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大唐遗少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小序
陈香白之‘七义理’虽不提茶器,然茶器之要义大焉。
茶道之于世人,或隐或显,皆在乎茶器之里外也。
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事物,会有不同观点。
苏轼诗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后来,世人更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中国并不是只有一座庐山,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坐在神舟六号上的杨利伟是‘亲眼’看见‘地球是圆的’第一个中国人,为什么?那一天,他摆脱了地球的引力。杨利伟看到的地球很大,因为他离得近;阿姆斯特朗看到的地球很小,因为他离得远。
但有偏颇者,终生陶然于壶里乾坤,而不曾放眼去看外面的世界,以致被‘工夫’二字所误,把潮汕工夫茶当成中国三位一体的茶道。
且不说,在日本,‘抹茶道’崇尚简约朴素的黑陶茶具,而不用舶来的精美唐物,其意义即在于:通过茶器以及茶室的风格来申明‘廉简育德’的茶道思想。
就说‘潮汕工夫茶’,其茶艺是建立在茶理的基础上的。
就泡法乃至茶道而言,‘茶艺、茶理离开茶器也能实现’是不可想象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兹事体大。是故,特立论成篇。
易经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的东西既指‘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或说人类意识对自然的反映,又是指人类的思维活动产生的情感等精神意识;‘形而下’的东西则是指具体的,可以看得见、摸得到的物质的东西,比如:器物、人、动物、植物、水、火、风、茶叶、茶器、茶桌等。
中国有个谚语叫‘民以食为天’,又有个谚语叫‘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个谚语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随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开门七件事都随之而进步。在现代中国大多地区,柴已被石油气、天然气和煤气等所取代。米、油、盐、酱、醋、茶仍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其中的‘饮茶之事’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又被特别列为‘茶文化’而闻名于世。因为‘开门七件事’中的‘茶事’被人们赋予更多的精神寄托,而茶事之器具则更讲究,不仅要设计的科学合理,而且还要有文化内涵。
论语卫灵公中有“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经常被老百姓引用的典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典故如果代入茶道中,则可这样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茶事也,制其茶器之精者,友其茶人之诚者。”
茶道不是玄学,是简简单单、实实在在的以物说事,以事论理的学问。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简单不简单,就看你是否上心。人上心了,所为之事物便‘精’了。早在唐代的茶经中,陆羽便精心设计了适于贮茶、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二十八、九件),于是,天下就茶道大行了。
茶器,或称茶具亦可。茶具这个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茶具’可如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狭义之茶具主要指为饮茶之用所造之煮水、煎、点、泡茶、盛茶之器具。唐宋以来的制造饮茶器具的材料上主要是陶瓷和金属。现代茶具可分为陶瓷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竹木茶具、漆器茶具和玉石茶具等几大类。
陶瓷茶具的品种很多,其中主要的有:黑瓷茶具、青瓷茶具、白瓷茶具、彩瓷具、紫砂陶等等。这些茶具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都曾有过辉煌的一页。
