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中文网 www.92zw.net,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问题提出来了,都是跟“无”有关的。
我们平时生活在“有”的观念中,初入佛门,对“无”的体会,很难入手。下面有三个问题,都是居士提的。有问:“什么是无住用心?”;有问:“什么叫无漏?”;还有问:“什么是无生法忍?”
法露师并不一问一答,他估计到居士们会有这种问题,等这三人问完了,他还看了看大家,看到大家没有与此有关的心的问题后,他才一并说出答案。
“无住用心,不是叫你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当个懒汉。佛法不是消极厌世的,而是积极入世的,佛子故应身先大众干一切繁忙的工作,不可逃避现实,在工作时须应缘而作,心中不可存丝毫功德相。脑筋里没有一点东西,空空荡荡地就像没有做过一样才是无住用心。”
“无漏是相当高的境界,是修行的重要目的。只有到无漏,才能够无修。修行是从有漏修到无漏。无漏是把你的一切妄想执著与一切功德相都漏光了,到了无善,无恶,无喜,无烦恼可漏了,这时就是无漏。有一点喜乐与烦恼在,还是有漏。你现在有妄心、妄想、妄念,赶快放下,不跟它走,把它都消光,没有东西再漏了叫无漏。所以应一切放下,一切不要执著。证到无漏时,十方圆明,道通具足,成就无畏妙德。”
“真智安住于实相理体而不动,叫无生法忍。我们的佛性根本是不生不灭的。没有生哪有死?忍是安住不动,就是定力。最苦的,他也不觉苦了,在牛胎马腹也不苦,这就是自性大忍的力量,就是法身不生不灭。事相都是假的,不接纳它就没有苦,你接受它就有苦。忍苦者无苦可忍也就是无心可动。无生法忍要有力量才能证到。在六道尽管走,也是无生,不是坐在界外净土是无生。我们现在说,一念断处,能起了了分明的大功用是我们的佛性。你认可它,一点不疑惑,不动摇,叫无生法。更进一步,这无生法也不可得。才叫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行人证到本性,更无生灭的自然状态,此时也就成道了。”
集中回答了几位居士的问题后,接下来,和尚们就开始提一些更专业的问题了。有人问:“什么叫微细流注?”
法露师说:“指微细的妄念,就是法相宗五遍行心所的“意”,如水一样不停地流。平时人都不能见,因为它流得快。须入金刚喻定才能见它流动。”
此时,那位修不倒单的人提问了。他一提问,我就很好奇,这样一个苦修的人,该有什么高深的问题没有解决呢?结果,他只问了一个在别人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什么是见、定,行?”
而法露师的回答就相当简洁,几乎全用的经典的语言:“见是见性,空悲不二;不著相就是大定,空明无依;行是指度生的行为而不著度生相,自性圆照,六度齐施。”
这个回答,要在我听来,根本
没有入手处。但是,那们不倒单却沉稳地坐着,表示了恭敬和感谢,说明,这个答案对他是有用的。也许,最高深的修为,只是为了解决最基本的问题吧。
此时,又有和尚提问了,这几个和尚,是修习过密法的,这是钱师兄给我说的。他们提的几个问题,大多与密教有关。当然,让一个汉地佛教大师,来回答密教的问题,是不是有点故意的,这我就不知道了。
谁知道,法露师好像对密教也有相当的了解,毫不费力地回答了他们的几个问题。有人问:“什么是密法?”
法露师说:“打开秘密宝藏叫密法,是以三密加持来修法的。三密加持即以本尊的力量加持学人的身、口、意。身体不动,手结印,腿跏趺而坐,是身密;口持咒不停,是口密;意不想,不思,静静听自己的持咒声音,是意密。能以无相密法打开秘密宝藏,见得本性,是真正的密宗。”
这不光包含的密法修持方法和原则,而且也把目标说出来了。从修持的方法来说,归根结底,都要走向修心的道路,修身只不过是修心的基础。从目标来说,见得本性,是显密共同的目标。所以,没出佛法和经典的范围。
另一个人的问题,就显得更为专业了。如果不是相当的了解,根本无法回答。这是不是在考大师呢?他问到:“密宗为什么一定要灌顶?”
