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杜育龙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白天气温可高达一二十度,晚上气温又能降到零度左右。把毛衣脱下来吧,又嫌拿着是个麻烦,扔了吧,又怕晚上冷。他没有办法,只好硬熬这难熬的——讨人喜欢又怕人的,春光明媚又难以说清的孟春吧。
有一些花开得正艳,蜜蜂萦绕其间,香味袭来,直沁心脾。
渭滨浪子走到铁塔跟前。特塔呈八角体形。买一张票登上去吧。
当他终于喘着粗气登上塔顶时,看见一尊菩萨像,立即醉了。他犹如进入一种仙境,凭窗直望,四周风光尽收眼底,他的思想境界也随之提升到相当的高度。
从铁塔公园出来,他参观了龙亭。龙亭里有蜡像,个个栩栩如生。赵匡胤坐在龙位里,高怀德等文武群臣举杯庆贺宋太祖登基。另一处有杨家将蜡像馆,还有兵器展。
渭滨浪子觉得肚子有些饿,买了些小笼包子边吃边走。
龙亭没有大相国寺和包公祠有名。
渭滨浪子又坐上去相国寺的公交车。他想着那里有肃穆庄严的大雄宝殿,里面端坐佛像,供桌上摆满点心水果,香火兴旺,还有一到两个和尚,在你烧香磕头时,把那钟磬敲几下。渭滨浪子喜欢这些地方,那个层次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他觉得自己是个大旅游家,与众不同,所以应该懂得佛教、道教。
可他兴冲冲地来到大兴国寺,太令他失望了。原有的建筑还都存在,进门票也挺贵——既然慕名而来,再贵的票也应该进去看看。进到大相国寺里,他没有见到摆满水果的供桌,没有见到和尚,没有见到——凡是他感兴趣的宗教活动都没有见到。肃穆庄严的佛像他见到了,五百罗汉他也见到了,只可怜这些偶像被锁起来,只能隔着玻璃或铁丝网欣赏。佛像与别的庙宇也没有什么两样,五百罗汉却没有见过。渭滨浪子完全被这种生动的造型、造意所吸引、激励。五百罗汉,五百种造型,个个夸张得很奇很怪,艺术性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有的眉长足有几尺,有的额头很大,有的瘦骨嶙峋,有的肥胖臃肿,可以说是千奇百怪。
在相国寺的门口,有一张大牌子,上面就有文字记载,说明相国寺的来由。解放前,冯玉祥将军在河南执掌政务,就下令把相国寺的宗教活动取消,用以破除迷信。但冯将军的这一举措,出发点是好的,后人就没有人在这儿搞宗教活动了。
渭滨浪子怀着失望的心情,离开了相国寺。多好的相国寺,鼎鼎有名的相国寺,竟然成了这幅可怜的模样。古戏有词:观见香烟茂盛。可这儿不但不茂盛反而冷清得难受。
他向包公祠走去。他想起了那天晚上六公子跟他的一席长谈。六公子是自己的难得的知音,他也很欣赏渭滨浪子。他觉得渭滨浪子应该把自己这个特异功能发挥好,应该为更多的人去服务,为更多的人民精神生活增添新的内容。六公子确实是中国特异功能研究院洛阳分院的研究员,但他没有敢向渭滨浪子说明。一是因为他感觉到渭滨浪子当时志向还比较远大,热血青年,应该让他多见见世面,将来以后也可以更好地成才——成更好的才;二是因为怕渭滨浪子犯心病,哦,我就是供你们研究的?但在第二天临分手时,六公子对他说:“我是中国特异功能研究院洛阳分院的研究员,我可以看出来,你确实是特异功能,如果你愿意让我们研究,并把你推荐到中央电视台文艺部去,那我们就可以办到;如果你不愿意,我也不强求。”渭滨浪子心想,我才不求人呢,我想去,但要你们请呢,就像刘备对诸葛亮三顾茅庐一样三番五次地请他,这样才行,要不然我随口答应了显得我太贱。但又不能把话说死,显得咱架子大。渭滨浪子说:“我还是走吧,我想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如果有必要,我再为贵院做一点贡献吧!”然后,两人依依惜别。渭滨浪子至今回想起来觉得似乎有点好笑。自己这是硬充好汉,放的福不享,却要来受这个罪。然而,自己能背叛家里,孤身出来,是为了什么呢?还不是为了干出一桩大事,让父母为拥有自己这样一个儿子而感到自豪吗?但,既然告别了六公子,就好好地望前走吧,莫可后退,走出一个辉煌的人生!
