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当我回宿舍时,在路上,看见万师兄一个人在回廊边打电话,他没看见我,我也不好打扰他。整理一下心情,恢复正常后,进了院子,碰上刚准备出来的小胡。
“庄师兄,你路哪里去了?万师兄也不见,我以为你们有新任务,不管我了呢。”
“我出去打了个电话,万师兄,有前面那回廊边打电话呢,不是要过年嘛。”这话刚出口,我就有点后悔,这恐怕是给小胡伤口上撒盐,过年了,他连一个值得打的电话都没有,估计要勾起他的伤感。
但是小胡并没表现出兴趣,只是问:“明成师又去开会了,说是民宗局和公安局来人,说关于打假的事。我以为,你们也去参加了呢。”
“什么意思?庙子与打假有什么关系?”不知是我没理解,还是小胡没说明白。
“我也这样想啊?问过钱师兄,他听说,要整治混迹于庙会的假和尚假道士,尤其是我们朝山的,中途这么长,肯定有许多算命看相以及欺骗香客的家伙,公安与民宗部门,要打假的。”
“对对对,他们组织得好,这个事,肯定要做,要保持这个朝山及庙会品牌的纯正性,这可是个千年品牌呢。”
小胡问到:“什么意思,千年前,就有人朝山了?”
我解释到:“鸡足山,是饮光迦叶的道场,不管是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包括东南亚的小乘佛教,都把这里当成圣地,历代以来,到此朝山拜佛的人,数不胜数。这品牌是迦叶尊者所创,蜀汉之时,就有小庵,但第一个给它打广告的大佬,却是唐代的,所以,我叫它千年品牌。”
“什么意思?哪个?”
我简要介绍了一下鸡足山的兴盛史。蜀汉时佛教已传入这里,建有小庵。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记》载:"迦叶承旨主持正法,结集既已,至第二十年,厌世无常,将入寂灭,乃往鸡足山。"
迦叶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最后入灭于鸡足山。又相传,迦叶至鸡足山后,进入禅定,奉持如来附嘱之金衤阑衣,以待弥勒出世而授之。显然迦叶入定的鸡足山是在印度境内的摩揭陀国,中国之鸡足山由僧人附会、仿造而来,同时也作为迦叶道场载入中国释史。至明代,山上僧尼云集,佛事最为鼎盛。"琳宫绀宇不知数,浮图宝刹凌苍苍。"据统计,有"大者七十二所塔院",且"规天矩地,制度虚敞"、"院宇壮丽"。另外还有许多"静室精舍"。至清代,这里还有寺36所,庵72所,盛时常住僧尼5000人以上。翻开有关志书,可见这里历史上几乎无山不寺。
佛教在鸡足山的发展,其一可能与南方的开发有关。南宋政治中心南移,鸡足山渐为更多的人所知,至明代这里就更加著名了。其二,许多僧人奔迦叶道场而来。其三,这里的自然环境幽偏僻而美,适宜静修。其四,这里是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和云南上座部佛教荟萃之所。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这里佛教文化的兴盛。
历代在此活动的高僧很多,惜无详细的记载。知名者有唐代的明智、护日,宋代的慈济,元代的源空、普通、本源,明代的法天、大错,清以后的虚云、自性等。许多僧人远道而来在此结茅修行,于是在这些高僧大德修行处,一座座寺庙建立起来。鸡足山是僧人向往的一块净地,明代僧人静闻的事迹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据冯志《仙释传》,静闻原为江苏迎福寺莲舟法师的法嗣,他禅诵达二十年,剌血写成《法华经》,发愿将此经供于鸡足山。崇祯九年(1636),他同徐霞客结伴西游至湘江,不幸遇盗堕水,但将写经举在头顶,独不遗失。后创病死于途中。临终前嘱徐霞客将其骨灰带至鸡足山埋葬,以了其生前未了之愿。徐霞客带着静闻的骨灰和血写的经书,展转数千里来到鸡足山,将其经供之于悉檀寺,并在山上为之建塔埋骨。徐霞客吟诗《哭静闻禅侣》六首以悼念。其中云:
晓共云关暮共龛,梵音灯影对偏安。禅销白骨空余梦,瘦比黄花不耐寒。西望有山生死共,东瞻无侣去来难。故乡只道登临少,魂断天涯只独看。
小胡听到这里时,打断了我:“庄师兄,莫说那么多了,我只是觉得,以唐朝这么伟大的朝代,以玄奘法师的英明,那时的佛教,恐怕要兴盛而且纯正吧。”
“其实不然”我否定到:“所有宗教生存于社会中,如果兴盛,就如同名牌,总有人想仿冒。况且,江湖术士,自身没有学术地位,但又想投机取巧,骗术一直存在。如果要骗达官贵人,如果国外传说中皇帝的新装,如果要骗升斗小民,就如同街头卦摊。不管佛教道教,还是其它什么教,只要有人信它,就是骗子想混进来。”
