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你不要故弄玄虚,把简单事情搞复杂了。”万老师笑到:“本来我们讨论一个意识景象问题,你搞成了个科幻问题。”
我也需要调皮一下:“同谓之玄嘛。”
小胡反驳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以前我们说神通,难以超越王难与刀兵,说明因果律,在我们这个世界,是主宰。”
那是佛教的基本理论,当然不能违反。所谓因果,其实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这个趋势不存在,道本身,也就不存在了。
我该正经一点了:“当然,比如当年解放军进西藏时,那么多所谓活佛反对,怎么拿不出所谓神通,阻挡我军的步伐呢?”
“更何况,中国历史上,还有三次,至少三次灭佛运动。也有人说是四次,也叫三武一宗法难。对不对?”万老师补充到。
他所说的,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力量对佛教的三次毁灭性的打击。所有事物发展到一个高峰,总会出现自己的反面力量,这是易经中物极必反的道理。
我当然熟悉这些历史,要不然,阳台上那美好的躺椅上,独自看《二十四史》的时光,不是白费了?我说到:“佛祖曾说过,他的法,也逃不脱成住坏空的规律,而且我们现在,处于他所预言的末法时代。”
万老师说到:“也是。今天的佛法与寺庙,早就不纯净了。我们本来在崇圣寺,抱着单纯的学法目的而来。却让位于对政治人物的接待。我听明成师给我电话的意思,还有其他另外同修来的电话,大概,这个崇圣寺,作为大理在全国最有名的宗教场所,今年春节,也有一些应景的,支持地方旅游及经济的半商业活动了。”
我已经猜到,过两天,我们回庙要干什么了。理论上,寺庙与在家信众结缘,这是经典上允许的。但这种结缘,却有一些经济含义。我在重庆那个赚钱庙子遇到的事,其它地方也无法幸免。
“佛教不能独存于这世界之外,除非你已经解脱,但只要面对大众,就得按大众需要的方式进行。如果没有众生,也就不需要佛法。”
我的总结,得到了万老师的赞同:“对,庄老师说到基础这个词,我想到了另外的方面。佛教或者任何宗教,都是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决定它形态的,按原理上讲,是经济基础。然而,教义上,佛教是要摆脱经济束缚的。怎么,如今走向了它的反面?难道,这种独立性,就不存在吗?”
小胡发现了万老师的问题:“万老师,你是想否定原理,还是否定事实?你人为地把这两者对立起来思考,走偏了吧?”
万老师笑到:“对对对,我不应该对立。对了,关于历史,关于经济,庄老师不是行家吗?你给我们说说,从佛教产生以来,它的历史与教义,与经济活动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
这是个大问题,以前没有专门思考过。但是,这方面的知识,我倒是不少。面对这两个聪明人,我认真理了理思路,从最开始的教义与历史发展轨迹,谈了谈佛教本身的经济活动方式的演变。
佛教虽然是一个特别标榜出世的宗教,但无论如何,它不是这个世界之外的宗教。事实上,佛教的发展与世俗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关系密切,更不要说经济这个关系到其生存和发展基础的重要方面了。佛教与经济的关系,无疑是直接的和密切的。
历史地看,也恰恰因佛教是特别强调出世的和清净的解脱修行的一种宗教,佛教的经济表现,就常常使得其陷入其所标榜者和其所表现者的矛盾中,此亦是常被世俗社会所诟病之处。乃至中国佛教史上的几次由帝王实施的灭佛事件,多数也主要与佛教经济问题有关。自古至今,佛教经济都是佛教发展中很突出的问题和重要方面。尤其现今社会,经济炽热,佛教亦概莫能外地被经济热浪笼罩,交织着现代社会巨大变化的佛教经济现象和相关问题,亦随之增温而被热烈关注。
然而,佛教经济到底是怎样的经济?是否有相应的经济理念?与佛教教义有怎样的逻辑关联?佛教经济与世俗经济是怎样的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似乎还是比较含混而有待进一步明确理论。
佛教与经济所涉及的一些基本理念关系,或许首先还是要溯源到佛教的发生机理上。