他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走。
(四)
四月的天气好得让人发傻。车子走在公路上,两边杨树上已经稀稀疏疏有了绿叶。太阳暖融融地照着,暖中又夹杂着点残寒。渭滨浪子坐在一日游去少林寺的车上。车上坐了各式各样、各行各业的人。他无心去听他们的一些高谈阔论,只是脸对着窗口看外边的风景。麦子已有半尺高了,绿色的麦浪一层一层,春风抚摸得人暖洋洋的舒服,抚摸得大地绿油油的幸福。
车子大概走了有四、五十分钟左右,先到达一个景点,旅客们都下去参观。此时有十点左右,下了车忽而才觉得有点冷,也许是渭滨浪子穿得少的缘故,风轻轻地一吹,直钻肉体。外面一些卖茶鸡蛋的商贩们立即形成一个包围的阵容,围了旅客们,在言过其辞地吹嘘自己的商品、食品进行推销。渭滨浪子不理会这些,独自下了车,跟着有些人去参观。这里是一个不知什么朝代的古墓。远看似乎是一座小山,那一大疙瘩土上长满了各种树木,以松树为多。买了一张票顺着一条小路走进去。路两边种的是有些整齐的杉树,还开了一些什么叫不上名的花,用篱笆隔开来,人只能参观——只可远观,而不可近亵玩焉!跟着有些人下到古墓坑里去参观。里面的墙壁上雕了一些花纹——看起来这是个有一定身份官宦人家的墓葬。看了一会儿,渭滨浪子也没有看出个什么名堂,又因车还在外边等着,时间不允许,急忙出来,似乎又失望,又后悔掏几块钱买一张票来参观。
又是那些人,又是各人坐着各人的座位,又有几个人开始高谈阔论,车子又在行驶之中,渭滨浪子又是把脸朝着窗外看风景。他坐着的地方,有时太阳能照进来,依然暖洋洋。他心中有一股莫名奇妙的幸福感和舒服感——他似乎忽而悟到了为什么过去那么多的文人骚客不怕苦不怕累都要走遍名山大川,原来这里有无穷的乐趣。当你真的置身于名山大川,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时,这种幸福、快乐是别人永远也体味不到的。又有那么多文人墨客赞美春天,春天春暖花开,空气也渗透了喜气,吸入人的肺腑,是如此的舒心、温暖,感觉不亚于俗人的新婚。提起俗人,渭滨浪子也没有出家,所以他也算俗人。他想起那个一起和他长大的她,不知她此时怎么样呢?他忽而觉得自己很伟大、高大、伟岸,是一个顶天立地、响当当的男子汉,大丈夫志在四方,何必苦守家业。她也许此刻在想念着自己,但自己何尝不思念她呢?外面的风景不时地变换着,路两边的树迅速地向后飞倒而去。
又有近半个小时,车子到了中岳庙停了下来。渭滨浪子看到这里的人很多,也许有什么古会。从停车场走出来,过一条公路向北就是中岳庙。人们都脸上布置了笑,三三两两,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他无心跟上车上的导游小姐,一个人随便地走走看看。先是一个由松枝扎成的大门,上边盘了两条巨大的龙。走进这个门,一条笔直的大路直通庙门口,路两边有几排大松树,也围了两排摆得严严实实满满的卖纪念品的商贩——渭滨浪子忽而觉得好笑,这卖东西的人比买东西的人还多,就像写诗的人比看诗的人还多一样。
到了中岳庙口,两尊巨大的神像立于门两边,武士打扮,一个白脸,一个青脸。正赶上有个导游小姐在讲这两个看门神,说是很久以前,有个皇帝来拜访中岳庙,其中看门神没有经过中岳庙,说是让皇帝稍等一会儿,等他禀告了中岳神再说,皇帝硬是不答应,往进硬闯,争争吵吵,惊动了中岳神,中岳神出来看时,见来访者是他的老朋友,对看门神很是生气,对着一个就是狠狠的一记耳光,从此这一个看门神就被打白了脸,另一个看门神抱打不平,脸从此也给气青了。
进了中岳庙大院,里边古树参天,香火辉煌。
路的右边有一尊铁神像,有人说,自己如果哪个部位疼,就去用手摸这尊神像相应的部位,便就诊治好了自己的病。渭滨浪子看时,果然这尊神像的浑身上下光溜溜的,已被成千上万只手摸成了这个样子。渭滨浪子也上前去,把神像摸了一会儿——漫无目的地,因为他此时没有感觉到哪儿疼,只是腿有些困。预防为主嘛,摸一摸自己以后也就不会有什么病痛了。
中岳神面前才叫丰盛呢,各种用面蒸出来的果子,水果。香火茂盛,朝拜的人很多,也不泛有小年轻人、姑娘,还也有戴眼镜的知识分子。
他一看表,时间已不早,车应该走了。他游兴未尽,后悔自己不该坐这种一日游的车,时间太紧,还没看个什么名堂,还有待于去欣赏,去体味,去感受,却又要出发,只好等晚上住在旅馆里边去回味吧,像牛反刍一样。
车子继续前进。下一站就是目的地少林寺了。少林寺是他从小就神往的地方,一部少林寺电影,使他做了多少武侠梦、英雄梦,多少次都想去少林寺学武艺,但不知怎么去少林寺,就算是知道该怎么去,这父母也不放心,一定不会放过他让他去的。后来因为上学,也荒了武业,现在只落下只能喜欢武艺,而不能实际操作与练习的地步了。此时此刻少林寺就要到了,渭滨浪子能不心旷神怡吗?