说到这里,我回忆起原来在武昌碰到的恩人,想起后来在北京受骗的术士,我想,这没什么道德可分,这只是一种骗人的职业而已。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他们的存在。收智商税的后果,就是混淆了宗教与术士的界限。
于是,我给他专门讲了,他所谓佛教兴盛时期下,术士依然活跃的几个故事。小胡不太相信,在佛教高手遍地的情况下,唐代的达官贵人,居然还会被术士所骗。而要让小胡认识到,历史是最好的社会教科书,我专门选了我所阅读过的,唐代的事情。
第一个就是唐宣宗时期的一个故事了。司农卿韦廑,三品,已经是个不小的官了,可韦廑并不满足,一心一意要弄个夏州节度使当当。
有一个江湖术士知道了韦廑的想法,便主动上门自荐:“我精通占星术,为人求取官职不是我次两次了,每一次都心想事成,得偿所愿。”
韦廑大喜,当晚在庭院里摆上占星的器具,一切准备就绪,并且按照术士的要求,亲笔在纸上写出所求的官职。
术士得拿到韦廑手写字迹,立即对着大声喊道:“韦廑要造反,逼我为他祭天。”
韦廑吓坏了,带领全家跪在术士面前苦苦哀求:“恳求仙人给我全家百口一活路,家里所有财产全都送给仙给人。”
术士带着金银财宝,穿着绫罗绸缎,大摇大摆出了韦家,正巧遇到巡逻的士兵,他身的华贵衣装,引起士兵的怀疑,把他当成盗贼抓了起来。
术士无奈之下,只好招供:“韦廑要造反,给我这些东西,是为了让我不要告发他。”
此事禀报唐宣宗,唐宣宗把韦廑叫来当面审问,了解了事情的经过,由于韦廑出身望族,又是被奸人诬谄,总算给了点面子,只是将他贬为永州司马了事。至于那个术士,送京兆府治罪,以杖刑处死。
官场之人想升官,应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正常心理,也许韦廑送礼了,也托人了,却总是没有半点进展,于是便怀疑自己是不是流年不利,哪路神仙没拜到,这才不敬苍生敬鬼神,着了江湖术士的道,偷鸡不成蚀把米。够可笑,也够可怜。
至于那个江湖术士,道行还是有点浅,把韦廑一家治得服服帖帖,没想到栽到巡逻士兵手里,煮熟的鸭子飞了,还赔上一条命。够可怜,也够可笑。
还有一个故事,与著名的武则天有关。武则天是笃信佛教的,并且把它定为国教。当时河内有个老尼姑,是麟趾寺住持,与韦什方等人勾结在一起,以妖言邪说迷惑百姓。老尼姑自号净光如来,说她能预知未来;韦什方自称三国孙吴赤乌年间出生;还有一个外族老头自称五百岁,说自打见到僧怀义至今已经二百年了,怀义的面貌越来越年轻。武则天对他们很信服很尊重,有求必应,说啥是啥,还赏赐了很多钱。
老尼姑白天当着外人只吃一点麻籽和一点米以,到了晚上就与收养的一百多名弟子一起杀牛宰羊,烹鲜调羹,宴饮作乐,荒淫无耻,为所欲为。武什方吹嘘自己能配制长生不老药,武则天也深信不疑,派他乘驿车去千里之外的岭南采药。
明堂火灾发生后,老尼姑入宫,向武则天表示慰问。武则天大怒,痛斥道:你经常说你能预知未来,为什么不提前预警明堂火灾?我看你他妈的就是故意的。
老尼姑被赶回河内,她的弟子以及那个异族老头都逃得无影无踪,还有人不嫌事小,向武则天举报老尼姑等人的种种罪行。
没想到武则天接到举报后不但不追究,反而下令让老尼姑返回麟趾寺该干啥干啥。老尼姑心里那个乐,心想太后终究还是离不开我们,逃散的弟子们听到这个好消息,立马一个不少地全都回到老尼姑跟前。
老尼姑等人屁股还没坐稳,武则天派来的兵将就到了,稀里哗啦全抓了起来,通通没入官府充当官婢去了。武什方从岭南回来刚走到偃师,听说老尼姑已经败了,眼看自己回到朝廷也是难逃罪责,只好上吊而死。
老尼姑罪有应得,可罪的根子,却... -->>
当我回宿舍时,在路上,看见万师兄一个人在回廊边打电话,他没看见我,我也不好打扰他。整理一下心情,恢复正常后,进了院子,碰上刚准备出来的小胡。
“庄师兄,你路哪里去了?万师兄也不见,我以为你们有新任务,不管我了呢。”
“我出去打了个电话,万师兄,有前面那回廊边打电话呢,不是要过年嘛。”这话刚出口,我就有点后悔,这恐怕是给小胡伤口上撒盐,过年了,他连一个值得打的电话都没有,估计要勾起他的伤感。
但是小胡并没表现出兴趣,只是问:“明成师又去开会了,说是民宗局和公安局来人,说关于打假的事。我以为,你们也去参加了呢。”
“什么意思?庙子与打假有什么关系?”不知是我没理解,还是小胡没说明白。
“我也这样想啊?问过钱师兄,他听说,要整治混迹于庙会的假和尚假道士,尤其是我们朝山的,中途这么长,肯定有许多算命看相以及欺骗香客的家伙,公安与民宗部门,要打假的。”
“对对对,他们组织得好,这个事,肯定要做,要保持这个朝山及庙会品牌的纯正性,这可是个千年品牌呢。”
小胡问到:“什么意思,千年前,就有人朝山了?”
