顾孩子等。
聊了一会,气氛融洽多了。林勇顺手一摸口袋,自言自语地小声说了句:“怎么没烟了?”黄菊英连忙喊院子里的李根堂:“快把烟拿来。”
林勇赶紧说:“不了不了,要不这样,能不能麻烦孩子去商店买一包烟?”
黄菊英笑着说:“你是抽不惯他的劣质烟吧?”林勇谦虚地笑了笑,意思是默认。黄菊英立即打发李蓉蓉去山下的小卖部买烟,林勇掏出钱看了看窗外,又犹豫地说:“天快黑了,算了算了,我忍一忍。”黄菊英说:“不要紧,夏天天黑得迟,孩子跑快点来回最多十分钟。”
林勇看着李蓉蓉出去了一会,对院子里的李根堂喊:“要不麻烦你在路上接一下孩子吧,毕竟天晚了。”李根堂“嗯”了一声走了。
西房里只剩下了林勇和黄菊英。
林勇说:“现在的孩子负担真重,你看孩子才上初一,书包就这么重,这里面都装些什么呀?”
黄菊英惭愧地说:“我豆大的字不识一个,从不翻孩子的书包,不知都装些啥书。就因为我不识字,才从家里搬到离学校近点的地方,为的是让孩子好好上学,不要像我一样是个睁眼瞎。我白天在镇上打零工,多日子晚上不回来,山里的孩子上学迟,十五岁的人了基本上不用照看。”
林勇一边随手翻开李蓉蓉的书包一边说“真辛苦啊,那孩子一天吃什么?”
“平时中午在学校的灶上吃,馋了向我要点钱买包方便面,早晚在房东家蹭吃。房东家人好,从没提过饭钱。”
林勇看到书包里有两袋方便面,他看似无意实则有目的地翻了每一本书,还拿起一本笔记本认真地看了每一页,又看了语文书里好多用绿色银杏叶做成的书签,边看边思索着什么。看完后又原样装进书包,顺手拿起炕上的一个电话边摁边问:“这电话是你的吗?”
“是的,在家里就这样放着,孩子有时给同学打电话也用。”
“你真谦虚,说不识字,短信上的文字倒很前卫嘛。”林勇笑着调侃。
黄菊英没听懂“前卫”是什么意思。但她解释说电话上面的名字都是女儿帮她输上的,至于短信息,她怎么按出来都不知道,更不要说打字了。她只知道李根堂的号码,其他的她一概不记。平时她不打电话,打进来的电话她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
说话间,李根堂和女儿买的烟回来了。
天慢慢黑下来了。林勇他们和两家人道了别。快出院门时,林勇突然问程四海:“你的存折挂失了吗?”
“还没顾上。”程四海惊慌地想起了这个问题,又自我安慰一样地说:“贼取不走钱,有密码。”
“密码是多少?”
程四海转头问了张爱花密码后给林勇说了。林勇大声重复了一遍密码,又问这是不是谁的生日,生日作密码很不安全,要程四海明天下午银行上班后赶紧去城里广场边上的建行挂失存折。
林勇走后,程四海觉得警察是不是脑袋进水了。放着李根堂不问不抓,反倒大声说了存折密码和取钱的地方,莫非警察和李根堂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瓜葛?看那警察和黄菊英像老熟人的样子。哼!你要我下午去,我偏早上去。
五、一条肉麻短信
林勇马不停蹄地赶到城里,晚饭都顾不上吃,立即和市公安局技侦科取得联系。当然,指望技侦科对黄菊英的电话实施监控是不靠谱的,技侦科就那几台设备,要给特大案件留用,但调取黄菊英手机的通话记录,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问题是当林勇翻出自己偷偷打给自己手机里的黄菊英的手机号码时,技侦科的同志告诉他,调通话记录没问题,但要等,等个三五天很正常,十天半个月也不是没有。
十天半个月,就是把案子破了,受害人的损失能追回多少?林勇傻眼了,他忍不住问:“以前分局的同志开个介绍信就可以在移动公司调取通话记录,速度很快,现在怎么要费这么长时间?”
“自从省公安厅给移动公司发文不要县、分局的警察调取话单后,三区六县的警察都要通过市局来调取通话记录,技侦科就那几个人就那几台设备,不排队能行吗?谁先谁后啊?”