车子走在山间公路上,山上树林密集,远山近景形成了一幅俊美的风景画。他无心听女导游讲少林寺的概况,思绪早到了少林寺。
车子远在山门口就停了下来,渭滨浪子顾不上吃饭,跳下车向少林寺的方向大踏步疾奔。
太阳正午,气温骤高,他脱下身上的毛衣,身上让汗水浸透了。越走越感觉到这少林寺咋还没有到,越走越感觉到路远。路两边不时有接送游客的无轨小火车,游人很多——此时也正是旅游旺季。
近了,近了,少林寺的大门就在眼前了。也许他对少林寺抱的希望太大了,也许是看景不如听景,他感觉到眼前这个少林寺使他失望。普通的一座古寺庙,但并没有使他完全失望,继而他喜欢上了这座古刹。他凝望着大门上的“少林寺”三个字,久久地遐思。
渭滨浪子进了少林寺,进了大雄宝殿,里边灯火辉煌香烟茂盛,真是个佛门所在。殿外有两颗巨大的奇古树,树的最下层长的是阔叶——常绿阔叶,中部长的是常绿小叶,顶部长的是常绿针叶。渭滨浪子不知道其它地方有没有这种树,如果只有少林寺有这种奇树,那也算是振寺珍宝了。
出了少林寺的大门,向右,去看看塔林——塔林是少林寺的一大景观。向右二百米左右,便能看见许多塔在围墙以内。
进了塔林,果然壮观无比。有圆形的,六边形的,下方上圆的,圆顶的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塔几乎多得数不清。观赏这座塔的同时,又被另一座塔所震惊。渭滨浪子深有感触地看着这些人类伟大的杰作,陷入了沉思。他似乎又看到了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场景,听到了厮杀声,看到了那些精干的和尚在塔林里追逐厮打;又似乎看到了海灯法师在少林寺里训练二指禅功;又好像看见了许世友将军的童年时代——一个剃了光头的小少年漫漫地走在寺院之中
(五)
当渭滨浪子终于走完了全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除外)后,已经二十五岁了。这八年中,他曾几过家门而不入,家乡的消息一无所知。渭滨浪子受的苦比谁都大,回想起来又自豪又伟大,又想好好地流流眼泪。春节里,当别人家都团团圆圆过年吃团圆饭的时候,他只能是一个人面对着家乡默默地流泪,暗暗地向父母亲祈祷请罪。回首往事,那简直像做了一场梦一样,而现在真的完成了大业,他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更加成熟,知识层次也不低于一个博士研究生。
一九九八年的春天,他在河南郑州,旅游是以郑州为中心,向四面辐射,游了洛阳、龙门、少林寺、开封。然后他西行,路过家乡西安郊县,未归。看着渭水滔滔,他在列车上发呆。夏天时,他到了乌鲁木齐,库尔勒,又向东到银川。银川变化大,不像别人所说的一条街上一座楼,一个公园一只猴,现在也是楼房林立。然后又到了兰州、西宁,看了天水的麦积山,观了青海湖,黄河源头、长江源头,和藏民们一起看晒佛,又听了花儿。到秋雨连绵的季节,他又到了成都。到成都上了峨眉山。