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沧之水》有感 (1/2)
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被水淹死的鱼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编者按 在读过沧浪之水后,我记住了阎真。他心如明镜,不动声色地映照出世态万千。 作为一部追问人生意义的小说,沧浪之水提出了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并使得我们进行真诚而深切的思考,这便作品的成功之处。 主张人性本善的中国人,绵延几千年的封建皇权竟为自己造出了一个非常缺乏人道、非常不善的官场化社会;而主张人性本恶的西方人,近500年来竟首先创造出了一个科学、自由、民主,相对而言更富裕、更尊重人道的社会。——黎鸣中国人性分析报告
听过沧浪之水但是没有看,总觉得小说不就那么回事,也就没有太大的欲望去看。直到上周末杂志社内部打篮球,我在边上实在沾不上边,当啦啦队也不像那么回事。所以显得很无可奈何。突然艳梅问我要不要看书,说她有。接着便不待我愿意与否,很快从包里拿出了两本书,一本是女生向来爱看的言情小说,另一本也就是沧浪之水,我是从不看言情小说的,也就顺手拿了沧浪之水。
翻看细读,刚开始真的是不屑一顾,可是当我读到第二页时。心不知道怎么就给陷入了陷阱,觉得有一股很强的吸力,一定要立马把它看完。但是越往后看,心就越觉得沉重,简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几乎在断断续续的时间里失去了看下去的勇气。可是片刻之后,还是鬼使神差的拿起来,接着往下看。再也放不下手,尽管心给压得没有任何喘息的余地,我想这大概就是书的魅力。回想这种感觉似乎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曾有过,我还记得这种感觉曾在看陈桂棣、春桃夫妇写的中国农民调查报告时有过。时隔2年的时间,我昔时的感情是否依旧?望天涯,独默默!
小说开篇写池大为父亲的死,发生在一个叫三山坳的贫穷的小山村。开篇引出池家两代人的为人准则。在这里用意最深的是主人公池大为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的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中一共记录了孔孟、屈原、司马迁、嵇康、淘渊明、李杜、苏东坡、文天祥、曹雪芹、谭嗣同,一共十二个人,其中最后一页是父亲的自画像,以及父亲的签名:池永昶自画像,一九五七年八月八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些无一例外的为以后池大为为人处世的转变提供了一个矛盾冲突。也很好的跟最终池大为当上省卫生厅厅长,并在父亲坟前烧掉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照应。并由此延伸出一个需要人长时间思考、讨论,最终取舍的取向:在中国历代文化名人高尚的品质中,我们是否应该采撷。可是在官场化的中国社会,这些名人无一例外的受到政治的排挤迫害,终身抑郁不得志,客死异乡的、潦倒而死、忧郁愤瞒在现代社会我们是否应该追寻他们的足迹,用他们的原则处身立世。但是从小说中池大为的转变看,这些在官场是行不通的,你要是坚持这些操守,那么你就注定过抑郁、潦倒、愤瞒的生活。所以我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文人最好不要出仕,他们太过于书生意气,在世人面前过于清高,永远是打击排挤的对象。
我始终觉得我跟主人公池大为的为人很相似,所以我长时间的陷入了深思,我要怎样转变自己,怎么不落俗套的去生活,去迎合,而不违背自己的意志。但是鱼和熊掌是不能兼得的,我又有什么理由去二者皆攥。在生活这座天平上砝码是永远无法平衡生活的冲力。和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是同一个道理,真理是没有绝对的,何况是本就失衡的生活。人与人之间向来是没有对等的付出和回报。