“这不是自己给自己上枷锁吗?公安厅怎么这样?不方便一线的警察就是不方便群众嘛!”林勇一下来了牢骚“特大案件一年能发多少?平常多发的不就是这类侵财案子吗?而这类案子刚好和大多数人息息相关。不让一线警察用更快捷的方式获取资料,这不等于把群众的利益放到一边去了吗?”
“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多次向上面做了反映,公安厅正对此进行调研,很快就有结果的。”技侦科的同志解释。
“来技侦科还不如自己拿着手机去移动公司呢。上面做决定的时候最好能下基层实地考察后再发布命令。”林勇嘟囔着。看来,自己煞费苦心支走李蓉蓉是不是有点多余?是不是一定得和李蓉蓉正面接触?
不正面接触有一个办法,答案:还是等。因为李蓉蓉第二天要上学。
本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林勇还是硬等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他和唐晟在焦急中赶在李蓉蓉离开家以后传讯了黄菊英,拿走了她的身份证和手机,让她在镇派出所也等。
唐晟在移动公司的营业大厅里看了黄菊英的手机短信后,才对林勇昨天晚上和黄菊英忙里偷闲拉家常的行为有点理解并开始怀疑起了李蓉蓉。因为电话就她们母女使用,黄菊英又不识字,剩下的就只有李... -->>
一、两个男人的第一次握手
和城里燥热喧嚣的天气相比,盛夏的小山村显得格外清凉静谧。
小山村小,不是和城里比说它小,而是说地处城郊半山腰的这个小山村和山脚下紧靠310国道的行政村相比显得小——全村只有三户人家,而且被远远地甩开。山林掩映之下,城里人是根本不会想到这里会住着人家。小山村的凉爽惬意自不必说,安静却是要交代一下的,除了地理位置的因素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三家的男人都去城里打工了,留在家里的女人和小孩,在这农忙时节也不会闲在家里。女人白天要去地里干活,小孩要去山脚下的村里或不远处的镇子上学。到了晚上,家家更是早早关门闭户。小村便被淹没在静谧的天籁之中了。
然而,夏天的宁静还是被打破了,因为这宁静的村子来了两个男人。准确地说,是一户人家里一前一后来了两个男人。
现在要说的,是要纠正一下小山村里有三户人家的说法。因为这三家常住户里,其中有一户把自家单独闲置的一间西房租给了更远的一家山里人。宁静的打破就是从这家有出租房的人家开始的。
先回家的男人是房东程四海,一天后回来是房客李根堂。程四海从城里打工回来,李根堂从更远的城里打工回来;程四海回来是把半年打工挣的钱交给老婆张爱花后继续去城里打工,李根堂回来是帮老婆黄菊英收完麦子后再去更远的城里打工。
同一个院子,同一个乡的两个女人和孩子都很熟,不同的是,两个男人却互不认识。原因是两家的男人年过完后都去不同的城里打工了,黄菊英因为女儿李蓉蓉要在镇上上中学,通过熟人介绍,才从更远的山村搬到张爱花家租住。对两个只听说此事的男人来说,这是半年来的第一次握手。
他们没有等到第二次握手,就差点互相动起了手——不是两家的女人拉得紧的话。
差点动手是李根堂回来当天中午的事,距他们上午的第一次握手只差了两三个小时。
二、侦探介入
林勇和唐晟是下午五点整在接警后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可惜的是,他们不是案发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警察。镇上有派出所,他们已经先看了,但仍然可惜的是,他们也不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
案发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人是李根堂,同样可惜的是,他当时不知道房东家已经被盗了,而且数目较大——现金两万三千余元。这个数目不要说在小山村,就是放在城里,也是个大案子。所以林勇和唐晟从城里来到了小山村。