法露师的回答依然显示出他平静的状态,说话的语速平稳,声音清晰:“灌顶是个仪式。灌顶可以给你种下消业障、开梵穴和菩提的种子。灌顶后修法,可以得到加持。所以灌顶后往往会拉肚子或呕吐,这是灌顶的力量。密宗要灌顶后才能修法。”
又有一个人问:“什么是现量?”
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我在看佛经时,尤其是在看古代高僧的论集中,经常接触到这个词,与之相对应的,是另一个词,叫“比量”。在弥勒日巴尊者时代,当地有一个喇嘛为了难为尊者,就提出了一个自认为高深的问题,就与现量和比量有关。这个人,是不是也有这个味道呢?
我知道,西藏寺院里,有一种辩论的传统,互相难为对方,不是不礼貌,是对真理的尊重。如此看来,这几个提问的人,也把过去密教的习惯,用到这里来了。
法露师回答到:“现量者,如实而现,没有分别。像照相机照相,照出影子而不分别。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它是现量。坏就坏在第六识加进去了,这是张三,那是李四,张三对我好,李四对我坏,这是比量。我们做功夫要不分别,意识不跟前五识跑,也不随内影、尘牵转。离一切对待,当体圆现,现量分明,即是真现量境。”
接下来的问题,就比较杂了,当然,这些问题,大多数是出家人问的,间或也有居士提问。当然,这些问题虽然是他们自己最关心的,也具有一些普遍性意义。
有人部问:“缘从何来?”法露师答:“缘是过去世所造的业感得的。业感缘起,心动就是缘。缘也是本性的妙能,大悲缘起,佛土庄严,都从菩提因缘而现。”
这个问题讲了缘,缘的结果就是觉与佛,所以,下面这个问题的提出,就显得很自然了:“佛性与觉性有什么关系?”
法露师说到:“佛性就是觉性。什么叫佛性呢?它是成佛的根本。还有法性,法性是一切事物的根本,三者合起来就是我们一灵真性,也叫一真法界。它是最真实,最珍贵的大宝贝,是一切事物的根本。”
当然,还有问题,总是有些神化特点。毕竟佛法是出世法,弥勒是未来佛,现在在兜率天对天人们说法。今后降临人间,那就是未来的佛的世界了。而我们净土宗所念的阿弥陀佛,在西天净土,这两者的区别,就成了下一个问题的来源:“到兜率天还会退转吗?在兜率天比在西方净土成佛快些,是吗?”
“没有退转,同样是阿鞞跋致。至于成佛快慢全看自己的修行。释迦佛与阿难一起修行,释迦佛早已成果地佛了,而阿难还没开悟呢。不管什么地方,都要看你用功的精进程度而定。”
下一个问题是一位居士问的,虽然不住我们宿舍,但平时吃饭时,也算是有点头之交。他的问题是:“菩萨是觉有情,怎样理解?”
“觉是觉破,把你的情见觉破了。一切众生,都是有情。这情最坏,情就是爱,爱就生水,水向下流,生死不能了。所以我们要觉破这爱欲情见,自觉还要觉他,帮助他人也觉破情见。憨山大师说:一句阿弥陀佛,要将自己的情见斩断,才能生西。情重生不到西方。又,觉即菩提正觉,有情即众生。菩萨自觉已证,以慈悲心去觉悟一切众生,所以称为觉有情。”
又有居士问:“我们看的经书太多了,好不好呢?”法露师说到:“太多就开杂货店了,这样就知解太多。所以我们师父说在百座中不要看书,免得干扰你打坐的专一心。知见多了,不易得定。”
最后一个问题,还是明性师问的。因为他问的第一个问题,当他在这个时候提问时,就意味着,这是今天的结尾了。他当然是代表大众问的:“今世不能成佛怎么办?”
“可往生净土,也可再来投胎做人。要发大愿,愿力不可思议,要真心切愿,成佛度众生。世尊发愿在五浊恶世度众生,到最苦的地方度众生。”
这等于是在给净土宗做广告了。也许,我们不是智慧的上根器人,光用禅宗,是解决不了我们问题的。所以,自古以来的大师们,总是提倡禅净双修,这也算是一个保险的办法。
出门的时候,仿佛是在提醒大家,门口一边,用黄纸贴着几个竖写的大字:“一心念佛!”