在性善、性恶这两个对立的观点看,我只能说出一个错误的观点:人性自私论。在理论上也许人性自私是绝对错误的,可是我们是一个活生生的生活在千奇百怪的物质社会,从实际上来说我们是自私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历来为人们所唾弃的,但是我们扪心自问,世事沉浮,波诡云卷,又有几个人可以站出来说是为别人而活,少!少!少!万事都有一个度,所谓佛争一注香,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人为自己考虑是应该的,但决非贪婪。
接下来是池大为去北京中医学院,这里又同时刻画出了另外两个跟池大为要好的同乡,刘跃进考上了武汉大学哲学系,胡一兵考上了复旦大学新闻系。以后一个成了教授,一个成了知名记者,可是最后都无一例外的退出自己选择向往的舞台,开始社会化,都放弃了昔日的书生意气,壮心满怀。这是一种悲哀,还是一个必然趋势,不管什么,我是悲凉袭遍全身。
在这里我想引出我看了之后想得很多的两个很现实的观点:“世界改变人还是人改变世界,是你改变别人还是别人改变自己。”我想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信誓旦旦的选择自己的优越的能动性。可是很多时候是事与愿违,更多的时候在社会这个大杂烩的染缸里,是世界改变人,你是被人支配改变,人的能动性在这里显得没有丝毫的价值。
我再转回到池大为,在读大学四年中他与自己的原则做了两次较量,但归类都是爱情婚姻,依次是作为有着优越家庭背景的许小曼的主动追求,拒绝与姜教授女儿的接触而最终失去了留校机会,辗转到了省卫生厅,开始了他痛苦挣扎的生活。是坚持还是放弃。书中卫生厅人与人之间的勾斗被展现的淋漓尽致,拍案叫绝,让我没有感到一丝一毫参假,虚造的成分。
在卫生厅出现了三个与池大为有着非比寻常的利害关系的三个人,一个是厅长马垂章、一个是丁小槐(小怀)、一个是晏之鹤。在这里我简单分析一下。马垂章在后来是提携池大为当上厅长的一个前台,而晏之鹤则有点像古代帮帝王出谋划策打天下的军师,十足的闲人隐士,实际上他就是被刻画成为一个帮助池大为当上厅长的幕后。可以说这两个人对池大为的出仕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丁小槐,则是跟池大为争风吃醋的一个竞争对手,是池大为唾弃的对象,视其为就差尾巴的东西。作者也更多的用他来展现和讽刺官场的丑陋。
我先用池大为刚到卫生厅,两次跟晏之鹤下棋来说明一点我的观点,因为两次晏之鹤都用了一个“当头炮”第一次是晏之鹤要池大为明白人生的滋味,特别是在官场,要丢掉年轻人的血气方刚,也预示池大为还年轻总会因为他自认为对的言行走一条弯路。第二次是要池大为在官场要忌讳说话,不要是不是一个人都张嘴就说,要明白隔墙有耳,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所以给池大为的忠告是:“做眼不瞎的瞎子,耳不聋的聋子,绝对做不哑的哑巴。”但是池大为由于受乃父影响,和良心的谴责,他做不到,这也导致他被弄到中医学会过了8年“清闲”的日子。8年抗战,年岁还是跟他,以及所有的人开了一个玩笑,时间总会磨去你的棱角。即便你在硬,也只是时间问题。
池编者按 在读过沧浪之水后,我记住了阎真。他心如明镜,不动声色地映照出世态万千。 作为一部追问人生意义的小说,沧浪之水提出了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并使得我们进行真诚而深切的思考,这便作品的成功之处。永昶看了儿子的录取通知书吼了一句:“苍天有眼,公正在时间的路口等待。”就一头栽在地上,再没有起来。“公正在时间的路口等待”正确与否,池大为在最后说了出来:“在大势所趋别无选择的口实中,随波逐流地走上了另一条道路。那里有鲜花,有掌声,有虚拟的尊严和真实的利益。于是我失去了信念,放弃了坚守,成为了一个被迫的虚无主义者。我心中也有隐痛,这是一个时代的苦闷。”也道出了另外一种真实——先曲方能伸。
是的大丈夫能屈能伸,当年韩信甘受跨下之辱,才有了以后的功成名就,但是还是落得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但是忍辱负重的人实在太少了。丁小槐算?不,他只能算一条丧失在官场漩涡中的一个可怜的没长尾巴的狗。严重失去了做人的尊严。但是我在想,为什么大多数倔强的人不愿忍辱负重,是过激的把自己比为了高风亮节,还是这个社会根本不存在这个机会,做了就真的是失了自我?