知道案发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人是张爱花。她当晚把陈四海交给她的两万元整钱和平时家里周转用的三千余元零用钱,合在一起放在大衣柜里平常放钱的地方。上午十点多,张爱花抱着襁褓中的婴儿准备出门送陈四海时,李根堂进门了。两个男人寒暄了几句,并像城里人见面一样互相握了个手递了支烟就道别了。临出门时,张爱花惦记自己住的三间北房里大衣柜中的钱,又郑重地叮咛李根堂:“你老婆早上给镇上的一家人帮忙摘杏子去了,中午才来。家里没人,你要出门时记着把院门锁上,我有钥匙。”李根堂答应着就进了租住的西房门。然而,令张爱花大惊失色的是,她来回不到四十分钟,院门没锁,李根堂在西房,而她打开北房门锁时,大衣柜里的现金和一张存折却不翼而飞。
魂飞魄散的张爱花在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报警,而是房客李根堂。她断定此事非李根堂莫属。来人数脚步,这是张爱花最朴素的侦破思维。明摆着,钱昨晚放下,李根堂今天上午来,家里再没人,不是你是谁?既然李根堂能这么明目张胆地偷钱,那么事情败露后李根堂肯定能杀人。想到这里,机警的张爱花忍着愤怒与恐惧,小声哽咽着给刚走了的程四海打了电话。
程四海刚到城里,接到电话同样目瞪口呆。他等不及回来的班车,立即咬咬牙打车回家。半年的血汗钱,换成谁也丢不起。
程四海显然在城里干过,一看就知道没少看神探狄仁杰。他一面不动声色地安慰痛哭的妻子,一面反复地对被盗现场进行了细致的勘察。最后得出和张爱花一样的结论:案犯由锁坏了的铝合金推拉窗进入,从炕上跳下,目标很准确——其他地方不翻动而直奔放钱的大衣柜,甚至连大衣柜里的衣服都没有怎么翻就找到了钱,不是熟人是谁?至于西房后院墙上进出留下的新鲜痕迹(程四海的新发现),明显是掩人耳目转移视线。因为熟人都知道院墙后面不足一尺宽,下面是悬崖。关键是这不足一尺宽的地方坑坑洼洼荆棘丛生,悬崖上槐树参天,根本不是人能走的。而案发前后,院中只有李根堂一人,傻子都能判断出案犯是谁。
此时的程四海看李根堂,越看越像贼。想想自己半年的血汗钱,再看看一本正经的李根堂。程四海在有目的的探问中终于按捺不住满腔的怒火和李根堂大吵起来。
“你说你出门一会就回来,没锁门,谁信?!”急火攻心的程四海在李根堂胸口几拳后,有点理亏的李根堂也忍不住了。眼看一场大战即将打响,黄菊英回来了。两个女人拼命拉,才将两个红脸的男人拉开。
两家人坐在一起干瞪了半天眼,程四海才发现他这个编外侦探还得依靠在编侦探才能让李根堂见了黄河心再死。
三、谁是作案的熟人?
既然有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非专业人士,那么如果有嫌疑人留下的指纹、足迹也就没有多大的提取价值了。唐晟和镇派出所的同志经过分析,意见基本倾向程四海的看法,建议立刻传讯李根堂。
林勇却持不同意见,冒着滚大崖的危险坚持去看了西墙后面被程四海称作不是路的路。很意外,他在齐腰深的草丛里捡到一个黑色小包,上有四个黄色小字:平安保险。包里有一把螺丝刀、一叠用橡皮筋捆着的方便面里的卡通图片。再仔细察看,林勇发现这条不是路的路的确有人走过。
张爱花经过仔细辨认和努力回想,确认这个包是山下国道边开小卖部的那家人的。那家女人开小卖部,男人跑保险,而且全村跑保险的就他一个人。
林勇很快找到那家小卖部,没想到满脸惊讶的女店主一眼就认出是她家的包,而且包里的方便面图片也是她家的,两张图片就能兑换一包方便面。女店主惊喜地说完又满脸兴奋地问林勇贼是怎么抓住的?
林勇重新回到了程四海家,他陷入了沉思。很明显,小卖部昨夜被盗的香烟饮料、方便面火腿肠等物和今天上午程四海家被盗的现金,系同一人所为。镇上派出所的同志之所以不知道,是由于女店主认为损失太小,报案也没用而没报案的原因。
通过亲自走了一遭西墙后面那条不是路的路,林勇也同意了程四海的看法——熟人作案。如果不是熟人,生人一眼看上去,那里就根本没路!
哪谁是熟人?程四海?李根堂?小卖部跑保险的男人?或者是院子里两个女人的相好(要有的话)因为要从西墙翻进来,不要说女人,就是男人也不是轻而易举能完成的。
案子没破之前,谁都可以被作为嫌疑对象,但人人都被怀疑,那就破不了案子。换句话说,离开现场去分析可能出现的可能,那就都有可能。都有可能了,要破案就只有一种可能——不可能。
这里面最有嫌疑的就是李根堂。他会不会昨晚就已经回来了而没有回家,在路边等小卖部十点半关门后伺机盗窃,再潜伏在程四海家西墙后面?第二天听到程四海要出门,赶忙进到院子,装作自己刚回来。趁无人之机,推窗而入盗走现金和存折,然后伪造西墙现场或者干脆舍近求远直接从西墙进入作案?