在现代,玻璃器皿有较大的发展。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态各异,用途广泛,玻璃杯泡茶,茶汤的鲜艳色泽,茶叶的细嫩柔软,茶叶在整个冲泡过程中的上下穿动,叶片的逐渐舒展等,可以一览无余,可说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特别是冲泡各类名茶,茶具晶莹剔透。杯中轻雾缥缈,澄清碧绿,芽叶朵朵,亭亭玉立,观之赏心悦目,别有风趣。而且玻璃杯价廉物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美中不足的是玻璃器具比陶瓷更烫手,还更容易破碎。
中国中世纪后期,除了煮水、煮茶合用的‘茶罏’,还有专门煮水用的‘汤瓶’,当时俗称‘铫子’。最早中国古人多用鼎和镬煮水、煮食物。从史料记载来看,到中世纪后期,用鼎、镬、鍑、锅煮水的古老方法才逐渐被‘汤瓶’取而代之。
自秦、汉、六朝,茶叶作为饮料已渐成风尚,从唐代以后干茶成饮的方式从‘瀹煮’到‘点茶’到‘泡茶’一路走来。(瀹茗——古人或称烹茶或称煎茶,都是在炉火之上行炊事;在现代,网络上常会有人在文章里用‘瀹茗、瀹茶’来称泡茶,其实那是作者在‘玩文儿’,或说卖弄或者干脆说是在蹂躏文字。)
随着茶艺的发展,茶器制作也在发展。茶具也逐渐从与其它饮具共享中分离出来。大约到南北朝时,我国出现了包括饮茶器皿在内的金属器具。到隋唐时,金属器具的制作达到高峰,金、银、铜、铁、锡等金属茶具皆有制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谓是金属茶具中罕见的稀世珍宝。但从宋代开始,古人对金属茶具褒贬不一。元代以后,特别是从明代开始,随着茶类的创新,饮茶方法的改变,以及陶瓷茶具的兴起,才使金属茶具逐渐消失,尤其是用锡、铁等金属制作的茶具,用它们来煮水泡茶,被认为会使‘茶味走样’,以致很少有人使用。但用金属制成贮茶器具,如锡瓶、锡罐等,却屡见不鲜。这是因为金属贮茶器具的密闭性要比纸、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较好的防潮、避光性能,这样更有利于散茶的保存。因此,用锡制作的贮茶器具,至今仍流行于世。
唐代,陆羽茶道之主器乃是其‘鍑’,‘鍑’以生铁或银为之,既为煮水之器,又为煎茶成汤饮之器。宋代,蔡襄茶道之主器乃是汤瓶与茶盏。明代,许次纾之茶道主器有汤铫、茶注、茶瓯。
中国宋代茶人对于茶理的研究与唐代相比,其实并无什么实质的进步(尽管,茶叶制作已有白茶、绿茶、红茶等分野),其时代的成就主要是与‘点茶’相配套的的茶器制作稍有发展。
自从元代,蒙古人废除科举制度,汉族的文人士子被压制。压抑的汉人,把内心的精神寄托更多的转向文艺与手工艺领域。茶器制作的大发展,还得益于明代的饮茶法的革命。
‘前茶艺’(茶叶制作工艺)的全面发展,茶人更加注重散茶的炒制手法,而饮者则开始在意茶叶的造型及香味与汤色;‘后茶艺’的革命加上部分文人对‘茶情’的特别追求等因素共同影响并推动明代的茶器制作的大发展。
到了明朝中叶,‘撮泡’之法在中国广泛的流行及分化(‘芽茶点盏’与‘小壶闷沏’),加上资本主义萌芽后,一部分能工巧匠独立于‘大型手工工场’之外,专门从事唯美的手工艺产品制作。进步的社会分工不仅让工艺美术从传统手工艺中独立,也造就出许多著称于当世的工艺美术大师,例如时大彬、惠孟臣等。
宜兴紫砂陶是集陶瓷工艺和器皿造型、雕塑、绘画、书法、文学、金石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始于北宋,盛于明清。
紫砂茶具属陶器茶具的一种。它坯质致密坚硬,取天然泥色,大多为紫砂,亦有红砂、白砂。成陶火侯在1100—1200摄氏度,无吸水性,音粗韵长。它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用它炖茶,也不会爆裂。因此,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但美中不足的是,用紫砂壶泡茶较难欣赏到茶叶的美秒姿态。
紫砂器以器型,泥色和儒雅风采取胜。其器型方非一式,圆无一相,千变万状。紫砂器的泥色有多种,除去主要的朱泥、紫砂泥外,尚有白泥、乌泥、黄泥、松花泥等各种色泽,紫砂器不挂釉,而是充分利用泥本色,烧成后色泽温润,古雅可爱,紫砂器面还具有亚光效果,既可减弱光能的反射,又能清晰地表现器物形态、装饰与自身天然色泽的生动效果。紫砂陶质地古朴纯厚,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似,以至文人深爱笃好、以坯当纸,或撰壶铭,或书款识,或刻以花卉,刻以印章,托物寓意,每见巧思。据不完全统计,依据实物可考,从明正德(公元1506年)开始,至清宣统(公元1911年)止,以各种形式参与紫砂陶瓷设计、创作的著名学者、诗人、艺术家不下九十余人。这种情况,各代相延,因此,紫砂陶从形、质、色、神、气方面都显示出一种儒雅风韵。
北宋梅尧臣的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中说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说的是紫砂茶具在北宋刚开始兴起的情景。1976年7月,在... -->>