由佛典所说,当年释迦部落的王子悉达多出离世俗生活,是由于看到现实社会中的人生诸苦,遂决意出家修行以寻求解脱之道。其行脚参修许多年,尝试了多种途径,但却没找到满意的出路,以致其最终放弃了那些修行,定坐在菩提树下冥想,终于获得觉悟,从而有了自己的一套对于解脱之路的认识和方法,佛教从此创立,释迦部落的悉达多王子成了释迦牟尼佛。
概括看,释迦牟尼指出的是一种通过主体觉悟而达到超脱人生之苦以求得解脱的宗教理路和方法。其所谓的觉悟,大致标的的也是个体存在与所谓宇宙存在之根本实相相契合的境界,由此角度看,似乎并没有超脱古代印度源于《吠陀》思想资源的“梵我一如”的思想脉络和痕迹。但是,显然,他有不同于当时其他宗教流派的解释理路及修行方式上的特点。
按照诸苦之因缘逻辑,人生有诸苦是因为没有觉悟,还蒙昧在无明愚昧中。而愚昧中最根本的就是贪、瞠、痴,所谓“三毒”。众生若要不苦,可通过修行,迷离因无明愚昧造作出诸苦的世俗世界,禁戒三毒,减少和最终超脱诸苦,达到觉悟解脱。不过,摆脱诸苦的修行并非易事。诸苦被概括为“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对、求不得、五阴
盛,这些苦,真可谓无一是世间众生能逃脱的。所以,坚持出世的禁欲的或者少欲的清净修行以求解脱苦难,是佛教及其教义的基本标签。这种标签不仅通过其理念标榜出来,更通过有戒德的行为表现出来。
一些寓教于事的经典故事和戒律,比较能说明早期佛教的一些状况,反映着释迦牟尼时期的佛教和跟随其出离世俗而加人佛教的修行者们,是如何尽可能地让自己和同修们禁戒世俗欲望以提升精神境界,尽可能地实践一种不同于当时其他教派的、既生活简陋的却又净行高尚的修行生活。
仅举衣着之例,开始时有各式各样的衣着,世俗讥笑沙门衣着如同王子大臣淫欲之人。佛陀遂教导徒众应齐整衣着。但齐整衣着并不是要华丽衣着,而是相反,是粪扫衣。但是,虽衣衫破旧却要衣着齐整,不失威仪。既不同于那些骄奢淫逸的王臣,也不能像一些外道那样不雅。即所谓,心中无欲,得粪扫衣即如同得第一服。
诸如此类的节俭生活而高尚戒行的要求,在《阿含经》及《僧只律》等经典多有讲说。僧人的行止依照的是所谓“四依法”,即,粪扫衣,乞食,树下坐,陈弃药。如此要求,可谓执行的是最低生活标准。虽然戒律中没有特别明确讲不蓄财,但其解脱义理和这类物质消费克俭至极的行为规范已显示,基本无财可蓄,甚至可以说,因为无财乃至没有财这个概念,因而,也就没有蓄不蓄财的问题。
由此见,在佛教的发生过程中,早期修行者的观念和行止,基本是尽可能地把觉悟得道的解脱目标之外的所有一切事物和要求都降低到最简最低的状态,精神境界和戒德修行高尚。而世俗也多是由这些方面来比较和褒贬佛教沙门与其他教门的,做得好的沙门就会受到尊重,就被称为大德。释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而这个圣人的神圣特性,就是出离世俗来修行脱苦之道,并觉悟得道。这也就标明了,离俗修行,觉悟脱苦,是佛教的一个基本宗教特性。
不过,也正是那些有丰富故事的典籍及戒律说明,脱离现实的欲求是很艰难的,即使对于那些已经出离了世俗去实践解脱修行的沙门们,禁戒欲望和世俗需求仍然是那么不容易,而且,每每成为修行道路上必须克服的问题。于是,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问题,并逐一形成规定或法则,亦即积累成名目繁多的戒条。释迦牟尼去世后,门徒弟子们结集佛说,最早结集的大概就是戒律。戒律不仅是维系佛教组织的行为方式的准则,实际也是佛教所根基的教义模式结构中的一面重要基础和支撑。
因而,大致可说,降低和禁戒世俗欲望的禁欲生活,摆脱产生诸苦之各种世俗因缘... -->>
“你不要故弄玄虚,把简单事情搞复杂了。”万老师笑到:“本来我们讨论一个意识景象问题,你搞成了个科幻问题。”
我也需要调皮一下:“同谓之玄嘛。”
小胡反驳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以前我们说神通,难以超越王难与刀兵,说明因果律,在我们这个世界,是主宰。”
那是佛教的基本理论,当然不能违反。所谓因果,其实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这个趋势不存在,道本身,也就不存在了。
我该正经一点了:“当然,比如当年解放军进西藏时,那么多所谓活佛反对,怎么拿不出所谓神通,阻挡我军的步伐呢?”