这个李根堂是不是有病?房东出门时就他一人在现场,女房东回来时,还是他一人在现场,不管他说的他中间出去过是否真实,仅这一点他就给房东解释不清,更不要说他出门根本就没人见。最不可思议的是,他既然能潜伏一夜,为何不能再等几分钟而非要在程四海夫妇面前暴露自己呢?
林勇思索这个问题的时候,不由自主地从房东客厅踱到院子。他瞥了一眼满脸沮丧地蹲在西房门口抽烟的李根堂,没想到李根堂发现后站起身,拿着一支烟讨好地走向林勇。诚惶诚恐地给林勇解释他给程四海解释过不知多少遍的情况。林勇几乎没怎么听他说的,只是在他说到程四海夫妇出门后的时候,林勇抬头看了一眼李根堂。这一眼,刺得李根堂快哭了一样,再三解释说他一个人在西房呆了一会,没事干就想到山下的村里找熟人聊聊,担心熟人不在家,出门时把院门拉上没上锁。到山下的村里,熟人果然不在,他惦记着没锁的院门就匆匆回来了。来回不到半小时,谁知道会发生这事?
林勇一直没搭话,只是在李根堂再三请求一定要把这个案子破了还他一个清白的时候,林勇微笑了一下说案子肯定会破的。
看来李根堂的神经还是正常着,那么他似乎不应该做不符合逻辑的事,林勇想。整个现场给人的感觉就是熟人作案,而且直觉告诉林勇,这起案件的破获将最终离不开这院子里的几个人。
那么,谁究竟才是作案的熟人呢?而李根堂,似乎应该算熟人中的生人才对。
四、一包方便面引发的话题
就在林勇反复在院中踱步和反复看西墙上的痕迹时,李根堂的女儿李蓉蓉放学回来了。她看到有生人在院中,赶紧溜进了西房。
院中的林勇听到黄菊英在西房里问女儿中午吃的什么,李蓉蓉说是方便面。林勇愣了一下。
这时,去山下村子里走访调查的唐晟和去镇派出所公安协同办公网上调取院子里几个人资料的警察也回来了。几个警察立即在北房的客厅里交换了一下意见,除林勇外,失望明显地写在了唐晟他们的脸上,但林勇的脸色,还是多了几份凝重。
林勇多想李根堂是在撒谎,可惜,李根堂句句属实。而且山下小卖部的女人还证实上午十点左右李根堂在小卖部门口问过她去小山村的路怎么走。
程四海见房间里半天不说话,从门外探头进来说八点过了,他请客在镇上先吃晚饭。林勇赶紧谢绝并起身走出了房门。
这次,他换了个人似的,一身的轻松闲适,好像他不是来破案而是来农家乐玩一样。只见他笑呵呵地走进了西房。
坐在炕边的黄菊英母女立即站起,黄菊英热情地招呼林勇坐下,并抱歉地说房间太小什么东西都摆地乱七八糟。林勇听得出来这话是专门说给他听的——不信你搜。但他只是笑呵呵地说就是就是,房间太小只能这样。然后又拉家常地问孩子多大了,上几年级,早上几点上学,功课紧不紧,平常都是谁照顾孩子等。
聊了一会,气氛融洽多了。林勇顺手一摸口袋,自言自语地小声说了句:“怎么没烟了?”黄菊英连忙喊院子里的李根堂:“快把烟拿来。”
林勇赶紧说:“不了不了,要不这样,能不能麻烦孩子去商店买一包烟?”
黄菊英笑着说:“你是抽不惯他的劣质烟吧?”林勇谦虚地笑了笑,意思是默认。黄菊英立即打发李蓉蓉去山下的小卖部买烟,林勇掏出钱看了看窗外,又犹豫地说:“天快黑了,算了算了,我忍一忍。”黄菊英说:“不要紧,夏天天黑得迟,孩子跑快点来回最多十分钟。”
林勇看着李蓉蓉出去了一会,对院子里的李根堂喊:“要不麻烦你在路上接一下孩子吧,毕竟天晚了。”李根堂“嗯”了一声走了。
西房里只剩下了林勇和黄菊英。
林勇说:“现在的孩子负担真重,你看孩子才上初一,书包就这么重,这里面都装些什么呀?”