小序
陈香白之‘七义理’虽不提茶器,然茶器之要义大焉。
茶道之于世人,或隐或显,皆在乎茶器之里外也。
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事物,会有不同观点。
苏轼诗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后来,世人更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中国并不是只有一座庐山,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坐在神舟六号上的杨利伟是‘亲眼’看见‘地球是圆的’第一个中国人,为什么?那一天,他摆脱了地球的引力。杨利伟看到的地球很大,因为他离得近;阿姆斯特朗看到的地球很小,因为他离得远。
但有偏颇者,终生陶然于壶里乾坤,而不曾放眼去看外面的世界,以致被‘工夫’二字所误,把潮汕工夫茶当成中国三位一体的茶道。
且不说,在日本,‘抹茶道’崇尚简约朴素的黑陶茶具,而不用舶来的精美唐物,其意义即在于:通过茶器以及茶室的风格来申明‘廉简育德’的茶道思想。
就说‘潮汕工夫茶’,其茶艺是建立在茶理的基础上的。
就泡法乃至茶道而言,‘茶艺、茶理离开茶器也能实现’是不可想象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兹事体大。是故,特立论成篇。
易经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的东西既指‘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或说人类意识对自然的反映,又是指人类的思维活动产生的情感等精神意识;‘形而下’的东西则是指具体的,可以看得见、摸得到的物质的东西,比如:器物、人、动物、植物、水、火、风、茶叶、茶器、茶桌等。
中国有个谚语叫‘民以食为天’,又有个谚语叫‘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个谚语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随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开门七件事都随之而进步。在现代中国大多地区,柴已被石油气、天然气和煤气等所取代。米、油、盐、酱、醋、茶仍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其中的‘饮茶之事’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又被特别列为‘茶文化’而闻名于世。因为‘开门七件事’中的‘茶事’被人们赋予更多的精神寄托,而茶事之器具则更讲究,不仅要设计的科学合理,而且还要有文化内涵。
论语卫灵公中有“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经常被老百姓引用的典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典故如果代入茶道中,则可这样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茶事也,制其茶器之精者,友其茶人之诚者。”
茶道不是玄学,是简简单单、实实在在的以物说事,以事论理的学问。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简单不简单,就看你是否上心。人上心了,所为之事物便‘精’了。早在唐代的茶经中,陆羽便精心设计了适于贮茶、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二十八、九件),于是,天下就茶道大行了。
茶器,或称茶具亦可。茶具这个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茶具’可如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狭义之茶具主要指为饮茶之用所造之煮水、煎、点、泡茶、盛茶之器具。唐宋以来的制造饮茶器具的材料上主要是陶瓷和金属。现代茶具可分为陶瓷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竹木茶具、漆器茶具和玉石茶具等几大类。
陶瓷茶具的品种很多,其中主要的有:黑瓷茶具、青瓷茶具、白瓷茶具、彩瓷具、紫砂陶等等。这些茶具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都曾有过辉煌的一页。