当然引起池大为连连转变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儿子一波被烫伤。在送儿子上医院的时候他终于在反复叨念的“难道我的儿子就不是人”声中看清了世道,终于鼓足了勇气要改变,要“进取”故事到这里就开始了戏剧性的转变。
首先引起这个改变的是妻子董柳为马厅长的孙女渺渺扎针。事情由马厅长孙女突然脱水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结果护士因为害怕,所以老是走针,这就给董一针制造了这个机会。然后池大为夫妇也就利用这一层,在精明的马厅长哪儿演起了双簧,尽管心照不宣。再后来是舒少华跟马垂章抢厅长位置的较量,舒少华想打池大为这张牌,结果池大为在晏之鹤的指导和劝说下,违心的给马垂章传递了这个情报。更具戏剧性的是其实马垂章早就拿到了这分材料。在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恰好在这个时候丁小槐也赶来“告密”最后自然是舒少华玩完,池大为终于从“苦海”中跳出来,极力违心的感谢和捆绑着他的恩人马厅长。但是作者却先用了池大为妻子董柳引起转变,用以混淆人们的视听,以为池大为终于升官是蒙荫了老婆“董一针”的关系!但是真是这样?这就是官场“兵不厌诈,暗渡陈仓。”
就这样舒少华被扳倒,一连串的追随者再也没有翻身。难道真的是“一将功成万古枯”到底还是群众成就了英雄,我曾经想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值得关系,一个台前,一个永远不被人提起的幕后!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通义也。”说到这里我又想谈到中国朴实的农民。书中也有丁点的描写,但也是侧面的。其实中国的农民心是最小的,只要你给他一丁点好处他就会记上你一辈子。但是你如果不搭理他,他也只能在一个无人的角落向隅而泣。农民也是最好欺负和愚弄的,自古民不与官斗。农民是不是在自己的意识形态里翻身做了主人,还是一个未知之数。权向来在农民哪儿... -->>
编者按 在读过沧浪之水后,我记住了阎真。他心如明镜,不动声色地映照出世态万千。 作为一部追问人生意义的小说,沧浪之水提出了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并使得我们进行真诚而深切的思考,这便作品的成功之处。 主张人性本善的中国人,绵延几千年的封建皇权竟为自己造出了一个非常缺乏人道、非常不善的官场化社会;而主张人性本恶的西方人,近500年来竟首先创造出了一个科学、自由、民主,相对而言更富裕、更尊重人道的社会。——黎鸣中国人性分析报告
听过沧浪之水但是没有看,总觉得小说不就那么回事,也就没有太大的欲望去看。直到上周末杂志社内部打篮球,我在边上实在沾不上边,当啦啦队也不像那么回事。所以显得很无可奈何。突然艳梅问我要不要看书,说她有。接着便不待我愿意与否,很快从包里拿出了两本书,一本是女生向来爱看的言情小说,另一本也就是沧浪之水,我是从不看言情小说的,也就顺手拿了沧浪之水。
翻看细读,刚开始真的是不屑一顾,可是当我读到第二页时。心不知道怎么就给陷入了陷阱,觉得有一股很强的吸力,一定要立马把它看完。但是越往后看,心就越觉得沉重,简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几乎在断断续续的时间里失去了看下去的勇气。可是片刻之后,还是鬼使神差的拿起来,接着往下看。再也放不下手,尽管心给压得没有任何喘息的余地,我想这大概就是书的魅力。回想这种感觉似乎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曾有过,我还记得这种感觉曾在看陈桂棣、春桃夫妇写的中国农民调查报告时有过。时隔2年的时间,我昔时的感情是否依旧?望天涯,独默默!