“更何况,中国历史上,还有三次,至少三次灭佛运动。也有人说是四次,也叫三武一宗法难。对不对?”万老师补充到。
他所说的,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力量对佛教的三次毁灭性的打击。所有事物发展到一个高峰,总会出现自己的反面力量,这是易经中物极必反的道理。
我当然熟悉这些历史,要不然,阳台上那美好的躺椅上,独自看《二十四史》的时光,不是白费了?我说到:“佛祖曾说过,他的法,也逃不脱成住坏空的规律,而且我们现在,处于他所预言的末法时代。”
万老师说到:“也是。今天的佛法与寺庙,早就不纯净了。我们本来在崇圣寺,抱着单纯的学法目的而来。却让位于对政治人物的接待。我听明成师给我电话的意思,还有其他另外同修来的电话,大概,这个崇圣寺,作为大理在全国最有名的宗教场所,今年春节,也有一些应景的,支持地方旅游及经济的半商业活动了。”
我已经猜到,过两天,我们回庙要干什么了。理论上,寺庙与在家信众结缘,这是经典上允许的。但这种结缘,却有一些经济含义。我在重庆那个赚钱庙子遇到的事,其它地方也无法幸免。
“佛教不能独存于这世界之外,除非你已经解脱,但只要面对大众,就得按大众需要的方式进行。如果没有众生,也就不需要佛法。”
我的总结,得到了万老师的赞同:“对,庄老师说到基础这个词,我想到了另外的方面。佛教或者任何宗教,都是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决定它形态的,按原理上讲,是经济基础。然而,教义上,佛教是要摆脱经济束缚的。怎么,如今走向了它的反面?难道,这种独立性,就不存在吗?”
小胡发现了万老师的问题:“万老师,你是想否定原理,还是否定事实?你人为地把这两者对立起来思考,走偏了吧?”
万老师笑到:“对对对,我不应该对立。对了,关于历史,关于经济,庄老师不是行家吗?你给我们说说,从佛教产生以来,它的历史与教义,与经济活动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
这是个大问题,以前没有专门思考过。但是,这方面的知识,我倒是不少。面对这两个聪明人,我认真理了理思路,从最开始的教义与历史发展轨迹,谈了谈佛教本身的经济活动方式的演变。
佛教虽然是一个特别标榜出世的宗教,但无论如何,它不是这个世界之外的宗教。事实上,佛教的发展与世俗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关系密切,更不要说经济这个关系到其生存和发展基础的重要方面了。佛教与经济的关系,无疑是直接的和密切的。
历史地看,也恰恰因佛教是特别强调出世的和清净的解脱修行的一种宗教,佛教的经济表现,就常常使得其陷入其所标榜者和其所表现者的矛盾中,此亦是常被世俗社会所诟病之处。乃至中国佛教史上的几次由帝王实施的灭佛事件,多数也主要与佛教经济问题有关。自古至今,佛教经济都是佛教发展中很突出的问题和重要方面。尤其现今社会,经济炽热,佛教亦概莫能外地被经济热浪笼罩,交织着现代社会巨大变化的佛教经济现象和相关问题,亦随之增温而被热烈关注。
然而,佛教经济到底是怎样的经济?是否有相应的经济理念?与佛教教义有怎样的逻辑关联?佛教经济与世俗经济是怎样的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似乎还是比较含混而有待进一步明确理论。
佛教与经济所涉及的一些基本理念关系,或许首先还是要溯源到佛教的发生机理上。