我解释到:“鸡足山,是饮光迦叶的道场,不管是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包括东南亚的小乘佛教,都把这里当成圣地,历代以来,到此朝山拜佛的人,数不胜数。这品牌是迦叶尊者所创,蜀汉之时,就有小庵,但第一个给它打广告的大佬,却是唐代的,所以,我叫它千年品牌。”
“什么意思?哪个?”
我简要介绍了一下鸡足山的兴盛史。蜀汉时佛教已传入这里,建有小庵。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记》载:"迦叶承旨主持正法,结集既已,至第二十年,厌世无常,将入寂灭,乃往鸡足山。"
迦叶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最后入灭于鸡足山。又相传,迦叶至鸡足山后,进入禅定,奉持如来附嘱之金衤阑衣,以待弥勒出世而授之。显然迦叶入定的鸡足山是在印度境内的摩揭陀国,中国之鸡足山由僧人附会、仿造而来,同时也作为迦叶道场载入中国释史。至明代,山上僧尼云集,佛事最为鼎盛。"琳宫绀宇不知数,浮图宝刹凌苍苍。"据统计,有"大者七十二所塔院",且"规天矩地,制度虚敞"、"院宇壮丽"。另外还有许多"静室精舍"。至清代,这里还有寺36所,庵72所,盛时常住僧尼5000人以上。翻开有关志书,可见这里历史上几乎无山不寺。
佛教在鸡足山的发展,其一可能与南方的开发有关。南宋政治中心南移,鸡足山渐为更多的人所知,至明代这里就更加著名了。其二,许多僧人奔迦叶道场而来。其三,这里的自然环境幽偏僻而美,适宜静修。其四,这里是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和云南上座部佛教荟萃之所。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这里佛教文化的兴盛。
历代在此活动的高僧很多,惜无详细的记载。知名者有唐代的明智、护日,宋代的慈济,元代的源空、普通、本源,明代的法天、大错,清以后的虚云、自性等。许多僧人远道而来在此结茅修行,于是在这些高僧大德修行处,一座座寺庙建立起来。鸡足山是僧人向往的一块净地,明代僧人静闻的事迹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据冯志《仙释传》,静闻原为江苏迎福寺莲舟法师的法嗣,他禅诵达二十年,剌血写成《法华经》,发愿将此经供于鸡足山。崇祯九年(1636),他同徐霞客结伴西游至湘江,不幸遇盗堕水,但将写经举在头顶,独不遗失。后创病死于途中。临终前嘱徐霞客将其骨灰带至鸡足山埋葬,以了其生前未了之愿。徐霞客带着静闻的骨灰和血写的经书,展转数千里来到鸡足山,将其经供之于悉檀寺,并在山上为之建塔埋骨。徐霞客吟诗《哭静闻禅侣》六首以悼念。其中云:
晓共云关暮共龛,梵音灯影对偏安。禅销白骨空余梦,瘦比黄花不耐寒。西望有山生死共,东瞻无侣去来难。故乡只道登临少,魂断天涯只独看。
小胡听到这里时,打断了我:“庄师兄,莫说那么多了,我只是觉得,以唐朝这么伟大的朝代,以玄奘法师的英明,那时的佛教,恐怕要兴盛而且纯正吧。”
“其实不然”我否定到:“所有宗教生存于社会中,如果兴盛,就如同名牌,总有人想仿冒。况且,江湖术士,自身没有学术地位,但又想投机取巧,骗术一直存在。如果要骗达官贵人,如果国外传说中皇帝的新装,如果要骗升斗小民,就如同街头卦摊。不管佛教道教,还是其它什么教,只要有人信它,就是骗子想混进来。”