有问题提出来了,都是跟“无”有关的。
我们平时生活在“有”的观念中,初入佛门,对“无”的体会,很难入手。下面有三个问题,都是居士提的。有问:“什么是无住用心?”;有问:“什么叫无漏?”;还有问:“什么是无生法忍?”
法露师并不一问一答,他估计到居士们会有这种问题,等这三人问完了,他还看了看大家,看到大家没有与此有关的心的问题后,他才一并说出答案。
“无住用心,不是叫你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当个懒汉。佛法不是消极厌世的,而是积极入世的,佛子故应身先大众干一切繁忙的工作,不可逃避现实,在工作时须应缘而作,心中不可存丝毫功德相。脑筋里没有一点东西,空空荡荡地就像没有做过一样才是无住用心。”
“无漏是相当高的境界,是修行的重要目的。只有到无漏,才能够无修。修行是从有漏修到无漏。无漏是把你的一切妄想执著与一切功德相都漏光了,到了无善,无恶,无喜,无烦恼可漏了,这时就是无漏。有一点喜乐与烦恼在,还是有漏。你现在有妄心、妄想、妄念,赶快放下,不跟它走,把它都消光,没有东西再漏了叫无漏。所以应一切放下,一切不要执著。证到无漏时,十方圆明,道通具足,成就无畏妙德。”
“真智安住于实相理体而不动,叫无生法忍。我们的佛性根本是不生不灭的。没有生哪有死?忍是安住不动,就是定力。最苦的,他也不觉苦了,在牛胎马腹也不苦,这就是自性大忍的力量,就是法身不生不灭。事相都是假的,不接纳它就没有苦,你接受它就有苦。忍苦者无苦可忍也就是无心可动。无生法忍要有力量才能证到。在六道尽管走,也是无生,不是坐在界外净土是无生。我们现在说,一念断处,能起了了分明的大功用是我们的佛性。你认可它,一点不疑惑,不动摇,叫无生法。更进一步,这无生法也不可得。才叫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行人证到本性,更无生灭的自然状态,此时也就成道了。”
集中回答了几位居士的问题后,接下来,和尚们就开始提一些更专业的问题了。有人问:“什么叫微细流注?”
法露师说:“指微细的妄念,就是法相宗五遍行心所的“意”,如水一样不停地流。平时人都不能见,因为它流得快。须入金刚喻定才能见它流动。”
此时,那位修不倒单的人提问了。他一提问,我就很好奇,这样一个苦修的人,该有什么高深的问题没有解决呢?结果,他只问了一个在别人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什么是见、定,行?”
而法露师的回答就相当简洁,几乎全用的经典的语言:“见是见性,空悲不二;不著相就是大定,空明无依;行是指度生的行为而不著度生相,自性圆照,六度齐施。”
这个回答,要在我听来,根本
没有入手处。但是,那们不倒单却沉稳地坐着,表示了恭敬和感谢,说明,这个答案对他是有用的。也许,最高深的修为,只是为了解决最基本的问题吧。
此时,又有和尚提问了,这几个和尚,是修习过密法的,这是钱师兄给我说的。他们提的几个问题,大多与密教有关。当然,让一个汉地佛教大师,来回答密教的问题,是不是有点故意的,这我就不知道了。
谁知道,法露师好像对密教也有相当的了解,毫不费力地回答了他们的几个问题。有人问:“什么是密法?”
法露师说:“打开秘密宝藏叫密法,是以三密加持来修法的。三密加持即以本尊的力量加持学人的身、口、意。身体不动,手结印,腿跏趺而坐,是身密;口持咒不停,是口密;意不想,不思,静静听自己的持咒声音,是意密。能以无相密法打开秘密宝藏,见得本性,是真正的密宗。”
这不光包含的密法修持方法和原则,而且也把目标说出来了。从修持的方法来说,归根结底,都要走向修心的道路,修身只不过是修心的基础。从目标来说,见得本性,是显密共同的目标。所以,没出佛法和经典的范围。
另一个人的问题,就显得更为专业了。如果不是相当的了解,根本无法回答。这是不是在考大师呢?他问到:“密宗为什么一定要灌顶?”