由佛典所说,当年释迦部落的王子悉达多出离世俗生活,是由于看到现实社会中的人生诸苦,遂决意出家修行以寻求解脱之道。其行脚参修许多年,尝试了多种途径,但却没找到满意的出路,以致其最终放弃了那些修行,定坐在菩提树下冥想,终于获得觉悟,从而有了自己的一套对于解脱之路的认识和方法,佛教从此创立,释迦部落的悉达多王子成了释迦牟尼佛。
概括看,释迦牟尼指出的是一种通过主体觉悟而达到超脱人生之苦以求得解脱的宗教理路和方法。其所谓的觉悟,大致标的的也是个体存在与所谓宇宙存在之根本实相相契合的境界,由此角度看,似乎并没有超脱古代印度源于《吠陀》思想资源的“梵我一如”的思想脉络和痕迹。但是,显然,他有不同于当时其他宗教流派的解释理路及修行方式上的特点。
按照诸苦之因缘逻辑,人生有诸苦是因为没有觉悟,还蒙昧在无明愚昧中。而愚昧中最根本的就是贪、瞠、痴,所谓“三毒”。众生若要不苦,可通过修行,迷离因无明愚昧造作出诸苦的世俗世界,禁戒三毒,减少和最终超脱诸苦,达到觉悟解脱。不过,摆脱诸苦的修行并非易事。诸苦被概括为“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对、求不得、五阴
盛,这些苦,真可谓无一是世间众生能逃脱的。所以,坚持出世的禁欲的或者少欲的清净修行以求解脱苦难,是佛教及其教义的基本标签。这种标签不仅通过其理念标榜出来,更通过有戒德的行为表现出来。
一些寓教于事的经典故事和戒律,比较能说明早期佛教的一些状况,反映着释迦牟尼时期的佛教和跟随其出离世俗而加人佛教的修行者们,是如何尽可能地让自己和同修们禁戒世俗欲望以提升精神境界,尽可能地实践一种不同于当时其他教派的、既生活简陋的却又净行高尚的修行生活。
仅举衣着之例,开始时有各式各样的衣着,世俗讥笑沙门衣着如同王子大臣淫欲之人。佛陀遂教导徒众应齐整衣着。但齐整衣着并不是要华丽衣着,而是相反,是粪扫衣。但是,虽衣衫破旧却要衣着齐整,不失威仪。既不同于那些骄奢淫逸的王臣,也不能像一些外道那样不雅。即所谓,心中无欲,得粪扫衣即如同得第一服。
诸如此类的节俭生活而高尚戒行的要求,在《阿含经》及《僧只律》等经典多有讲说。僧人的行止依照的是所谓“四依法”,即,粪扫衣,乞食,树下坐,陈弃药。如此要求,可谓执行的是最低生活标准。虽然戒律中没有特别明确讲不蓄财,但其解脱义理和这类物质消费克俭至极的行为规范已显示,基本无财可蓄,甚至可以说,因为无财乃至没有财这个概念,因而,也就没有蓄不蓄财的问题。
由此见,在佛教的发生过程中,早期修行者的观念和行止,基本是尽可能地把觉悟得道的解脱目标之外的所有一切事物和要求都降低到最简最低的状态,精神境界和戒德修行高尚。而世俗也多是由这些方面来比较和褒贬佛教沙门与其他教门的,做得好的沙门就会受到尊重,就被称为大德。释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而这个圣人的神圣特性,就是出离世俗来修行脱苦之道,并觉悟得道。这也就标明了,离俗修行,觉悟脱苦,是佛教的一个基本宗教特性。
不过,也正是那些有丰富故事的典籍及戒律说明,脱离现实的欲求是很艰难的,即使对于那些已经出离了世俗去实践解脱修行的沙门们,禁戒欲望和世俗需求仍然是那么不容易,而且,每每成为修行道路上必须克服的问题。于是,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问题,并逐一形成规定或法则,亦即积累成名目繁多的戒条。释迦牟尼去世后,门徒弟子们结集佛说,最早结集的大概就是戒律。戒律不仅是维系佛教组织的行为方式的准则,实际也是佛教所根基的教义模式结构中的一面重要基础和支撑。
因而,大致可说,降低和禁戒世俗欲望的禁欲生活,摆脱产生诸苦之各种世俗因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