隆冬来时,他已到了昆明,看了滇池,春节到了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早春二月,已是一九九九年了,他又到了贵阳,孟春又到了重庆,到四川一些地方转转。夏天,已到了呼和浩特,和牧民共避暑,那段难忘的时节,留下了友谊。初秋天,到了太原,登上五台山。深秋又到了武汉,长沙。冬天时节,又到了广州,在这里度春节。二零〇零春,也就是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的春天,他又到了南昌,到合肥,孟春到了石家庄,北上黑龙江过夏,哈尔滨,长春,沈阳,初秋伊始到了济南,威海,烟台,大连,秦皇岛,到徐州,扬州,上海,隆冬时到了福州,在深圳过了二零〇一年也就是二十一世纪第一个春节,就又北上到苏州,杭州,到了天津,最后,他小心翼翼地进了北京城。渭滨浪子像迁徙的燕子一样冬天到南方过冬,夏天到北方避暑。基本走完城市后,他开始漫游,不管季节,走到何处算何处,泰山,衡山,庐山,黄山。渭滨浪子结识了许多和尚、道人,还有穆斯林、牧师等。又到了西藏的拉萨,坐上轮船去海南,去南山群岛。
他失去的太多太多,但所得到的却是别人永远也无法得到的。曾有人劝他把这些所见所闻写下来,但他却不愿意写——因为对景物的感受很多人是不一样的,他也只能代表渭滨浪子的感觉,而且,文笔再好的人,写作也会多少有误差的。他只想感受。
渭滨浪子吃了很多人所无法吃的苦,感叹世态的炎凉,常在失意时想着:得意猫儿强胜虎,落架凤凰不如鸡;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
渭滨浪子准备旅游时,也有同学忠告他,这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他没有听进去此话,笑他的同学多虑。今天他在六年里终于基本上走完了全中国大陆。他并没有满足,他还打算骑自行车旅行。
二零〇五年,渭滨浪子下决心从乌鲁木齐骑自行车到昆明,从昆明到广州,从广州到哈尔滨。他的自行车外表不怎么样,但很结实实用。外表不怎么样,免得自己操心,免得小偷操心。
二零〇五年,渭滨浪子终于完成了神圣的使命,人瘦了几圈,但健康程度却大大提高加强了。
渭滨浪子成功了,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旅行家,但又能怎么样呢?该耽误的都没有耽误,不该耽误的却都耽误了。
下一步何去何从呢?渭滨浪子犯愁了,是坐上舟船漂油长江、黄河呢?还是沿长江、黄河两岸徒步行走呢?还是沿长城步行呢?还是沿红军当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线来个第二次长征呢?还是沿着国界线走呢?
渭滨浪子不敢轻易决定什么,这八年来所受的罪让他回想起来不寒而栗。他没有同父母在一起过春节,心中一直觉得欠父母那么一笔债,不知成多少倍地才能还清欠下父母的这笔感情债,更不用说教养之恩。人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可怜天下父母心。而且他走时是赌着一口气走的,不知现在家里怎么样了?还是那样“五十年不变”吗?