小说开篇写池大为父亲的死,发生在一个叫三山坳的贫穷的小山村。开篇引出池家两代人的为人准则。在这里用意最深的是主人公池大为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的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中一共记录了孔孟、屈原、司马迁、嵇康、淘渊明、李杜、苏东坡、文天祥、曹雪芹、谭嗣同,一共十二个人,其中最后一页是父亲的自画像,以及父亲的签名:池永昶自画像,一九五七年八月八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些无一例外的为以后池大为为人处世的转变提供了一个矛盾冲突。也很好的跟最终池大为当上省卫生厅厅长,并在父亲坟前烧掉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照应。并由此延伸出一个需要人长时间思考、讨论,最终取舍的取向:在中国历代文化名人高尚的品质中,我们是否应该采撷。可是在官场化的中国社会,这些名人无一例外的受到政治的排挤迫害,终身抑郁不得志,客死异乡的、潦倒而死、忧郁愤瞒在现代社会我们是否应该追寻他们的足迹,用他们的原则处身立世。但是从小说中池大为的转变看,这些在官场是行不通的,你要是坚持这些操守,那么你就注定过抑郁、潦倒、愤瞒的生活。所以我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文人最好不要出仕,他们太过于书生意气,在世人面前过于清高,永远是打击排挤的对象。
我始终觉得我跟主人公池大为的为人很相似,所以我长时间的陷入了深思,我要怎样转变自己,怎么不落俗套的去生活,去迎合,而不违背自己的意志。但是鱼和熊掌是不能兼得的,我又有什么理由去二者皆攥。在生活这座天平上砝码是永远无法平衡生活的冲力。和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是同一个道理,真理是没有绝对的,何况是本就失衡的生活。人与人之间向来是没有对等的付出和回报。
在性善、性恶这两个对立的观点看,我只能说出一个错误的观点:人性自私论。在理论上也许人性自私是绝对错误的,可是我们是一个活生生的生活在千奇百怪的物质社会,从实际上来说我们是自私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历来为人们所唾弃的,但是我们扪心自问,世事沉浮,波诡云卷,又有几个人可以站出来说是为别人而活,少!少!少!万事都有一个度,所谓佛争一注香,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人为自己考虑是应该的,但决非贪婪。
接下来是池大为去北京中医学院,这里又同时刻画出了另外两个跟池大为要好的同乡,刘跃进考上了武汉大学哲学系,胡一兵考上了复旦大学新闻系。以后一个成了教授,一个成了知名记者,可是最后都无一例外的退出自己选择向往的舞台,开始社会化,都放弃了昔日的书生意气,壮心满怀。这是一种悲哀,还是一个必然趋势,不管什么,我是悲凉袭遍全身。
在这里我想引出我看了之后想得很多的两个很现实的观点:“世界改变人还是人改变世界,是你改变别人还是别人改变自己。”我想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信誓旦旦的选择自己的优越的能动性。可是很多时候是事与愿违,更多的时候在社会这个大杂烩的染缸里,是世界改变人,你是被人支配改变,人的能动性在这里显得没有丝毫的价值。
我再转回到池大为,在读大学四年中他与自己的原则做了两次较量,但归类都是爱情婚姻,依次是作为有着优越家庭背景的许小曼的主动追求,拒绝与姜教授女儿的接触而最终失去了留校机会,辗转到了省卫生厅,开始了他痛苦挣扎的生活。是坚持还是放弃。书中卫生厅人与人之间的勾斗被展现的淋漓尽致,拍案叫绝,让我没有感到一丝一毫参假,虚造的成分。
在卫生厅出现了三个与池大为有着非比寻常的利害关系的三个人,一个是厅长马垂章、一个是丁小槐(小怀)、一个是晏之鹤。在这里我简单分析一下。马垂章在后来是提携池大为当上厅长的一个前台,而晏之鹤则有点像古代帮帝王出谋划策打天下的军师,十足的闲人隐士,实际上他就是被刻画成为一个帮助池大为当上厅长的幕后。可以说这两个人对池大为的出仕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丁小槐,则是跟池大为争风吃醋的一个竞争对手,是池大为唾弃的对象,视其为就差尾巴的东西。作者也更多的用他来展现和讽刺官场的丑陋。
