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快穿之锦绣荣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新帝上任第一件事, 就是推行科举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科举取士的政策,收回世家大族手中的选官任官权力。同时,允许女子参加科举。
此诏一出,朝臣哗然, 尤以世家大族反弹最为激励。
帝王要集权,要削弱世家权力,已经将刀刃悬在了世家头上,不怪他们兴起反抗。
“祖制不可改!”有老臣如此掷地有声道。
“朕为宋朝开国帝王,何来祖制。”衡玉将手边的奏折随手扔到殿下,淡淡回道。
身为开国帝王就是有这种任性的权利, 所谓的祖制是什么, 根本无例可考。她就是开国帝王, 再往上去看那就是前朝了啊!
此言一出, 众人都噤声了。那些反对的大臣只能将目光投到丞相王浩身上。
王浩既是百官之首,其所在的王家在仲家衰落下去之后, 已经成为洛阳世家的领头,在这件事上极有发言权。
但是王浩想到女帝的手段,想到她在上朝前看向自己的那道意味深长的眼神, 慢慢的似乎明白了什么。
王浩迈步上前,走到大殿中央, 在所有人目光的注视下缓缓俯下身子, 几乎是一字一顿说道:“臣, 请乞骸骨。”
老迈的身躯好像一瞬间被重压击垮了, 王浩再直起身子时,几乎所有人都愕然发现,丞相老了很多。
往常他虽然看上去苍老,但是精神气十足,一眼看去还能看出年轻时的丰神俊秀。如今却是头发花白,精神衰败,没有神采。
王浩知道自己无法违抗女帝,又不能同意这件事去得罪其他交好的世家,只能选择乞骸骨避开锋芒。
也许,这也在他们这位女帝的算计之中。
女帝心有乾坤,需要的是一个坚定站在她这一方的丞相,而不是他这个时常与她唱反调,身为洛阳世家领头人的丞相。他如今占了这个位置,挡了别人的路啊。
世家的确势大,但是衡玉一步步走到如今,手里掌控的权势极大,而且早已扶持起很多寒门士子抗衡世家,至于允许女子科举这件事,朝中不乏有身居高位的女官吏,若是有人反对,那么就相当于得罪了一大批前途可期的官员。
最后这件事就这样推行下去,既让人觉得震惊,又有些意料之中。
第一次殿试举行的时候,世家子弟占了名额的大半江山,寒门士子寥寥。衡玉拿着名单,却并不着急,馆藏阁就是一颗专门拨给天下寒门士子的种子,随着时间的酝酿,会有越来越多优秀的寒门士子涌现在这朝堂之中。
下一次朝会时,就在各世家出身的大臣等着看女帝笑话时,衡玉突然出声宣布一件事,“朕决定修书。”
易代修史,盛代修书,将散落的典籍收集重新编撰标注,这是一件对后世影响极深的事情,也是一件极大的功劳。
编书工程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极多,衡玉下诏召集全国各地名士大儒,同时在朝中选取一些有声望的大臣一同前去编撰书籍。至于总领这一工程的人,衡玉投桃报李,点了已经乞骸骨的王浩负责。
王家子弟接到旨意时都极为错愕,原本虚弱躺在床上养病的王浩听到这件事后立马恢复了精神气,好像一下子就从伤风中病愈了。
“父亲,那位曾经使计让您乞骸骨,她难道不怕您心怀怨恨吗?”王浩的次子这样问他。
王浩手里捧着圣旨,闻言叹道:“这就是帝王心术啊。”这一手恩威并施玩得得心应手,无可指摘。王浩望着那朗朗乾坤,好像已经能够看到在这位女帝的领导下,未来宋国的盛世之景。
修书的事情布置下去后,就轮到学堂的改革,以及对于商业进行扶持,同时衡玉也在着眼匈奴。
匈奴内部由各游牧民族聚居而成,不同于中原的一个国家,他们各自为战,只有在有共同利益之时才会一起进退。
衡玉将秦殊调去了并州。秦殊擅奇谋,一直在试图用计挑起匈奴内斗,如今卓有成效,并州边境已经做了备战的准备。
匈奴的布局结束后,她又有多番动作,将一些治臣调去南疆。在几位臣子要出发前去南疆之前,衡玉召见了他们。
她早已结合自己的记忆以及情报组织那边调查到的南疆的实际情况,写出了一些行而有效的条款,在召见这几人时,把自己整理的东西交给了他们,命他们徐徐图之。
而曾经连续三年大旱又遇蝗灾的扬州,经过这几年的休养生息,已经逐渐恢复了元气,渐渐有了前世“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胜景。
至于魏国末代帝王,昔日的幼帝魏季平,如今的礼亲王现在正参与到修书的工作中,是参与修书工程的人中年纪最小的一位。他能够加入其中,并不是衡玉将他塞进去,而是凭借他自己的能力,目前在帮忙校对史书。
他无法成为一位合格的帝王,但也许会成为一位优秀的史学家。
对于他的选择,女帝则是表示支持。魏季平待她以诚,她自然也待他以诚。
江山已定,逐渐有了盛世气象。诸般事宜都已经布置下去,这时候女帝的婚事再次提上了议程。
女帝留下子嗣非常重要,不然女帝以及她麾下重臣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最后却落到他人手里就太气人了。
而且主少国疑,女帝虽然身体康健,但是早些诞下子嗣进... -->>
新帝上任第一件事, 就是推行科举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科举取士的政策,收回世家大族手中的选官任官权力。同时,允许女子参加科举。
此诏一出,朝臣哗然, 尤以世家大族反弹最为激励。
帝王要集权,要削弱世家权力,已经将刀刃悬在了世家头上,不怪他们兴起反抗。
“祖制不可改!”有老臣如此掷地有声道。
“朕为宋朝开国帝王,何来祖制。”衡玉将手边的奏折随手扔到殿下,淡淡回道。
身为开国帝王就是有这种任性的权利, 所谓的祖制是什么, 根本无例可考。她就是开国帝王, 再往上去看那就是前朝了啊!