还有那个和他一起长大的她,她是不是已经出嫁了?他也欠了她无法还清的感情之债。
渭滨浪子觉得旅游得不偿失,成功了又能怎么样?报纸上抽出一个豆腐块,报导某人从何处走到哪儿,怎样怎样,又能怎么样?眼见得好多同龄人个个事业爱情双丰收,自己呢?不但样样欠收,那简直是大灾之年了。又不能荣归故里,锦衣还乡,能这么寒酸地回去见江东父老吗?不能。浪子呀浪子,难道你永远是浪子吗?不,归来吧,归来噢,别再四处漂泊,浪迹天涯的游子。
渭滨浪子想起了六公子,他何不找自己的知音,好去中央电视台坐镇?他决定去中国特异功能研究院去,从此可以如鱼得水,更加潇洒。
但他不去洛阳,不去北京,去西安。
当初渭滨浪子也遇见过多次重视人才的人极力推荐,他婉言拒绝,只想当旅行家。现在,愿望已实现,他就想去一个避风的港湾,好好安静安静。
渭滨浪子最后下了决心,去一个普通的工作单位找份工作,平平淡淡从从容容地生活学习工作。再后来,经过一位同事的帮助,他悔改信主成了一位基督徒。
浪子总算回家了。
,白天气温可高达一二十度,晚上气温又能降到零度左右。把毛衣脱下来吧,又嫌拿着是个麻烦,扔了吧,又怕晚上冷。他没有办法,只好硬熬这难熬的——讨人喜欢又怕人的,春光明媚又难以说清的孟春吧。
有一些花开得正艳,蜜蜂萦绕其间,香味袭来,直沁心脾。
渭滨浪子走到铁塔跟前。特塔呈八角体形。买一张票登上去吧。
当他终于喘着粗气登上塔顶时,看见一尊菩萨像,立即醉了。他犹如进入一种仙境,凭窗直望,四周风光尽收眼底,他的思想境界也随之提升到相当的高度。
从铁塔公园出来,他参观了龙亭。龙亭里有蜡像,个个栩栩如生。赵匡胤坐在龙位里,高怀德等文武群臣举杯庆贺宋太祖登基。另一处有杨家将蜡像馆,还有兵器展。
渭滨浪子觉得肚子有些饿,买了些小笼包子边吃边走。
龙亭没有大相国寺和包公祠有名。
渭滨浪子又坐上去相国寺的公交车。他想着那里有肃穆庄严的大雄宝殿,里面端坐佛像,供桌上摆满点心水果,香火兴旺,还有一到两个和尚,在你烧香磕头时,把那钟磬敲几下。渭滨浪子喜欢这些地方,那个层次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他觉得自己是个大旅游家,与众不同,所以应该懂得佛教、道教。
可他兴冲冲地来到大兴国寺,太令他失望了。原有的建筑还都存在,进门票也挺贵——既然慕名而来,再贵的票也应该进去看看。进到大相国寺里,他没有见到摆满水果的供桌,没有见到和尚,没有见到——凡是他感兴趣的宗教活动都没有见到。肃穆庄严的佛像他见到了,五百罗汉他也见到了,只可怜这些偶像被锁起来,只能隔着玻璃或铁丝网欣赏。佛像与别的庙宇也没有什么两样,五百罗汉却没有见过。渭滨浪子完全被这种生动的造型、造意所吸引、激励。五百罗汉,五百种造型,个个夸张得很奇很怪,艺术性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有的眉长足有几尺,有的额头很大,有的瘦骨嶙峋,有的肥胖臃肿,可以说是千奇百怪。
在相国寺的门口,有一张大牌子,上面就有文字记载,说明相国寺的来由。解放前,冯玉祥将军在河南执掌政务,就下令把相国寺的宗教活动取消,用以破除迷信。但冯将军的这一举措,出发点是好的,后人就没有人在这儿搞宗教活动了。
渭滨浪子怀着失望的心情,离开了相国寺。多好的相国寺,鼎鼎有名的相国寺,竟然成了这幅可怜的模样。古戏有词:观见香烟茂盛。可这儿不但不茂盛反而冷清得难受。
他向包公祠走去。他想起了那天晚上六公子跟他的一席长谈。六公子是自己的难得的知音,他也很欣赏渭滨浪子。他觉得渭滨浪子应该把自己这个特异功能发挥好,应该为更多的人去服务,为更多的人民精神生活增添新的内容。六公子确实是中国特异功能研究院洛阳分院的研究员,但他没有敢向渭滨浪子说明。一是因为他感觉到渭滨浪子当时志向还比较远大,热血青年,应该让他多见见世面,将来以后也可以更好地成才——成更好的才;二是因为怕渭滨浪子犯心病,哦,我就是供你们研究的?但在第二天临分手时,六公子对他说:“我是中国特异功能研究院洛阳分院的研究员,我可以看出来,你确实是特异功能,如果你愿意让我们研究,并把你推荐到中央电视台文艺部去,那我们就可以办到;如果你不愿意,我也不强求。”渭滨浪子心想,我才不求人呢,我想去,但要你们请呢,就像刘备对诸葛亮三顾茅庐一样三番五次地请他,这样才行,要不然我随口答应了显得我太贱。但又不能把话说死,显得咱架子大。渭滨浪子说:“我还是走吧,我想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如果有必要,我再为贵院做一点贡献吧!”然后,两人依依惜别。渭滨浪子至今回想起来觉得似乎有点好笑。自己这是硬充好汉,放的福不享,却要来受这个罪。然而,自己能背叛家里,孤身出来,是为了什么呢?还不是为了干出一桩大事,让父母为拥有自己这样一个儿子而感到自豪吗?但,既然告别了六公子,就好好地望前走吧,莫可后退,走出一个辉煌的人生!
