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邓四平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做梦都没有想到居然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传说中的江南水乡乌镇,到了江南四大水乡古镇之首的乌镇,那自然是少不得去乌镇寻梦的。
我对乌镇的了解,其实最初只来源于初中时的课本,那时学一篇名叫白杨礼赞的课文,文章的作者就是茅盾,作者注释下面的小字赫然写着: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人,代表作有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因此,对乌镇的了解,那时也仅仅只局限于只知道那里是现代著名文学大师茅盾的故里,当然,一个地方,能够被赫然印入中学语文课本,其实本身已经是足够无比荣耀的事情了。能亲身到一个文字中记载的地方去,去感受那里的人文,去触摸那里的风景,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也许都仿佛是一个不可触及的梦,自然令人心动。
到了乌镇,通过导游小姐的初步介绍,大致了解到了乌镇也是一个有着久远历史的地方,乌镇位于吴越交界之地,是当年吴国驻兵防范越国之地,因此又称乌戍,又因当地沼多淤积土,地脉隆起高于四旷,色深而肥沃,又有乌墩之名。据载,距今六千多年前就有当地先民于此繁衍生息了,乌镇建镇的历史距今有1300多年,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步入乌镇,只看见南来北往熙熙攘攘的游人,犹如过江之鲫人山人海,古镇景区入口的大门之上浓墨重彩地只书“乌镇”两个隶书大字,再也没有其他任何解说和介绍了,对于江南四大水乡古镇之首的乌镇来说,也许其他任何的解说和介绍都会显得似乎有些多余。
步入古镇景区的大门,往右走进一条竹木繁茂的青石板小道,曲径通幽,片刻功夫不到,眼前突然豁然开朗,一大片一大片鱼鳞似青青的瓦房临河而筑,鳞次梓比的廊柱矗立河水之中用以支撑房屋,吊脚楼式古旧的美人靠栏杆临河而望,波光粼粼潺潺流淌的小河,静静停留水面的船只,船只上立有高大的竹杆,精致秀美蜿蜒曲折的廊桥,往来穿梭其间的游人,顺河一路逶迤而去,不知河有多长,也不知烟树深处那参差的小桥流水人家又有多少,只觉得整个眼前,朦朦胧胧中只看得见一幅美仑美奂精彩绝伦的水墨江南风情画卷。鸟行明镜中,人游画屏中,让人仿佛突然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走进了一幅流淌着的清明上河图中一般。
其实,乌镇和许多江南水乡小镇一样,街道、民居皆沿溪、河而造,正所谓“人家尽枕河”与众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这是乌镇所特有的风貌。水阁是真正的“枕河”三面有窗,凭窗可观市河风光。茅盾曾在他的文章大地山河中这样描述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唉乃,飘然而过”
沿着河旁古街而行,迎面而来是一座座奇特的廊桥,廊桥却有左右两个通道,中间有石栏杆和廊柱天然分隔而开,走左边通道寓意升官,走右边的通道则又寓意发财。其实,桥是江南水乡古镇不可或缺的。据说乌镇历史上桥梁最多时有120多座,真正是“百步一桥”现存30多座。这些桥最早建于南宋,大多始建或重建于明清,有些桥还题有桥联,如通济桥:“寒树烟中,尽乌戌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通云门开数万家西环浙水;题桥人至三千里北望燕京。”
接着,就走进了古镇的街道,古镇的古街并不宽,大致不到两米左右,古旧而班驳的石板路面,两旁是古老的旧式建筑,药铺、糕点铺、字画铺、古玩店铺、卖酒的作坊以及新近开设的卖各种各样旅游商品的店铺等等错落有致,星星点点散落在古镇的街巷之中。走在那用青石板铺成的狭窄的小街上,看到两边各式各样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乡民,就会让人有一种特别亲切自然的感觉,漫步于古镇绵延一里多长的石板小街上,甚至仿佛可以倾听到脚步在另一小巷上的回音。行走在古街之中,给人的感觉更像走进了北京古老的胡同似的,左右穿梭,仿佛走进了神奇的迷宫一般。
随着熙熙攘攘的游客人流自觉不自觉地就走进了乌镇的江南百床馆。
江南百床馆,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从富商大贾到极普通的平民百姓的各式木床无不具备,从一床一室到一床多室(床内备有化妆间、卫生间、仆人间等)。既有贵胄们的奢华,也有普通百姓的俭朴。这些雕工精美、历史悠久的古床在江南百床馆里可谓目不暇接,它们有的雕工精湛、风格独特,有的装饰华丽、豪华气派,无一不是江南木床中的精品。看百床馆,并不在于穷究其到底能收容下多少数量,而在于细细品味那一张张床上所加载的丰厚历史与生活内涵。或求平... -->>