在现代,玻璃器皿有较大的发展。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态各异,用途广泛,玻璃杯泡茶,茶汤的鲜艳色泽,茶叶的细嫩柔软,茶叶在整个冲泡过程中的上下穿动,叶片的逐渐舒展等,可以一览无余,可说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特别是冲泡各类名茶,茶具晶莹剔透。杯中轻雾缥缈,澄清碧绿,芽叶朵朵,亭亭玉立,观之赏心悦目,别有风趣。而且玻璃杯价廉物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美中不足的是玻璃器具比陶瓷更烫手,还更容易破碎。
中国中世纪后期,除了煮水、煮茶合用的‘茶罏’,还有专门煮水用的‘汤瓶’,当时俗称‘铫子’。最早中国古人多用鼎和镬煮水、煮食物。从史料记载来看,到中世纪后期,用鼎、镬、鍑、锅煮水的古老方法才逐渐被‘汤瓶’取而代之。
自秦、汉、六朝,茶叶作为饮料已渐成风尚,从唐代以后干茶成饮的方式从‘瀹煮’到‘点茶’到‘泡茶’一路走来。(瀹茗——古人或称烹茶或称煎茶,都是在炉火之上行炊事;在现代,网络上常会有人在文章里用‘瀹茗、瀹茶’来称泡茶,其实那是作者在‘玩文儿’,或说卖弄或者干脆说是在蹂躏文字。)
随着茶艺的发展,茶器制作也在发展。茶具也逐渐从与其它饮具共享中分离出来。大约到南北朝时,我国出现了包括饮茶器皿在内的金属器具。到隋唐时,金属器具的制作达到高峰,金、银、铜、铁、锡等金属茶具皆有制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谓是金属茶具中罕见的稀世珍宝。但从宋代开始,古人对金属茶具褒贬不一。元代以后,特别是从明代开始,随着茶类的创新,饮茶方法的改变,以及陶瓷茶具的兴起,才使金属茶具逐渐消失,尤其是用锡、铁等金属制作的茶具,用它们来煮水泡茶,被认为会使‘茶味走样’,以致很少有人使用。但用金属制成贮茶器具,如锡瓶、锡罐等,却屡见不鲜。这是因为金属贮茶器具的密闭性要比纸、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较好的防潮、避光性能,这样更有利于散茶的保存。因此,用锡制作的贮茶器具,至今仍流行于世。
唐代,陆羽茶道之主器乃是其‘鍑’,‘鍑’以生铁或银为之,既为煮水之器,又为煎茶成汤饮之器。宋代,蔡襄茶道之主器乃是汤瓶与茶盏。明代,许次纾之茶道主器有汤铫、茶注、茶瓯。
中国宋代茶人对于茶理的研究与唐代相比,其实并无什么实质的进步(尽管,茶叶制作已有白茶、绿茶、红茶等分野),其时代的成就主要是与‘点茶’相配套的的茶器制作稍有发展。
自从元代,蒙古人废除科举制度,汉族的文人士子被压制。压抑的汉人,把内心的精神寄托更多的转向文艺与手工艺领域。茶器制作的大发展,还得益于明代的饮茶法的革命。
‘前茶艺’(茶叶制作工艺)的全面发展,茶人更加注重散茶的炒制手法,而饮者则开始在意茶叶的造型及香味与汤色;‘后茶艺’的革命加上部分文人对‘茶情’的特别追求等因素共同影响并推动明代的茶器制作的大发展。
到了明朝中叶,‘撮泡’之法在中国广泛的流行及分化(‘芽茶点盏’与‘小壶闷沏’),加上资本主义萌芽后,一部分能工巧匠独立于‘大型手工工场’之外,专门从事唯美的手工艺产品制作。进步的社会分工不仅让工艺美术从传统手工艺中独立,也造就出许多著称于当世的工艺美术大师,例如时大彬、惠孟臣等。
宜兴紫砂陶是集陶瓷工艺和器皿造型、雕塑、绘画、书法、文学、金石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始于北宋,盛于明清。
紫砂茶具属陶器茶具的一种。它坯质致密坚硬,取天然泥色,大多为紫砂,亦有红砂、白砂。成陶火侯在1100—1200摄氏度,无吸水性,音粗韵长。它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用它炖茶,也不会爆裂。因此,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但美中不足的是,用紫砂壶泡茶较难欣赏到茶叶的美秒姿态。
紫砂器以器型,泥色和儒雅风采取胜。其器型方非一式,圆无一相,千变万状。紫砂器的泥色有多种,除去主要的朱泥、紫砂泥外,尚有白泥、乌泥、黄泥、松花泥等各种色泽,紫砂器不挂釉,而是充分利用泥本色,烧成后色泽温润,古雅可爱,紫砂器面还具有亚光效果,既可减弱光能的反射,又能清晰地表现器物形态、装饰与自身天然色泽的生动效果。紫砂陶质地古朴纯厚,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似,以至文人深爱笃好、以坯当纸,或撰壶铭,或书款识,或刻以花卉,刻以印章,托物寓意,每见巧思。据不完全统计,依据实物可考,从明正德(公元1506年)开始,至清宣统(公元1911年)止,以各种形式参与紫砂陶瓷设计、创作的著名学者、诗人、艺术家不下九十余人。这种情况,各代相延,因此,紫砂陶从形、质、色、神、气方面都显示出一种儒雅风韵。
北宋梅尧臣的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中说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说的是紫砂茶具在北宋刚开始兴起的情景。1976年7月,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