他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走。
(四)
四月的天气好得让人发傻。车子走在公路上,两边杨树上已经稀稀疏疏有了绿叶。太阳暖融融地照着,暖中又夹杂着点残寒。渭滨浪子坐在一日游去少林寺的车上。车上坐了各式各样、各行各业的人。他无心去听他们的一些高谈阔论,只是脸对着窗口看外边的风景。麦子已有半尺高了,绿色的麦浪一层一层,春风抚摸得人暖洋洋的舒服,抚摸得大地绿油油的幸福。
车子大概走了有四、五十分钟左右,先到达一个景点,旅客们都下去参观。此时有十点左右,下了车忽而才觉得有点冷,也许是渭滨浪子穿得少的缘故,风轻轻地一吹,直钻肉体。外面一些卖茶鸡蛋的商贩们立即形成一个包围的阵容,围了旅客们,在言过其辞地吹嘘自己的商品、食品进行推销。渭滨浪子不理会这些,独自下了车,跟着有些人去参观。这里是一个不知什么朝代的古墓。远看似乎是一座小山,那一大疙瘩土上长满了各种树木,以松树为多。买了一张票顺着一条小路走进去。路两边种的是有些整齐的杉树,还开了一些什么叫不上名的花,用篱笆隔开来,人只能参观——只可远观,而不可近亵玩焉!跟着有些人下到古墓坑里去参观。里面的墙壁上雕了一些花纹——看起来这是个有一定身份官宦人家的墓葬。看了一会儿,渭滨浪子也没有看出个什么名堂,又因车还在外边等着,时间不允许,急忙出来,似乎又失望,又后悔掏几块钱买一张票来参观。
又是那些人,又是各人坐着各人的座位,又有几个人开始高谈阔论,车子又在行驶之中,渭滨浪子又是把脸朝着窗外看风景。他坐着的地方,有时太阳能照进来,依然暖洋洋。他心中有一股莫名奇妙的幸福感和舒服感——他似乎忽而悟到了为什么过去那么多的文人骚客不怕苦不怕累都要走遍名山大川,原来这里有无穷的乐趣。当你真的置身于名山大川,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时,这种幸福、快乐是别人永远也体味不到的。又有那么多文人墨客赞美春天,春天春暖花开,空气也渗透了喜气,吸入人的肺腑,是如此的舒心、温暖,感觉不亚于俗人的新婚。提起俗人,渭滨浪子也没有出家,所以他也算俗人。他想起那个一起和他长大的她,不知她此时怎么样呢?他忽而觉得自己很伟大、高大、伟岸,是一个顶天立地、响当当的男子汉,大丈夫志在四方,何必苦守家业。她也许此刻在想念着自己,但自己何尝不思念她呢?外面的风景不时地变换着,路两边的树迅速地向后飞倒而去。
又有近半个小时,车子到了中岳庙停了下来。渭滨浪子看到这里的人很多,也许有什么古会。从停车场走出来,过一条公路向北就是中岳庙。人们都脸上布置了笑,三三两两,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他无心跟上车上的导游小姐,一个人随便地走走看看。先是一个由松枝扎成的大门,上边盘了两条巨大的龙。走进这个门,一条笔直的大路直通庙门口,路两边有几排大松树,也围了两排摆得严严实实满满的卖纪念品的商贩——渭滨浪子忽而觉得好笑,这卖东西的人比买东西的人还多,就像写诗的人比看诗的人还多一样。
到了中岳庙口,两尊巨大的神像立于门两边,武士打扮,一个白脸,一个青脸。正赶上有个导游小姐在讲这两个看门神,说是很久以前,有个皇帝来拜访中岳庙,其中看门神没有经过中岳庙,说是让皇帝稍等一会儿,等他禀告了中岳神再说,皇帝硬是不答应,往进硬闯,争争吵吵,惊动了中岳神,中岳神出来看时,见来访者是他的老朋友,对看门神很是生气,对着一个就是狠狠的一记耳光,从此这一个看门神就被打白了脸,另一个看门神抱打不平,脸从此也给气青了。
进了中岳庙大院,里边古树参天,香火辉煌。
路的右边有一尊铁神像,有人说,自己如果哪个部位疼,就去用手摸这尊神像相应的部位,便就诊治好了自己的病。渭滨浪子看时,果然这尊神像的浑身上下光溜溜的,已被成千上万只手摸成了这个样子。渭滨浪子也上前去,把神像摸了一会儿——漫无目的地,因为他此时没有感觉到哪儿疼,只是腿有些困。预防为主嘛,摸一摸自己以后也就不会有什么病痛了。
中岳神面前才叫丰盛呢,各种用面蒸出来的果子,水果。香火茂盛,朝拜的人很多,也不泛有小年轻人、姑娘,还也有戴眼镜的知识分子。
他一看表,时间已不早,车应该走了。他游兴未尽,后悔自己不该坐这种一日游的车,时间太紧,还没看个什么名堂,还有待于去欣赏,去体味,去感受,却又要出发,只好等晚上住在旅馆里边去回味吧,像牛反刍一样。
车子继续前进。下一站就是目的地少林寺了。少林寺是他从小就神往的地方,一部少林寺电影,使他做了多少武侠梦、英雄梦,多少次都想去少林寺学武艺,但不知怎么去少林寺,就算是知道该怎么去,这父母也不放心,一定不会放过他让他去的。后来因为上学,也荒了武业,现在只落下只能喜欢武艺,而不能实际操作与练习的地步了。此时此刻少林寺就要到了,渭滨浪子能不心旷神怡吗?