说到这里,我回忆起原来在武昌碰到的恩人,想起后来在北京受骗的术士,我想,这没什么道德可分,这只是一种骗人的职业而已。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他们的存在。收智商税的后果,就是混淆了宗教与术士的界限。
于是,我给他专门讲了,他所谓佛教兴盛时期下,术士依然活跃的几个故事。小胡不太相信,在佛教高手遍地的情况下,唐代的达官贵人,居然还会被术士所骗。而要让小胡认识到,历史是最好的社会教科书,我专门选了我所阅读过的,唐代的事情。
第一个就是唐宣宗时期的一个故事了。司农卿韦廑,三品,已经是个不小的官了,可韦廑并不满足,一心一意要弄个夏州节度使当当。
有一个江湖术士知道了韦廑的想法,便主动上门自荐:“我精通占星术,为人求取官职不是我次两次了,每一次都心想事成,得偿所愿。”
韦廑大喜,当晚在庭院里摆上占星的器具,一切准备就绪,并且按照术士的要求,亲笔在纸上写出所求的官职。
术士得拿到韦廑手写字迹,立即对着大声喊道:“韦廑要造反,逼我为他祭天。”
韦廑吓坏了,带领全家跪在术士面前苦苦哀求:“恳求仙人给我全家百口一活路,家里所有财产全都送给仙给人。”
术士带着金银财宝,穿着绫罗绸缎,大摇大摆出了韦家,正巧遇到巡逻的士兵,他身的华贵衣装,引起士兵的怀疑,把他当成盗贼抓了起来。
术士无奈之下,只好招供:“韦廑要造反,给我这些东西,是为了让我不要告发他。”
此事禀报唐宣宗,唐宣宗把韦廑叫来当面审问,了解了事情的经过,由于韦廑出身望族,又是被奸人诬谄,总算给了点面子,只是将他贬为永州司马了事。至于那个术士,送京兆府治罪,以杖刑处死。
官场之人想升官,应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正常心理,也许韦廑送礼了,也托人了,却总是没有半点进展,于是便怀疑自己是不是流年不利,哪路神仙没拜到,这才不敬苍生敬鬼神,着了江湖术士的道,偷鸡不成蚀把米。够可笑,也够可怜。
至于那个江湖术士,道行还是有点浅,把韦廑一家治得服服帖帖,没想到栽到巡逻士兵手里,煮熟的鸭子飞了,还赔上一条命。够可怜,也够可笑。
还有一个故事,与著名的武则天有关。武则天是笃信佛教的,并且把它定为国教。当时河内有个老尼姑,是麟趾寺住持,与韦什方等人勾结在一起,以妖言邪说迷惑百姓。老尼姑自号净光如来,说她能预知未来;韦什方自称三国孙吴赤乌年间出生;还有一个外族老头自称五百岁,说自打见到僧怀义至今已经二百年了,怀义的面貌越来越年轻。武则天对他们很信服很尊重,有求必应,说啥是啥,还赏赐了很多钱。
老尼姑白天当着外人只吃一点麻籽和一点米以,到了晚上就与收养的一百多名弟子一起杀牛宰羊,烹鲜调羹,宴饮作乐,荒淫无耻,为所欲为。武什方吹嘘自己能配制长生不老药,武则天也深信不疑,派他乘驿车去千里之外的岭南采药。
明堂火灾发生后,老尼姑入宫,向武则天表示慰问。武则天大怒,痛斥道:你经常说你能预知未来,为什么不提前预警明堂火灾?我看你他妈的就是故意的。
老尼姑被赶回河内,她的弟子以及那个异族老头都逃得无影无踪,还有人不嫌事小,向武则天举报老尼姑等人的种种罪行。
没想到武则天接到举报后不但不追究,反而下令让老尼姑返回麟趾寺该干啥干啥。老尼姑心里那个乐,心想太后终究还是离不开我们,逃散的弟子们听到这个好消息,立马一个不少地全都回到老尼姑跟前。
老尼姑等人屁股还没坐稳,武则天派来的兵将就到了,稀里哗啦全抓了起来,通通没入官府充当官婢去了。武什方从岭南回来刚走到偃师,听说老尼姑已经败了,眼看自己回到朝廷也是难逃罪责,只好上吊而死。
老尼姑罪有应得,可罪的根子,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