做梦都没有想到居然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传说中的江南水乡乌镇,到了江南四大水乡古镇之首的乌镇,那自然是少不得去乌镇寻梦的。
我对乌镇的了解,其实最初只来源于初中时的课本,那时学一篇名叫白杨礼赞的课文,文章的作者就是茅盾,作者注释下面的小字赫然写着: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人,代表作有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因此,对乌镇的了解,那时也仅仅只局限于只知道那里是现代著名文学大师茅盾的故里,当然,一个地方,能够被赫然印入中学语文课本,其实本身已经是足够无比荣耀的事情了。能亲身到一个文字中记载的地方去,去感受那里的人文,去触摸那里的风景,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也许都仿佛是一个不可触及的梦,自然令人心动。
到了乌镇,通过导游小姐的初步介绍,大致了解到了乌镇也是一个有着久远历史的地方,乌镇位于吴越交界之地,是当年吴国驻兵防范越国之地,因此又称乌戍,又因当地沼多淤积土,地脉隆起高于四旷,色深而肥沃,又有乌墩之名。据载,距今六千多年前就有当地先民于此繁衍生息了,乌镇建镇的历史距今有1300多年,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步入乌镇,只看见南来北往熙熙攘攘的游人,犹如过江之鲫人山人海,古镇景区入口的大门之上浓墨重彩地只书“乌镇”两个隶书大字,再也没有其他任何解说和介绍了,对于江南四大水乡古镇之首的乌镇来说,也许其他任何的解说和介绍都会显得似乎有些多余。
步入古镇景区的大门,往右走进一条竹木繁茂的青石板小道,曲径通幽,片刻功夫不到,眼前突然豁然开朗,一大片一大片鱼鳞似青青的瓦房临河而筑,鳞次梓比的廊柱矗立河水之中用以支撑房屋,吊脚楼式古旧的美人靠栏杆临河而望,波光粼粼潺潺流淌的小河,静静停留水面的船只,船只上立有高大的竹杆,精致秀美蜿蜒曲折的廊桥,往来穿梭其间的游人,顺河一路逶迤而去,不知河有多长,也不知烟树深处那参差的小桥流水人家又有多少,只觉得整个眼前,朦朦胧胧中只看得见一幅美仑美奂精彩绝伦的水墨江南风情画卷。鸟行明镜中,人游画屏中,让人仿佛突然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走进了一幅流淌着的清明上河图中一般。
其实,乌镇和许多江南水乡小镇一样,街道、民居皆沿溪、河而造,正所谓“人家尽枕河”与众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这是乌镇所特有的风貌。水阁是真正的“枕河”三面有窗,凭窗可观市河风光。茅盾曾在他的文章大地山河中这样描述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唉乃,飘然而过”
沿着河旁古街而行,迎面而来是一座座奇特的廊桥,廊桥却有左右两个通道,中间有石栏杆和廊柱天然分隔而开,走左边通道寓意升官,走右边的通道则又寓意发财。其实,桥是江南水乡古镇不可或缺的。据说乌镇历史上桥梁最多时有120多座,真正是“百步一桥”现存30多座。这些桥最早建于南宋,大多始建或重建于明清,有些桥还题有桥联,如通济桥:“寒树烟中,尽乌戌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通云门开数万家西环浙水;题桥人至三千里北望燕京。”
接着,就走进了古镇的街道,古镇的古街并不宽,大致不到两米左右,古旧而班驳的石板路面,两旁是古老的旧式建筑,药铺、糕点铺、字画铺、古玩店铺、卖酒的作坊以及新近开设的卖各种各样旅游商品的店铺等等错落有致,星星点点散落在古镇的街巷之中。走在那用青石板铺成的狭窄的小街上,看到两边各式各样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乡民,就会让人有一种特别亲切自然的感觉,漫步于古镇绵延一里多长的石板小街上,甚至仿佛可以倾听到脚步在另一小巷上的回音。行走在古街之中,给人的感觉更像走进了北京古老的胡同似的,左右穿梭,仿佛走进了神奇的迷宫一般。
随着熙熙攘攘的游客人流自觉不自觉地就走进了乌镇的江南百床馆。
江南百床馆,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从富商大贾到极普通的平民百姓的各式木床无不具备,从一床一室到一床多室(床内备有化妆间、卫生间、仆人间等)。既有贵胄们的奢华,也有普通百姓的俭朴。这些雕工精美、历史悠久的古床在江南百床馆里可谓目不暇接,它们有的雕工精湛、风格独特,有的装饰华丽、豪华气派,无一不是江南木床中的精品。看百床馆,并不在于穷究其到底能收容下多少数量,而在于细细品味那一张张床上所加载的丰厚历史与生活内涵。或求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