车子走在山间公路上,山上树林密集,远山近景形成了一幅俊美的风景画。他无心听女导游讲少林寺的概况,思绪早到了少林寺。
车子远在山门口就停了下来,渭滨浪子顾不上吃饭,跳下车向少林寺的方向大踏步疾奔。
太阳正午,气温骤高,他脱下身上的毛衣,身上让汗水浸透了。越走越感觉到这少林寺咋还没有到,越走越感觉到路远。路两边不时有接送游客的无轨小火车,游人很多——此时也正是旅游旺季。
近了,近了,少林寺的大门就在眼前了。也许他对少林寺抱的希望太大了,也许是看景不如听景,他感觉到眼前这个少林寺使他失望。普通的一座古寺庙,但并没有使他完全失望,继而他喜欢上了这座古刹。他凝望着大门上的“少林寺”三个字,久久地遐思。
渭滨浪子进了少林寺,进了大雄宝殿,里边灯火辉煌香烟茂盛,真是个佛门所在。殿外有两颗巨大的奇古树,树的最下层长的是阔叶——常绿阔叶,中部长的是常绿小叶,顶部长的是常绿针叶。渭滨浪子不知道其它地方有没有这种树,如果只有少林寺有这种奇树,那也算是振寺珍宝了。
出了少林寺的大门,向右,去看看塔林——塔林是少林寺的一大景观。向右二百米左右,便能看见许多塔在围墙以内。
进了塔林,果然壮观无比。有圆形的,六边形的,下方上圆的,圆顶的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塔几乎多得数不清。观赏这座塔的同时,又被另一座塔所震惊。渭滨浪子深有感触地看着这些人类伟大的杰作,陷入了沉思。他似乎又看到了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场景,听到了厮杀声,看到了那些精干的和尚在塔林里追逐厮打;又似乎看到了海灯法师在少林寺里训练二指禅功;又好像看见了许世友将军的童年时代——一个剃了光头的小少年漫漫地走在寺院之中
(五)
当渭滨浪子终于走完了全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除外)后,已经二十五岁了。这八年中,他曾几过家门而不入,家乡的消息一无所知。渭滨浪子受的苦比谁都大,回想起来又自豪又伟大,又想好好地流流眼泪。春节里,当别人家都团团圆圆过年吃团圆饭的时候,他只能是一个人面对着家乡默默地流泪,暗暗地向父母亲祈祷请罪。回首往事,那简直像做了一场梦一样,而现在真的完成了大业,他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更加成熟,知识层次也不低于一个博士研究生。
一九九八年的春天,他在河南郑州,旅游是以郑州为中心,向四面辐射,游了洛阳、龙门、少林寺、开封。然后他西行,路过家乡西安郊县,未归。看着渭水滔滔,他在列车上发呆。夏天时,他到了乌鲁木齐,库尔勒,又向东到银川。银川变化大,不像别人所说的一条街上一座楼,一个公园一只猴,现在也是楼房林立。然后又到了兰州、西宁,看了天水的麦积山,观了青海湖,黄河源头、长江源头,和藏民们一起看晒佛,又听了花儿。到秋雨连绵的季节,他又到了成都。到成都上了峨眉山。隆冬来时,他已到了昆明,看了滇池,春节到了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早春二月,已是一九九九年了,他又到了贵阳,孟春又到了重庆,到四川一些地方转转。夏天,已到了呼和浩特,和牧民共避暑,那段难忘的时节,留下了友谊。初秋天,到了太原,登上五台山。深秋又到了武汉,长沙。冬天时节,又到了广州,在这里度春节。二零〇零春,也就是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的春天,他又到了南昌,到合肥,孟春到了石家庄,北上黑龙江过夏,哈尔滨,长春,沈阳,初秋伊始到了济南,威海,烟台,大连,秦皇岛,到徐州,扬州,上海,隆冬时到了福州,在深圳过了二零〇一年也就是二十一世纪第一个春节,就又北上到苏州,杭州,到了天津,最后,他小心翼翼地进了北京城。渭滨浪子像迁徙的燕子一样冬天到南方过冬,夏天到北方避暑。基本走完城市后,他开始漫游,不管季节,走到何处算何处,泰山,衡山,庐山,黄山。渭滨浪子结识了许多和尚、道人,还有穆斯林、牧师等。又到了西藏的拉萨,坐上轮船去海南,去南山群岛。