我先用池大为刚到卫生厅,两次跟晏之鹤下棋来说明一点我的观点,因为两次晏之鹤都用了一个“当头炮”第一次是晏之鹤要池大为明白人生的滋味,特别是在官场,要丢掉年轻人的血气方刚,也预示池大为还年轻总会因为他自认为对的言行走一条弯路。第二次是要池大为在官场要忌讳说话,不要是不是一个人都张嘴就说,要明白隔墙有耳,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所以给池大为的忠告是:“做眼不瞎的瞎子,耳不聋的聋子,绝对做不哑的哑巴。”但是池大为由于受乃父影响,和良心的谴责,他做不到,这也导致他被弄到中医学会过了8年“清闲”的日子。8年抗战,年岁还是跟他,以及所有的人开了一个玩笑,时间总会磨去你的棱角。即便你在硬,也只是时间问题。
池编者按 在读过沧浪之水后,我记住了阎真。他心如明镜,不动声色地映照出世态万千。 作为一部追问人生意义的小说,沧浪之水提出了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并使得我们进行真诚而深切的思考,这便作品的成功之处。永昶看了儿子的录取通知书吼了一句:“苍天有眼,公正在时间的路口等待。”就一头栽在地上,再没有起来。“公正在时间的路口等待”正确与否,池大为在最后说了出来:“在大势所趋别无选择的口实中,随波逐流地走上了另一条道路。那里有鲜花,有掌声,有虚拟的尊严和真实的利益。于是我失去了信念,放弃了坚守,成为了一个被迫的虚无主义者。我心中也有隐痛,这是一个时代的苦闷。”也道出了另外一种真实——先曲方能伸。
是的大丈夫能屈能伸,当年韩信甘受跨下之辱,才有了以后的功成名就,但是还是落得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但是忍辱负重的人实在太少了。丁小槐算?不,他只能算一条丧失在官场漩涡中的一个可怜的没长尾巴的狗。严重失去了做人的尊严。但是我在想,为什么大多数倔强的人不愿忍辱负重,是过激的把自己比为了高风亮节,还是这个社会根本不存在这个机会,做了就真的是失了自我?
当然引起池大为连连转变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儿子一波被烫伤。在送儿子上医院的时候他终于在反复叨念的“难道我的儿子就不是人”声中看清了世道,终于鼓足了勇气要改变,要“进取”故事到这里就开始了戏剧性的转变。
首先引起这个改变的是妻子董柳为马厅长的孙女渺渺扎针。事情由马厅长孙女突然脱水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结果护士因为害怕,所以老是走针,这就给董一针制造了这个机会。然后池大为夫妇也就利用这一层,在精明的马厅长哪儿演起了双簧,尽管心照不宣。再后来是舒少华跟马垂章抢厅长位置的较量,舒少华想打池大为这张牌,结果池大为在晏之鹤的指导和劝说下,违心的给马垂章传递了这个情报。更具戏剧性的是其实马垂章早就拿到了这分材料。在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恰好在这个时候丁小槐也赶来“告密”最后自然是舒少华玩完,池大为终于从“苦海”中跳出来,极力违心的感谢和捆绑着他的恩人马厅长。但是作者却先用了池大为妻子董柳引起转变,用以混淆人们的视听,以为池大为终于升官是蒙荫了老婆“董一针”的关系!但是真是这样?这就是官场“兵不厌诈,暗渡陈仓。”
就这样舒少华被扳倒,一连串的追随者再也没有翻身。难道真的是“一将功成万古枯”到底还是群众成就了英雄,我曾经想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值得关系,一个台前,一个永远不被人提起的幕后!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通义也。”说到这里我又想谈到中国朴实的农民。书中也有丁点的描写,但也是侧面的。其实中国的农民心是最小的,只要你给他一丁点好处他就会记上你一辈子。但是你如果不搭理他,他也只能在一个无人的角落向隅而泣。农民也是最好欺负和愚弄的,自古民不与官斗。农民是不是在自己的意识形态里翻身做了主人,还是一个未知之数。权向来在农民哪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