黄菊英惭愧地说:“我豆大的字不识一个,从不翻孩子的书包,不知都装些啥书。就因为我不识字,才从家里搬到离学校近点的地方,为的是让孩子好好上学,不要像我一样是个睁眼瞎。我白天在镇上打零工,多日子晚上不回来,山里的孩子上学迟,十五岁的人了基本上不用照看。”
林勇一边随手翻开李蓉蓉的书包一边说“真辛苦啊,那孩子一天吃什么?”
“平时中午在学校的灶上吃,馋了向我要点钱买包方便面,早晚在房东家蹭吃。房东家人好,从没提过饭钱。”
林勇看到书包里有两袋方便面,他看似无意实则有目的地翻了每一本书,还拿起一本笔记本认真地看了每一页,又看了语文书里好多用绿色银杏叶做成的书签,边看边思索着什么。看完后又原样装进书包,顺手拿起炕上的一个电话边摁边问:“这电话是你的吗?”
“是的,在家里就这样放着,孩子有时给同学打电话也用。”
“你真谦虚,说不识字,短信上的文字倒很前卫嘛。”林勇笑着调侃。
黄菊英没听懂“前卫”是什么意思。但她解释说电话上面的名字都是女儿帮她输上的,至于短信息,她怎么按出来都不知道,更不要说打字了。她只知道李根堂的号码,其他的她一概不记。平时她不打电话,打进来的电话她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
说话间,李根堂和女儿买的烟回来了。
天慢慢黑下来了。林勇他们和两家人道了别。快出院门时,林勇突然问程四海:“你的存折挂失了吗?”
“还没顾上。”程四海惊慌地想起了这个问题,又自我安慰一样地说:“贼取不走钱,有密码。”
“密码是多少?”
程四海转头问了张爱花密码后给林勇说了。林勇大声重复了一遍密码,又问这是不是谁的生日,生日作密码很不安全,要程四海明天下午银行上班后赶紧去城里广场边上的建行挂失存折。
林勇走后,程四海觉得警察是不是脑袋进水了。放着李根堂不问不抓,反倒大声说了存折密码和取钱的地方,莫非警察和李根堂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瓜葛?看那警察和黄菊英像老熟人的样子。哼!你要我下午去,我偏早上去。
五、一条肉麻短信
林勇马不停蹄地赶到城里,晚饭都顾不上吃,立即和市公安局技侦科取得联系。当然,指望技侦科对黄菊英的电话实施监控是不靠谱的,技侦科就那几台设备,要给特大案件留用,但调取黄菊英手机的通话记录,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问题是当林勇翻出自己偷偷打给自己手机里的黄菊英的手机号码时,技侦科的同志告诉他,调通话记录没问题,但要等,等个三五天很正常,十天半个月也不是没有。
十天半个月,就是把案子破了,受害人的损失能追回多少?林勇傻眼了,他忍不住问:“以前分局的同志开个介绍信就可以在移动公司调取通话记录,速度很快,现在怎么要费这么长时间?”
“自从省公安厅给移动公司发文不要县、分局的警察调取话单后,三区六县的警察都要通过市局来调取通话记录,技侦科就那几个人就那几台设备,不排队能行吗?谁先谁后啊?”
“这不是自己给自己上枷锁吗?公安厅怎么这样?不方便一线的警察就是不方便群众嘛!”林勇一下来了牢骚“特大案件一年能发多少?平常多发的不就是这类侵财案子吗?而这类案子刚好和大多数人息息相关。不让一线警察用更快捷的方式获取资料,这不等于把群众的利益放到一边去了吗?”
“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多次向上面做了反映,公安厅正对此进行调研,很快就有结果的。”技侦科的同志解释。
“来技侦科还不如自己拿着手机去移动公司呢。上面做决定的时候最好能下基层实地考察后再发布命令。”林勇嘟囔着。看来,自己煞费苦心支走李蓉蓉是不是有点多余?是不是一定得和李蓉蓉正面接触?
不正面接触有一个办法,答案:还是等。因为李蓉蓉第二天要上学。
本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林勇还是硬等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他和唐晟在焦急中赶在李蓉蓉离开家以后传讯了黄菊英,拿走了她的身份证和手机,让她在镇派出所也等。
唐晟在移动公司的营业大厅里看了黄菊英的手机短信后,才对林勇昨天晚上和黄菊英忙里偷闲拉家常的行为有点理解并开始怀疑起了李蓉蓉。因为电话就她们母女使用,黄菊英又不识字,剩下的就只有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