他失去的太多太多,但所得到的却是别人永远也无法得到的。曾有人劝他把这些所见所闻写下来,但他却不愿意写——因为对景物的感受很多人是不一样的,他也只能代表渭滨浪子的感觉,而且,文笔再好的人,写作也会多少有误差的。他只想感受。
渭滨浪子吃了很多人所无法吃的苦,感叹世态的炎凉,常在失意时想着:得意猫儿强胜虎,落架凤凰不如鸡;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
渭滨浪子准备旅游时,也有同学忠告他,这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他没有听进去此话,笑他的同学多虑。今天他在六年里终于基本上走完了全中国大陆。他并没有满足,他还打算骑自行车旅行。
二零〇五年,渭滨浪子下决心从乌鲁木齐骑自行车到昆明,从昆明到广州,从广州到哈尔滨。他的自行车外表不怎么样,但很结实实用。外表不怎么样,免得自己操心,免得小偷操心。
二零〇五年,渭滨浪子终于完成了神圣的使命,人瘦了几圈,但健康程度却大大提高加强了。
渭滨浪子成功了,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旅行家,但又能怎么样呢?该耽误的都没有耽误,不该耽误的却都耽误了。
下一步何去何从呢?渭滨浪子犯愁了,是坐上舟船漂油长江、黄河呢?还是沿长江、黄河两岸徒步行走呢?还是沿长城步行呢?还是沿红军当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线来个第二次长征呢?还是沿着国界线走呢?
渭滨浪子不敢轻易决定什么,这八年来所受的罪让他回想起来不寒而栗。他没有同父母在一起过春节,心中一直觉得欠父母那么一笔债,不知成多少倍地才能还清欠下父母的这笔感情债,更不用说教养之恩。人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可怜天下父母心。而且他走时是赌着一口气走的,不知现在家里怎么样了?还是那样“五十年不变”吗?
还有那个和他一起长大的她,她是不是已经出嫁了?他也欠了她无法还清的感情之债。
渭滨浪子觉得旅游得不偿失,成功了又能怎么样?报纸上抽出一个豆腐块,报导某人从何处走到哪儿,怎样怎样,又能怎么样?眼见得好多同龄人个个事业爱情双丰收,自己呢?不但样样欠收,那简直是大灾之年了。又不能荣归故里,锦衣还乡,能这么寒酸地回去见江东父老吗?不能。浪子呀浪子,难道你永远是浪子吗?不,归来吧,归来噢,别再四处漂泊,浪迹天涯的游子。
渭滨浪子想起了六公子,他何不找自己的知音,好去中央电视台坐镇?他决定去中国特异功能研究院去,从此可以如鱼得水,更加潇洒。
但他不去洛阳,不去北京,去西安。
当初渭滨浪子也遇见过多次重视人才的人极力推荐,他婉言拒绝,只想当旅行家。现在,愿望已实现,他就想去一个避风的港湾,好好安静安静。
渭滨浪子最后下了决心,去一个普通的工作单位找份工作,平平淡淡从从容容地生活学习工作。再后来,经过一位同事的帮助,他悔改信主成了一位基督徒。
浪子总算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