法露师的回答依然显示出他平静的状态,说话的语速平稳,声音清晰:“灌顶是个仪式。灌顶可以给你种下消业障、开梵穴和菩提的种子。灌顶后修法,可以得到加持。所以灌顶后往往会拉肚子或呕吐,这是灌顶的力量。密宗要灌顶后才能修法。”
又有一个人问:“什么是现量?”
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我在看佛经时,尤其是在看古代高僧的论集中,经常接触到这个词,与之相对应的,是另一个词,叫“比量”。在弥勒日巴尊者时代,当地有一个喇嘛为了难为尊者,就提出了一个自认为高深的问题,就与现量和比量有关。这个人,是不是也有这个味道呢?
我知道,西藏寺院里,有一种辩论的传统,互相难为对方,不是不礼貌,是对真理的尊重。如此看来,这几个提问的人,也把过去密教的习惯,用到这里来了。
法露师回答到:“现量者,如实而现,没有分别。像照相机照相,照出影子而不分别。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它是现量。坏就坏在第六识加进去了,这是张三,那是李四,张三对我好,李四对我坏,这是比量。我们做功夫要不分别,意识不跟前五识跑,也不随内影、尘牵转。离一切对待,当体圆现,现量分明,即是真现量境。”
接下来的问题,就比较杂了,当然,这些问题,大多数是出家人问的,间或也有居士提问。当然,这些问题虽然是他们自己最关心的,也具有一些普遍性意义。
有人部问:“缘从何来?”法露师答:“缘是过去世所造的业感得的。业感缘起,心动就是缘。缘也是本性的妙能,大悲缘起,佛土庄严,都从菩提因缘而现。”
这个问题讲了缘,缘的结果就是觉与佛,所以,下面这个问题的提出,就显得很自然了:“佛性与觉性有什么关系?”
法露师说到:“佛性就是觉性。什么叫佛性呢?它是成佛的根本。还有法性,法性是一切事物的根本,三者合起来就是我们一灵真性,也叫一真法界。它是最真实,最珍贵的大宝贝,是一切事物的根本。”
当然,还有问题,总是有些神化特点。毕竟佛法是出世法,弥勒是未来佛,现在在兜率天对天人们说法。今后降临人间,那就是未来的佛的世界了。而我们净土宗所念的阿弥陀佛,在西天净土,这两者的区别,就成了下一个问题的来源:“到兜率天还会退转吗?在兜率天比在西方净土成佛快些,是吗?”
“没有退转,同样是阿鞞跋致。至于成佛快慢全看自己的修行。释迦佛与阿难一起修行,释迦佛早已成果地佛了,而阿难还没开悟呢。不管什么地方,都要看你用功的精进程度而定。”
下一个问题是一位居士问的,虽然不住我们宿舍,但平时吃饭时,也算是有点头之交。他的问题是:“菩萨是觉有情,怎样理解?”
“觉是觉破,把你的情见觉破了。一切众生,都是有情。这情最坏,情就是爱,爱就生水,水向下流,生死不能了。所以我们要觉破这爱欲情见,自觉还要觉他,帮助他人也觉破情见。憨山大师说:一句阿弥陀佛,要将自己的情见斩断,才能生西。情重生不到西方。又,觉即菩提正觉,有情即众生。菩萨自觉已证,以慈悲心去觉悟一切众生,所以称为觉有情。”
又有居士问:“我们看的经书太多了,好不好呢?”法露师说到:“太多就开杂货店了,这样就知解太多。所以我们师父说在百座中不要看书,免得干扰你打坐的专一心。知见多了,不易得定。”
最后一个问题,还是明性师问的。因为他问的第一个问题,当他在这个时候提问时,就意味着,这是今天的结尾了。他当然是代表大众问的:“今世不能成佛怎么办?”
“可往生净土,也可再来投胎做人。要发大愿,愿力不可思议,要真心切愿,成佛度众生。世尊发愿在五浊恶世度众生,到最苦的地方度众生。”
这等于是在给净土宗做广告了。也许,我们不是智慧的上根器人,光用禅宗,是解决不了我们问题的。所以,自古以来的大师们,总是提倡禅净双修,这也算是一个保险的办法。
出门的时候,仿佛是在提醒大家,门口一边,用黄纸贴着几个竖写的大字:“一心念佛!”