此言一出, 众人都噤声了。那些反对的大臣只能将目光投到丞相王浩身上。
王浩既是百官之首,其所在的王家在仲家衰落下去之后, 已经成为洛阳世家的领头,在这件事上极有发言权。
但是王浩想到女帝的手段,想到她在上朝前看向自己的那道意味深长的眼神, 慢慢的似乎明白了什么。
王浩迈步上前,走到大殿中央, 在所有人目光的注视下缓缓俯下身子, 几乎是一字一顿说道:“臣, 请乞骸骨。”
老迈的身躯好像一瞬间被重压击垮了, 王浩再直起身子时,几乎所有人都愕然发现,丞相老了很多。
往常他虽然看上去苍老,但是精神气十足,一眼看去还能看出年轻时的丰神俊秀。如今却是头发花白,精神衰败,没有神采。
王浩知道自己无法违抗女帝,又不能同意这件事去得罪其他交好的世家,只能选择乞骸骨避开锋芒。
也许,这也在他们这位女帝的算计之中。
女帝心有乾坤,需要的是一个坚定站在她这一方的丞相,而不是他这个时常与她唱反调,身为洛阳世家领头人的丞相。他如今占了这个位置,挡了别人的路啊。
世家的确势大,但是衡玉一步步走到如今,手里掌控的权势极大,而且早已扶持起很多寒门士子抗衡世家,至于允许女子科举这件事,朝中不乏有身居高位的女官吏,若是有人反对,那么就相当于得罪了一大批前途可期的官员。
最后这件事就这样推行下去,既让人觉得震惊,又有些意料之中。
第一次殿试举行的时候,世家子弟占了名额的大半江山,寒门士子寥寥。衡玉拿着名单,却并不着急,馆藏阁就是一颗专门拨给天下寒门士子的种子,随着时间的酝酿,会有越来越多优秀的寒门士子涌现在这朝堂之中。
下一次朝会时,就在各世家出身的大臣等着看女帝笑话时,衡玉突然出声宣布一件事,“朕决定修书。”
易代修史,盛代修书,将散落的典籍收集重新编撰标注,这是一件对后世影响极深的事情,也是一件极大的功劳。
编书工程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极多,衡玉下诏召集全国各地名士大儒,同时在朝中选取一些有声望的大臣一同前去编撰书籍。至于总领这一工程的人,衡玉投桃报李,点了已经乞骸骨的王浩负责。
王家子弟接到旨意时都极为错愕,原本虚弱躺在床上养病的王浩听到这件事后立马恢复了精神气,好像一下子就从伤风中病愈了。
“父亲,那位曾经使计让您乞骸骨,她难道不怕您心怀怨恨吗?”王浩的次子这样问他。
王浩手里捧着圣旨,闻言叹道:“这就是帝王心术啊。”这一手恩威并施玩得得心应手,无可指摘。王浩望着那朗朗乾坤,好像已经能够看到在这位女帝的领导下,未来宋国的盛世之景。
修书的事情布置下去后,就轮到学堂的改革,以及对于商业进行扶持,同时衡玉也在着眼匈奴。
匈奴内部由各游牧民族聚居而成,不同于中原的一个国家,他们各自为战,只有在有共同利益之时才会一起进退。
衡玉将秦殊调去了并州。秦殊擅奇谋,一直在试图用计挑起匈奴内斗,如今卓有成效,并州边境已经做了备战的准备。
匈奴的布局结束后,她又有多番动作,将一些治臣调去南疆。在几位臣子要出发前去南疆之前,衡玉召见了他们。
她早已结合自己的记忆以及情报组织那边调查到的南疆的实际情况,写出了一些行而有效的条款,在召见这几人时,把自己整理的东西交给了他们,命他们徐徐图之。
而曾经连续三年大旱又遇蝗灾的扬州,经过这几年的休养生息,已经逐渐恢复了元气,渐渐有了前世“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胜景。
至于魏国末代帝王,昔日的幼帝魏季平,如今的礼亲王现在正参与到修书的工作中,是参与修书工程的人中年纪最小的一位。他能够加入其中,并不是衡玉将他塞进去,而是凭借他自己的能力,目前在帮忙校对史书。
他无法成为一位合格的帝王,但也许会成为一位优秀的史学家。
对于他的选择,女帝则是表示支持。魏季平待她以诚,她自然也待他以诚。
江山已定,逐渐有了盛世气象。诸般事宜都已经布置下去,这时候女帝的婚事再次提上了议程。
女帝留下子嗣非常重要,不然女帝以及她麾下重臣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最后却落到他人手里就太气人了。
而且主少国疑,女帝虽然身体康健,但是早些诞下子嗣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